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

是的,趙禎一直留有後手,即便哲爾克父子抵達上京城,趙禎也沒有下令楊懷玉撤軍,而是依舊讓他們在捕魚兒-那兀兒附近等待,趙禎不會覺得大宋給出足夠的好處後哲爾克就會輕易的妥協,若是沒有行之有效的威脅手段,這個草原上的狡猾老狐狸絕不肯就範。

再大的陰謀和狡猾的策略在絕對的暴力面前都是不夠看的,無論趙禎和哲爾克怎麼談,都把軍事威脅緊緊的捏在手中,即便是談崩了,大宋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毀滅塔塔爾部,因爲他要一直處於不敗之地。

眼下的塔塔爾部不光是大宋拉攏草原韃靼的籌碼,更是一隻“雞”,若是他們歸順大宋,接受大宋的所有提議,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對大宋好,對塔塔爾部也好,也會讓草原上的其他韃靼部族看到已經有人放棄契丹歸順大宋了。

而若是哲爾克不願意歸順大宋,那塔塔爾部的結果就是被大宋的鐵蹄征伐,他的兒子捺哲爾將會成爲大宋的傀儡,在他的“引導下”塔塔爾的殘部依舊會歸順大宋,這時候草原上的韃靼部族所看到的就是一個拒絕大宋後被征伐,接着歸附的塔塔爾部。

殺雞儆猴的作用一目瞭然,韃靼人有多少願意成爲塔塔爾部這樣先反抗後歸順的?

趙禎相信這樣的部族應該沒有,是個人都會選擇和平歸順大宋,既有好處拿,又能不死人,何必等死了人之後再歸順,豈不是多此一舉,得不償失?

所以說趙禎從一開始就準備了穩贏的局面,也給哲爾克拋去了橄欖枝,若是他做出正確的選擇,就會出現雙贏的局面,若是不然,只能犧牲塔塔爾部的利益讓大宋成爲贏家。

趙禎的威脅讓哲爾克心中冰涼,他忽然發現一切其實都在這個看似笑得很燦爛的大宋皇帝掌控中,無論如何塔塔爾部都要接受大宋的條件,否則便有滅族之禍。

長歎一聲看了一眼邊上的捺哲爾,哲爾克苦笑道:“大宋皇帝果然高明,我哲爾克佩服!但不知我的家族時候能繼續執掌塔塔爾部?”

趙禎臉色突然變得難看,皺眉道:“你把朕當成什麼人了?!朕金口玉言,出口成憲!說了讓塔塔爾部自治,那你們塔塔爾部的可汗自然是自治區內的官員!朕還會冊封令郎爲我大宋的貝爾將軍,率領塔塔爾部的勇士爲大宋,爲塔塔爾部建功立業!”

此時的哲爾克面露感激的笑容,向着趙禎濃重的拜下,並親吻趙禎的鞋面,這是草原民族宣誓效忠的最高禮儀,但在他的心中早已把趙禎罵的不成樣子。

什麼貝爾將軍,呵呵…………不過是籠絡人心又變向索要質子的手段而已,塔塔爾部不用像契丹提供戰馬和騎兵,這下卻是改向大宋提供!

哲爾克知道,自己不過是換了一個主人而已,該出的“血”還是要出的,只有他們強大起來的時候,才能脫離這個身份,但…………面對大宋的壓制和強大,塔塔爾部根本就沒有崛起的機會!

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哲爾克只能接受,若是想讓塔塔爾部崛起,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等待,等待這個強盛的中原王朝自己走向下坡路。

哲爾克通曉史書,從其中記載的歷史來看,只要是箇中原王朝,就會出現盛極必衰,緩緩的走上下坡路,待那個時候,養精蓄銳的塔塔爾部就會有機會揭竿而起!

但他不知道,以後的草原會變成什麼樣子,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若是他知道了,也會因今天的“豪言壯志”而覺得可笑和悲哀…………

趙禎對哲爾克的選擇非常滿意,但他的兒子卻是根本不瞭解一個父親,一個族長的心情。

“父汗,大宋皇帝分明是在威脅我們!怎麼能輕易接受宋人的威脅,若是在我塔塔爾部駐軍,那我等以後豈不是活在宋人的屋檐下?”

哲爾克看着兒子堅毅的眼神,老臉上露出慘然的笑容:“這些你也應該知道爲何大宋皇帝要封你爲貝爾將軍了吧?把你和族中精銳的騎兵全部抽調走,到時間你們就成爲大宋的騎兵,而我塔塔爾部不得不接受宋人的駐軍!如此一來,增強的是大宋的軍力,削弱的是我塔塔爾部的軍力啊!”

“父汗爲何不反抗?!”

“反抗?”

哲爾克看着兒子的堅毅再次笑了笑:“這種事情最好是想都不要想!你我現在身處大宋,若是敢說一個不字,立刻會被當場斬殺,而整個塔塔爾部羣龍無首,豈能抵擋得住宋人鐵騎的征伐?”

說完般擺了擺手,他知道兒子接下來要說什麼。

“你記住,即便是回到了捕魚兒-那兀兒也不要想着反抗這種事情,我們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對手,甚至會被大宋放棄,成爲拉攏別的韃靼部落的籌碼!草原上不知有多少韃靼人對我塔塔爾部的土地,人口,牛羊,垂涎已久!”

捺哲爾不再說話,他知道父親的話是對的,現在的塔塔爾部完全無法與大宋對抗,唯一能做的就是歸順大宋,並且從大宋的手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眼睛轉了轉,捺哲爾道:“這麼說來我塔塔爾部應該向大宋獻上最大的忠誠,以此獲得大宋的青睞,獲得大宋的貿易和糧食,以及讓百姓生活的更好!”

哲爾克點了點頭,摸着兒子的腦袋:“如此最好,咱們既然要效忠大宋,就要絕對的效忠,讓大宋看到我塔塔爾部是個有價值的部族,要讓大宋給我塔塔爾部更多的權利,甚至是吞併其他韃靼部族的權利!

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大宋皇帝說的那個…………自治區經營好,讓大宋皇帝自己把我塔塔爾部變成所有草原韃靼的領頭羊!

只有如此才能讓我等獲得最好的好處!若是大宋皇帝用你,你也要效死命,只有如此才能獲得重用,否則以宋人的習性,必然把你埋沒在朝堂範之中,你又不通案牘,豈不是被宋人給壓死?!”

捺哲爾狠狠的點了點頭:“父汗放心,孩兒一定不會讓你失望,也不會丟塔塔爾勇士的臉面!”

“如此甚好!”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