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

所謂的倭國使團其實就是良子內親王以及尊仁親王,親仁親王的隊伍,倭國的子嗣稱呼很簡單,內親王爲公主,親王便是皇子。

他們的到訪既在意料之中也出於意外,趙禎沒想到他們會來的這麼快,以至於大宋還沒有準備好,不過只要有大軍在,有劉德召和楊爍在,海東都護府會很快的組建,只需派遣文臣便可。

通過楊休之口,趙禎認識到大宋的都護府要有別於漢唐,不光要以武力威懾,也要用文道教化,如此方可使倭國臣服於大宋,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派遣文官,並且要以大量的私塾先生前往倭國授課。

這是一種文化侵略,相當於便向的洗腦,可這條“毒計”並非是趙禎想出來的,而是朝中文官討論後的產物,當歐陽修提出這一觀點後,幾乎滿朝文武統統支持。

若是倭國百姓從孩子開始便學習大宋的思想,學習漢家文化,日久天長之下,忠君思想,尊中原正統之思想必會深入他們的骨子裡。

而且龐籍和夏竦兩人甚至提出可以從倭國取仕,雖然不會有很多,但只要是才學出衆的倭人,也可以前來大宋參加科舉,也可以和大宋百姓一樣入朝爲官!

趙禎發現,即便是自己什麼也不做,這幫野心勃勃的朝臣已經快要變成張牙舞爪的殖民者,這不禁讓趙禎聯想到當年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

可以說現在大宋的海東都護府就如同東印度公司一樣,不禁對倭國的經濟採取了壟斷政策,並且在政治上也要敢於,這些還不算晚,文化上的入侵,人才的遴選掠奪,種種的一切都在向某個地方靠攏。

趙禎忽然對着天空聳了聳肩,在三才驚訝的眼神中莫名的開口道:“我真的什麼都沒做哦!”

三才緩緩的低下了頭,顯然,官家是和看不見的神靈在交談,這不是自己能干涉的…………其實趙禎只不過是向天空說話,若是真的有所謂的老天爺,那很好,自己確實什麼都沒做,若是沒有……那就把這句話留給空氣。

原本冗長的拖延的文臣在都護府一事上行動迅速,可以說他們其實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只是沒想到倭國使團的速度會這麼快。

大宋的朝堂就是這樣,當所有人都爲一件事向同一個方向使勁的時候,那將展示出驚人的辦事效率。

挑選文人,任命官員,派遣護軍,編隊組織前往碼頭,這一切只不過只用了短短三天時間。

三天後當趙禎在文德殿召見倭國使團的時候,大宋海東都護府的文官和教員已經離開了北京城向前往倭國的第一站登州港出發。

大宋,不,華夏曆史上還從來沒有把軍隊和官員派遣到倭國,也從未把戰火燒到倭國的土地上,如今不同了,大宋不光是戰勝了倭國,甚至在倭國建立都護府,如此便是強過盛唐的。

對於唐朝,大宋有着一種近乎狂熱的崇拜,這個盛世的中原王朝曾經給華夏百姓帶來極大的驕傲,所以宋人喜歡把大宋與盛唐相比。

而趙禎自然會被拿來和李世民相比,相比之下,越來越多的人看好趙禎,最少他在禮法上是高於李世民,並非兄弟相殘奪取的皇位。

雖然對待宗室子弟過於苛刻,但並沒有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再說,爲尊者諱,誰會提起這些?

倭國使團是第一次前來北京城,也是第一次看到大宋的新皇宮,高大巍峨,宏偉壯闊之相讓他們冷氣吸得牙疼,相比大宋,倭國的皇居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帶有精美雕刻的御階便讓他們瞪大眼睛看了許久,帶隊的使臣藤井雙商雖然極力的剋制自己左顧右盼的衝動,可身體還是誠實的出賣了自己。

即便是已經到了弱冠之年的皇子親仁親王也在東瞧西看,更別說剛剛年滿十八歲的良子內親王和剛剛總角之齡的尊仁親王了。

藤井雙商努力的剋制着自己的衝動,轉頭小聲道:“初來上國,三位殿下要好生注意禮儀,切不可忘卻丟了倭國的臉面。”

三人連連點頭,眼前的場景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剛剛路過仿若是鯤鵬一般龐大的宮殿讓他們覺得自己在顫抖,那宮殿彷彿是從地上蓋到了天空,遮蔽了日光和天上的雲,在它的面前任何人都感覺自己是那麼渺小的存在。

還好大宋皇帝不是在那宮殿之中召見自己,若真是那樣,他們都不知自己能否走進那座宮殿之中…………

和乾宇殿一樣,文德殿的地基已久很高,總共分爲三層,每一層遞減式的向上延伸,給人以端莊厚重的感覺,在上御階的時候,幾人稍稍有些不自在,或說是惶恐纔是。

兩邊是手持儀仗的御前班直,那碩大的金瓜高高的舉起,彷彿雖是會落下砸在自己的腦門上!

先聲奪人是大宋的習慣,還未等藤井雙商開口,三才在瞧見他們後便高聲叫道:“大宋皇帝召倭國使團覲見!”

這讓原本準備說話的藤井雙商身體微微一僵,再看看身後的皇嗣,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按照往常的規矩,應當是使者最先自報家門,以顯示國家的地位和麪子之後,再由皇帝召見。

進入大宋的宮殿,便瞧見原本喜歡穿着燕居服的大宋皇帝身穿華麗的大袞冕正襟危坐於上,再看看身邊,三位皇嗣已經被大宋皇帝的樣貌和服飾所震驚。

更讓藤井雙商尷尬的是,他自己還沒跪下,身邊的皇嗣便已經開始行禮了…………

“下邊那個人,你的膝蓋不會打彎嗎?”

趙禎揶揄的望着藤井雙商,只讓他臊的滿臉通紅:“臣倭國遣宋使藤井雙商參見大宋皇帝陛下!”“倭國內親王良子參見大宋皇帝陛下!”“倭國親王親仁,尊仁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擡起寬大的廣袖,趙禎微微點頭道:“平身!”

還不等他們起身,趙禎又道:“爾等前來要好生學習中原文化,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兩位皇子當留於京中學習,待學成則可歸故國,朕定然“善待”之,而朕聽聞倭國女子可爲王,如今便好生學習牧民之道,留于禁中!”

趙禎說完便走,沒有給予任何人說話的機會,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倭國皇嗣以及面色灰白的藤井雙商喃喃自語:“完了,一切都完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百六十章亂局
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百六十章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