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

一場春雨過後東京城便迎來了盛夏的灼熱,都說春脖子短,看來即便是在沒有工業文明破壞的古代也是這樣,趙禎望着東京城中的喧鬧愈發覺得待在後苑中是件極爲舒適的事。

寬敞的後苑鳥語花香,清新的空氣彷彿連夏日的熱風拂過也被帶走了不少的暑氣,熊貓寶寶初長成已經比剛剛來到後苑的時候大上不少,胖墩墩的背後是一隻精美的竹籃子,靈兒被放在上好的金鑲玉竹編織成的漂亮籃子裡,懵懂的她不斷的眨着眼睛望着竹籃外的世界,直到看見了翻閱奏疏的趙禎後便發出咯咯的笑聲。

王語嫣對與這種放羊式的帶孩子方法很不滿,連連斥責三才:“怎麼回事?這麼小的女女就讓禽獸揹着到處跑,以後還如何是好!宮中的婢女都跑哪裡多清閒了?薇拉!薇拉!”

趙禎正隔着奏摺對孩子擠眉弄眼後對王語嫣的牢騷不滿的說道:“朕的閨女不是讓禽獸帶的,而是在駕馭禽獸,你單單看到熊貓揹着靈兒難道就不看看靈兒的小手嗎?”

王語嫣順着趙禎的話望去,靈兒正用她胖乎乎的小手拽着熊貓柔順的白毛,只要靈兒想向哪個方向便會拉扯哪邊的毛髮,熊貓吃疼自然也會轉向,這麼小的孩子便生得如此聰明……

王語嫣抿了抿嘴,靈兒這孩子她也喜歡的緊,尤其是越長越好看了,挺着個大肚子走到熊貓面前把靈兒從籃子中抱起來道:“這倒是不錯,從小便直道了御人之道,不過女子這樣可不好,當心以後找不到婆家敢要你!”

對着靈兒指了指瘋狂逃竄的熊貓道:“你瞧,男人就像熊貓一樣,一旦管的太嚴便會逃跑,只是你的手一直抓着他而已。”

靈兒並不知道王語嫣這位漂亮母后在說什麼,只是發出咯咯的笑聲不斷的扯動她頭上的髮飾,惹得王語嫣嗔怪:“哎呦!你這小女女真是個白眼狼,母后白疼你了!”

趙禎放下手中的奏疏笑道:“這就是你找錯施教對象的懲罰,她一個小女女懂得什麼?等她大些在說人生道理吧,現在就是讓她玩耍纔是!”

薇拉從王語嫣的手上接過靈兒逗弄,臉上滿是寵愛和幸福,看的王語嫣一陣吃醋,靈兒雖然是庶出的公主,但她長女的身份不可否認,眉眼又好看的她成了宮中的寵兒,從官家到侍女幾乎沒有不喜歡她的。

在法禮上,靈兒依然要叫她王語嫣爲母后,不只是她,禁中的所有孩子都要這麼稱呼她。

“官家,咱們一家好久沒出宮了,不如藉着靈兒週歲出宮走走?”

趙禎苦笑道:“你想都別想,挺着這麼大的肚子,朕要是帶你出宮篤定會被一幫老臣堵在宮門死諫……”

但看着王語嫣失落的樣子又不好拒絕改口道:“再過幾天便是靈兒週歲,抓週之後定要慶祝的,便在宣德門與民同樂吧!”

王語嫣瞬間開心起來,她其實並不是想要出宮遊玩,而是要向世人展示皇后的威儀,不,準確的來說是展示她的肚子……

望朔之日的大朝會如期開始,所有的朝臣們都習慣了每日一次的朝會制度,尤其是每月望朔的朝會尤其重要,各個部門的長官舉着笏板奏報,事情太多便使得笏板恢復了它最初的功用而不再是禮儀的工具。

王蒙正的笏板上寫滿了東西,這是他第一次參奏稍稍有些緊張,在羣臣們疑惑的目光中說道:“啓奏官家,東京到管城的公路已經修繕完畢前日便已經通車,無論牛馬,鹹可通行,如履雲端平穩異常,還請陛下勞煩路政院的範中丞勘驗!”

