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

傳位大典應該是最爲隆重的典禮,因爲這在所有人看來都是華夏文明史上嶄新的一頁,內禪制度本來就是極爲稀少的,其中還充斥着不光彩。

但眼下的大宋內禪卻是一場盛世,當百官從宣德門陸續出現,當趙禎大駕滷薄的八個篦頭,二十四個畫角緩緩走出宮門,神都城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這說明乾宇殿中的傳位已經完成,而接下來便是規模更爲浩大的郊祭!

先是百官,再是皇帝仗衛的大駕滷薄,接着是已經成爲新君趙旭的大駕滷薄,這是大宋第一次,也是漢家第一次出現倆個仗衛,兩套大駕滷薄。

百姓的呼聲震天動地,高呼“萬歲”,這裡的萬歲已經不光是指趙禎一人,同時還是爲了新君趙旭而歡呼的。

“萬歲!”“萬歲!”

巨大的呼喝匯聚在一起,刺激着人的心臟,也刺激着前來觀禮的小尼克,他震驚的發現,原來在東方的宋帝國,人民居然如此狂熱的擁戴他們的君王,在這裡君王就是“神”,就是天子,上天的兒子。

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事情,天這個東西不光是指天空,同時也是宋帝國的至高神,他的地位就如同教廷的上帝一樣。

只不過在這裡沒有耶穌一般的存在,所有人信仰的都是皇帝這個人,誰是君王誰就是他們心中的“救世主”。

這在小尼克的心中紮下了根,雖然他年紀小,但身在帝王之家的他卻懂得神聖羅馬帝國存在的問題。

皇權與教權之間的爭奪愈發的激烈了,而父親之所以把他送到東方不光是爲了保護他的安全,更是讓他來見識和學習東方是如何對待宗教的。

小尼克的年紀雖小,但他卻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宋帝國學習這裡的智慧。

這裡的人對待自己很友善,尤其是皇宮中的那位賢妃娘娘,她居然是來自高加索的羅斯國人。

而她還爲宋帝國的皇帝生了一位公主,在皇宮中是最爲溫柔的一位。若是以後自己能夠迎娶一位東方的公主,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爲何要離開都城向城外而去?”

小尼克對陪在自己身邊的晏殊發問,晏殊笑了笑:“因爲這是漢家的祭祀傳統,就如同你們在教堂中祭祀一樣。只不過我們祭祀的是天地,先祖,而你們祭祀的是上帝。郊祭有二,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謂大祀,祀爲羣祀。”

小尼克點了點頭,他知道在這個東方帝國把天地和先祖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相比之下,他們信仰的東西是極爲矛盾的,天地虛無縹緲,而先祖卻是真實存在。

這讓小尼克的思想變得混亂起來,並且向晏殊提出了他的問題。

馬背上的晏殊瞪了一眼身後不斷咳嗽的蔡伯俙,今天他陪在兩人身邊不斷的打探西面的事情,這讓晏殊覺得不合禮制。

“如此便讓大宋的這位貴族來回答你,他是長公主的駙馬,同樣也是一位博學的智者。”

小尼克驚訝的望着蔡伯俙,在他看來眼前這個男人除了胖胖的像是貴族以外,其他沒有什麼地方和貴族一般。

最少在氣質上遠不如眼前的晏殊像貴族。

貴族這東西在別的地方也許是尊貴的代名詞,但在大宋卻並非如此,雖然他們的身份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要高貴,但在朝臣甚至是半隻腳踏入科舉大門的人眼中,貴族就是個貶義詞。

他們驕奢淫逸,不學無術,貪得無厭等等,這些都是報紙上說的,也有證據,彷彿報紙就是盯着勳貴們的生活一般。

蔡伯俙不滿的看着晏殊道:“我是堂堂三司副使,有翰林學士文資在身的,你可莫要亂說……”

“難道如此就不是外戚了?”

“給我難堪是不是?!”

“不是!”

蔡伯俙在晏殊面前總是佔不到便宜的,不過這傢伙最近越來越聰明瞭,也越來越能把原先放棄的東西撿起來了。

這一點其實蔡伯俙和官家都是喜聞樂見的,並且還是歡喜晏殊的改變,聽說他對兒子晏幾道也不再如之前那般的管束,即便是醉臥花叢也不再去管了。

蔡伯俙輕敲馬腹和晏殊以及小尼克靠近些道:“你覺得天地是虛無縹緲的,但在漢家百姓的心中卻是真實存在的,是先祖的歸宿之地,人身在天地天地之間,難道你能說天空和大地是虛無縹緲的嗎?”

小尼克啞口無言,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蔡伯俙提出的反問,其實他並不知道,他問的是宗教問題,而蔡伯俙巧妙的使用哲學問題來作爲還擊的手段。

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只不過蔡伯俙的手段高明,別說是年幼的小尼克,便是成年人若是沒有相當出衆的邏輯思維或是哲學思想,也難逃被繞暈的事實。

就在小尼克不解的時候,晏殊卻笑道:“你被他帶進事先挖好的陷阱中去了,你想想之前問題的本質在何處?”

小尼克稍稍愣了一下隨即道:“你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拋出了另一個看似有關卻毫不相干的問題引誘我去思索!”

蔡伯俙驚訝的望着晏殊,指了指小尼克道:“這妖孽是從何處找到的?”

“不可放肆,他是什麼身份難道你不知曉?”

只不過從那之後每次見到官家,這孩子總是發自內心的恐懼,也不知官家到底是用了什麼樣的手段。

蔡伯俙清了清嗓子道:“官家曾經說過,我華夏漢室的腦子裡根深蒂固的便是靠自己,所以信仰教派纔會在大宋難以爲繼,因爲我們受到的苦難是所謂神不能拯救的,一切都是靠着我們自己的雙手成就的今天,所以纔會敬重天地和先祖,並且願意供奉先祖,把他們放在天地的同列。”

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
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