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

大宋進攻女真的前期工作按部就班,女真人甚至一點反應都沒有,完顏烏古乃留了個心眼,對於宋人的築城他早已生了防範之心,密切關注宋人是否派出了大軍。

但現在卻沒有什麼發現,最近大宋與遼朝之間的互市中斷了,這在他看來是個絕好的機會,遼朝的消息絕對瞞不住他,官子受到的衝擊他早已知曉。

如今的遼朝最缺乏的就是大宋的物資,若是自己能拿到,再悄然賣給遼朝,不單單能大賺一筆,甚至能獲得遼皇耶律洪基的信任,這纔是最重要的,也是對完顏部最有利的事情。

爲此他對大宋的使者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建議,既然大宋失去了遼朝這個“客官”,自己這個女真卻是一個新的“客人”,完全能用女真的產出購買大宋的貨物。

他甚至保證絕對會用真金白銀購買大宋的商品!

這一次大宋的使者並沒有一口否則,而是沉思良久,並說要上疏朝廷,完顏烏古乃暗道一聲妙極,看來大宋是真的需要重新尋找一位“客官”,否則他們的貨物有些滯銷啊!

對於烏古乃來說,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不能放棄,爲此他對大宋築城一事便漠不關心起來,只要有人盯着,怕什麼,要想征服女真,少說也需要數十萬人,這數十萬人怎麼可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進來?

別忘了,女真與大宋之間還隔着一個遼朝的東京道,除非大宋對遼朝發兵,否則不可能摸到女真來,至於海上……最多能有數千兵甲便是頂天了,更別說數萬人。

可就是這一自認爲完美無缺的防線卻漏了,他忘了大宋向來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趙禎的戰術思想完全是貫徹兵不厭詐來進行的,一切能迷惑敵人的手段都可以用上,包括欺詐。

爲此不惜答應女真人的條件進行通商互市,對女真人有求必應也不是不可以。因爲趙禎比誰都清楚戰爭的殘酷,輸贏就在一瞬之間,沒有什麼是不能使的手段。

大宋的海船容量驚人,不說那數艘神舟鉅艦,就是一般的商船也能裝得下數千人!

倭國的石見碼頭,倭人的漁民月餘不敢出海,只因大宋的龐然大物停靠與此,相比大宋的鉅艦,倭人的海船簡直就是蝦米,巨人一般高聳的戰船桅杆直刺蒼穹。

劉德召要駐守倭國,他是大宋海東都護府的武將都護,但石元孫這個曾經被排擠的將門子弟卻一飛沖天,擔當了遼東軍的主將,二十萬大軍全權由他指揮!

劉德召想不通,爲何原本被排擠的石元孫都能去女真,而自己這個被官家誇讚的都護卻只能鎮守倭國?!

他哪裡知曉趙禎的用意,劉德召中規中矩只適合穩定一方,要讓他率部出擊,在戰場上左突右奔,衝殺敵陣,還是差了些。

而石元孫卻不盡然,身爲開國名將石守信的子孫,一身的好武藝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能審時度勢,該出手時就出手!

還有就是蔡伯俙向趙禎極力推薦石元孫,別看他是個將門子,但對朝廷和趙禎是絕對的中心,最主要的是趙禎從蔡伯俙那裡得知,石元孫的報國心切,他的滿腔熱血。

相比劉德召,他敢作敢爲,敢於拼死一搏,敢於在逆境中向敵人亮劍,這種亮劍精神可比劉德召精妙絕倫的劍舞強得多…………

落日的餘輝之中,大宋的士兵進入石見軍港的碼頭,這些都是從各軍中抽調來的精銳,進行有序,整齊劃一,軍械由專人統一管理和運輸,他們每人都穿着一樣的衣服,背後打着整齊的揹包。

突然涌入倭國的二十萬大軍讓良子和整個倭國朝堂驚慌失措,在大宋設立都護府的那一天起,整個倭國都懷疑大宋的目的就是統治,現在他們覺得大宋開始動手了。

良子立刻召見了都護府的長史張維,對於倭國女王的召見,張維早有準備,他是大宋的文官,本就是準備好了說辭。

在皇居之中侃侃而談:“殿下,此乃我大宋助陣倭國之舉,爲的是討伐門閥之亂也!鞏固王權,以及大宋的利益,紛亂的倭國並不利於您的治下!也不利於倭國和大宋之間的關係。”

良子冷冷的望着張維道:“大宋數十萬兵甲驟然出現倭國,如今把我倭國王權置於何地?”

張維皺眉道:“此乃利國之事,何來揣度之說?我大宋二十萬大軍到此只爲平定倭國之亂局,待治世將至,兵甲盡歸矣!”

張維的話讓良子無可奈何,如今大宋就如一個強壯的巨人,而倭國便是幼小的孩童,雙方角力之下,倭國沒有一絲一毫的勝算。

張維走了,走的時候是那麼的瀟灑,那麼的肆無忌憚,彷彿倭國的皇居是大宋的公衙一般。

不出三日,大宋的軍隊便開始了行動,在倭國的土地上攻擊門閥,事實上這確實有利於倭國王權的統治,在奈良末期,倭國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

也是爲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決定從長岡遷都到山城國的平安京,在那裡籌建新都,命名爲平安京,希望藉此獲得平安、吉利、安寧與和平。

貴族門閥一直是倭國的紛亂的毒瘤,相比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倭國還差得很遠,大宋軍隊的出現有利於結束這種紛亂的局面,事實上收益的不光是大宋,還有倭國朝廷。

良子最終默認了大宋的這一行爲,因爲她沒辦法與大宋對抗也確確實實獲得了好處。

倭國的貴族門閥力量在大宋軍隊面前不值一提,二十萬大軍說要做的便是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種戰術是他們最爲熟練的。

當倭國境內的貴族門閥被清理或是被遷徙至平安京後,倭國原本動盪的局勢得到了有效的穩定,倭國朝廷的政令也可以直接下達到地方上去,這便是有效的轉變。

趙禎在看到張維的奏疏後放心的點了點頭,隨手在輿圖上的倭國位置畫了個紅色的圓圈,紅線是沿着倭國的海岸線和女真的東海海岸線劃分的。

趙禎爲何要拿下倭國?

原因很簡單,若是把世界地圖橫過來看,倭國羣島正好和高麗,女真的海岸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形,而日本海就是大宋的內海!

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
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