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

衛真縣前身是苦縣,真源縣。真宗於大中祥符七年親臨鹿邑朝拜老子之後,下詔改真源縣爲衛真縣。沒辦法,趙禎的老爹是個堅定的信老奉道之人。

他在位時堅決捍衛道教真理在當時的統治地位,改真源縣名爲衛真,以表明他比其他人更加維護與捍衛老子、道教,以期求仙問道之心能打動上天。

然並卵……

趙禎出於對老爹和老子的尊重便在長亭外便下車,遠遠的便能看見太清宮高高翹起的飛檐。

百姓和官員見趙禎如此舉動頓時心生好感,陛下的仁德果然世間無雙!數萬人躬身行禮口稱萬歲,隆隆的聲響在衛真縣的上空盤旋,驚起飛鳥……

趙禎漫步而來,對百姓揮手致意,多麼淳樸的百姓啊!就因爲自己對老子的尊重而激動成這樣。

水泥的路面平整異常,根本無需黃土墊道,淨水潑街,趙禎身穿袞服走在其上微微的用腳蹋了蹋地面道:“黎德潤即便身死也給衛真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路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爲德潤道吧!”

州府官員身體一僵便連連點頭稱讚:“陛下體恤臣屬之心古今罕見,我等涕零!”

趙禎看見周琦的一張臉便膩歪,冷笑着說道:“周琦,你如何能坦然面對這路和衛真縣百姓嗎?!”

此時的周琦已經是抖似篩糠,顫顫巍巍的說道:“臣慚愧,不該不經審查便匆匆把黎德潤下獄……”

趙禎冷哼一聲:“好一句未經審查,怕是黎德潤的自辯之詞你都置若罔聞了吧?如此簡單的誣告你能看不出來?那是如何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朕看你是有心爲之!”

周琦撲到在地磕頭如搗蒜:“陛下,臣錯了,臣……”

趙禎並不理睬而是繼續向前道:“你錯沒錯的朕知道,你還有什麼話便對你的提審官包拯說吧!”

皇帝金口玉言,四周的侍衛立刻上前剝去周琦的官帽和公服,押解下去,誰也不會理會他的喊冤。

衛真縣的有德者長者福伯得到了趙禎的召見,眼前的老人有些緊張,手都不知該放在何處,但畢竟是老子故里出來的人,禮數倒是很周到,有板有眼的參拜趙禎。

趙禎笑眯眯的拉住他的手坐下道:“老丈無需多禮,坐下慢慢聊。”說完便命三才端上茶水,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舟車勞頓。

皇帝如此和藹,聊到開心的地方甚至會哈哈大笑,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了趙禎會高興,哪家出了廝混的漢子趙禎會笑罵,而撂倒黎德潤的身上趙禎卻露出愧疚的表情。

一見趙禎的表情難看,福伯打算換個話題省的讓皇上尷尬:“官家,其實是黎青天太過剛直,只要稍稍等待必會得到官家的注意,彭城人顏太初都賦詩爲他伸冤,範公也要在朝堂上爲他說道說道,誰知性子太急,才做出這種傻事來。”

趙禎微微搖頭道:“這不能怪他,皆是朕之過也!”

福伯表情一變:“陛下可不敢這麼說,怎麼能怪到您的頭上,皆是那些貪官污吏的錯,在老朽看來那些毫州的貪官污吏才最是該死!”

一旁跟隨這趙禎的州府官員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雖然有罪的同僚都被收押了,可他們畢竟還是毫州的父母官,被福伯這話一說,不是給官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嗎?

趙禎瞧了他們一眼對福伯笑道:“嗯,朕記下了,以後定會對路州縣三級官員加強監督。”

這話顯然說道福伯的心中去了,他微微感嘆道:“黎青天在自縊之前曾經大聲疾呼,朝廷對地方的監察不夠,所以纔會滋生貪腐亂權,如今官家如此說,也算了卻了他的遺願,黎青天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趙禎點頭道:“嗯,朕便是親自來爲他送行的,老丈朕聽說百姓聞聽黎德潤死訊,罷市撤業,數千人涌到縣衙,哭聲震徹衛真城,可有此事?”

福伯的臉色一變開始變得恐慌,無論在什麼地方,因爲什麼原因,數千人衝擊縣衙都是不對的。

“陛下,事出有因,畢竟黎青天慘死獄中,我等不明真相還以爲是暗中遭遇毒手的……”

趙禎擺了擺手:“老丈無需惶恐,朕知道事出有因,自不會追究,但其中是否有人挑唆,或是指使?”

福伯想了想微微搖頭道:“也並無人指使,大家不過是一時激憤罷了,都是一路走一路加入的,並無人聚衆,也無領頭之人,非要說有主事者便是老朽了。”

果然是老子故里的人,端是敢做敢說,寧願在自己面前坦然承認,也不願哄騙自己,趙禎哈哈大笑道:“老丈敢作敢爲,朕早就說過不會在追究,當然不能食言而肥嘞!”

趙禎緩了一口氣道:“既然您老這麼說了,朕也要罰你……就罰你把院子騰出一間來給朕當作行宮只用。”

皇帝外出都是要臨時修建宮殿的,趙禎爲了避免勞民傷財,嚴令任何人打着行宮的名頭修建宮殿,就在上清宮湊活幾天便可,誰之看見這老丈一身儒服,有相當健談,在自己面前也算是不卑不亢,那就住在他家就好。

經常有富商巨賈獻出自己的宅邸供皇帝出巡居住,皇帝住過的房間當然是有龍氣,說不定還能留下大運氣,福伯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反對?

但他卻稍顯尷尬的說道:“啓奏陛下,老朽的院子太過狹小,怕是讓陛下住的不舒坦……”

趙禎抿了一口茶水道:“無礙,朕也不是奢侈的人,凌霄宮闕樓萬重朕住得,寒舍草屋一兩間朕也住得!就這麼說定了,晚上你我好好暢聊一番,朕還想了解一下這衛真縣的風土人情。”

福伯自是滿口應下,心裡盤算着回家之後定要把一切規制好,不然真是在官家面前丟臉了,其實他想多了,趙禎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擇牀,對於他這個曾經在野地裡睡過覺的人來說,有張牀就能睡着。

三才臉色不好看,負責防衛工作的彭七更是臉色難看,小家小院的本就不好防衛,在加上官家不讓軍士們打擾百姓,那隻能到加派人手做到外緊內鬆了。

和福伯聊完,趙禎便親自前往黎德潤的靈位前以天子之禮對黎德潤的靈位躬身一禮,在他的靈前對前來觀禮的百姓和官吏宣讀祭文,並且當着所有人的面答應黎德潤會完成他的願望。

四周的百姓無不痛哭流涕,這是黎德潤用生命換來的!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