趙禎點了點頭道:“有勞國丈,這次修繕公路你費力頗多,賜紫衣服飾配金魚袋,授同禮部尚書銜。”

“老臣叩謝官家!”

終於把失去的又要回來了,雖然沒有其他的賞賜但王蒙正已經知足了,身爲外戚的他知道趙禎對外戚的管理相當嚴格,除了蔡伯俙以外幾乎沒有得到過多重用的。

“路政院范仲淹,擇日勘驗公路務必細心周到不得有誤!”

“臣遵旨!”

有范仲淹主持路政院的工作趙禎一點也不擔心,無論是才學還是態度他都是上上之選,果然范仲淹再次開口道:“啓奏官家,大宋境內的公路已經繪製完成!”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大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范仲淹居然只用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便全部繪製好了?這怎麼可能!

趙禎笑道:“你可不要誑語,這可是欺君之罪哦!”

“陛下在上如坐雲端,臣不敢誑語,臣是借了樞密院的地理圖志,並從崇文苑借出了山川圖志,兩者合二爲一費時數月之功纔有所得。”

果然是書生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趙禎微微點頭道:“如此便在散朝之後呈上,朕無論看與不看,你都務必派人前去勘驗,僅憑山川圖志不足以得知當地人文,百姓多喜隨處而葬,你豈知謀劃好的道路上是否有百姓家冢祖祠?滄海桑田雖然誇張,但物是人非卻在情理之中,這是治學的態度!”

范仲淹眼睛一亮:“陛下聖明,臣慚愧!”

其實范仲淹已經想到了這些,只是覺得沒必要在朝會上說出來,沒想到官家和他想的一樣,不得不暗自感嘆官家的慈民愛物之心。

當朝中的大佬彙報完之後,一個從五品的小官哆哆嗦嗦的出班,看他臉上凌亂的鬍鬚和皺皺巴巴的朝服朝臣們便知道他是誰,盧道隆一個因格物入仕的不入流小官。

相對於以科舉入仕的官員來說,格物入仕與匠人無異,只不過多讀了幾年書也會之乎者也罷了。

趙禎儘量用溫和的聲音開口,這盧道隆是朝中難得的格物學家:“盧道隆你不必惶恐,何事上奏?”

盧道隆在朝臣們嘲諷的目光中一咬牙道:“啓奏陛下,臣改良了漢代張衡的記裡鼓車,赤質,四面畫花鳥,重臺勻欄鏤拱。行一里則上層木人擊鼓,十里則次層木人擊鐲。一轅,鳳首,駕四馬。駕士增爲三十人。”

“善!大善!”

就在朝臣們嗤之以鼻的時候,御座上的趙禎突然站起身來大喜,誰也不知道官家高興什麼,記裡鼓車的用途很狹窄,它只是皇帝出行時“大駕鹵簿”中必不可少的儀仗之一,沒有實際的用途。

但在趙禎看來這記裡鼓車的用途很廣泛,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都能起到極大幫助:“盧道隆你果然沒讓朕失望,既然是你改良的,你便說說有何用!”

在趙禎的鼓勵下,盧道隆變得愈發自信道:“啓奏官家,臣覺得這記裡鼓車可與公路一同使用,載人載物自不用說,也……也方便了商家按行程收錢……”

說道這裡他自己都變得不好意思起來,在朝堂上談論商賈之事確實不妥,趕緊又解釋道:“不光民用,還能當作軍用,這樣一來便知每日行軍多少,此車還結合了指南車的特點,即便大軍在外也不會迷失方向。”

趙禎笑着點頭道:“很好!一車能載三十餘人這便是運輸利器,無論運兵運糧皆有大用,不光能民用還能軍用,此乃大作!賜金魚袋紫衣服飾,升任將作監少監!”

盧道隆興奮道:“謝陛下恩典,還請陛下爲鼓車賜名!”

趙禎想了想便宣佈道:“此車便叫大章車!”

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
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