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

對於這次北伐,趙禎是準備了大量的物資以鞏固勝利果實,在他看來所有收復的城池都是很重要的,這是大宋的據點也是前進的基礎,誰說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不計較一城得失是對防守或者被動作戰來說的,大宋是進攻,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當然要計較這些城池的易主與得失!

每拿下一座城池都是對大宋將士們的一次激勵,每收復一寸土地都是對將士們的鼓舞。

對國土這種一寸也不能丟失的東西趙禎是個只進不出的鐵公雞,只要佔下的土地就絕不可能再讓它丟失,爲此城防的建設就是個大問題,還好有源源不斷的補給從大宋向燕雲支援過來,還有訓練有素的十六衛補充兵員。

大量的物資兵員補充對運輸是個考驗,此時水泥路的重要性就被凸顯出來,蔡伯俙在告別趙妙元之後,完全不理會兒女的嫌棄在他們的小臉上重重的親了一下便大笑着出門而去。

他這次從雲南回來就知道官家是一定會讓他去燕雲的,即便是受到官家重視的晏殊也不會有此機會!

看着駙馬府在自己的身後不斷的縮小,妻兒在門口的身影逐漸消失,蔡伯俙沒有一絲傷感反而覺得……老子自由了!

雲南上任和回京其間他都帶着家眷,總是被趙妙元管束,早就厭煩的他終於有機會離開籠子,如今前往燕雲的機會就如放開的籠門,他能在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翱翔!

男兒當胯駿馬,彎弓射獵,快意人生,而不是在府衙中,在案牘上勞形體膚,蔡伯俙以爲自己自由了,但很可惜在朝臣們爲他送別的時候,包拯揹着一個大包裹趕來,同行的還有一批文官小吏……

指了指這一大羣人,蔡伯俙叫道:“某家是去支援官家,爾等跟着幹嘛?難道不知兵貴神速!拖延了差事……”

包拯斯文的上前,耷拉着眼皮道:“少廢話!既然着急那就快些上路!別以爲我等不知,官家要的補給早已上路了,有些已經運到了飛狐城,你與其在這裡說閒話不如趕路來的正經……”

蔡伯俙的得意一下被打回了原形,看着拱手向同僚道別的包拯無奈的嘆了口氣,先前在雲南包拯的古板與嚴格他便領教過了,這人對律法以及規矩有着變態的執着。

這次前來送別的人有許多,不光是平日裡的好友同僚,還有兩府相公,晏殊看着蔡伯俙的模樣笑道:“如何,有包希仁陪你一同前往燕雲,路途也不算孤單了吧?”

“有他更加無趣,他的古板你又不是不知道!話說他此去燕雲所爲何事?難道也是俸官家旨意?”

晏殊翻了個白眼:“那是自然,沒有官家的旨意他能私自離開雲南前往燕雲,沒瞧見兩府相公來送他嗎?”

蔡伯俙諂笑着對晏殊擠眉弄眼:“那你說說他此去燕雲是幹嘛,也好讓我有個底……”

晏殊苦笑道:“還能讓他幹嘛,你想想他原先在雲南是幹什麼的?”

蔡伯俙頓時恍然,包拯在雲南便是主抓律法和各衙門的建設,如今去往燕雲定然是官家要讓他重整城鎮的去的,恢復農耕商貿,懲治不法,肅清叛逆……

指了指一大幫的小官吏道:“這些人都是跟隨包拯去往燕雲的?”

晏殊點了點頭:“沒錯,這些都是包希仁從東京城和雲南挑選出來的幹吏,對於縣鎮的事物最是熟絡不過,有他們在會提供高辦差的速度,包拯特意向兩府要的人。”

蔡伯俙嗤之以鼻道:“怕是這些人中有許多都不願前往吧?燕雲之地的縣鎮豈能有我大宋的來的安全舒坦……”

晏殊搖頭道:“這你就錯了,人家巴不得去嘞!在大宋他們就是普通的小吏,即便是當差當到死也不會有出頭之日,除非科舉高中,即便官家開放對他們的科舉,他們平日裡又哪有機會讀書做學問?現在不一樣了,到了燕雲只要能力出衆,包希仁必會提拔他們,現在的燕雲要的不是學問,而是辦差的能力!”

這話說的在理,蔡伯希見識過包拯的能力,雲南之地被他治理的僅僅有條,肅清吏治他是一把好手。

以包拯的爲人,告別的速度很快,唯獨魯宗道和他交談許久,兩人都是古板的人,此時倒是有了不少話說,龐籍和呂夷簡對他的交代很簡單,把朝中重要的奏章貼身放好轉呈官家便可。

車隊緩緩啓動,向着燕雲前進,蔡伯希拍馬靠近包拯的坐騎道:“希仁兄是隨我一起還是……”

包拯想也不想的說道:“當然是一起走,別以爲我不知道你想的什麼,你的護衛可是充實的很,自然要保護好我等文弱書生。”

蔡伯俙一整無語,你包希仁還算是文弱書生?爲了堅持所謂的規矩瞬間就能變成世間最爲正義的勇士,怕是連契丹人來了你都不會後退一步!

腹誹歸腹誹,但蔡伯俙知道官家對包拯的看重,否則也不會讓他前往燕雲,只能自認倒黴的接下護衛他們的差事,這次蔡伯俙可是有大批護衛護送的,爲了保護他的安全,趙妙元特意進宮找過王語嫣拿了鈞旨,才讓蔡伯俙趕上十六衛的最後一個指揮的人馬。

當十六衛的指揮看到蔡伯俙手下的裝備後大呼上當,這駙馬爺的裝備可要比他們的好上太多,雖然看似相同,一樣的盾牌,一樣的弩箭,一樣的陌刀,可只要一摸便知道其中的差距,蔡伯俙用的是黑手的裝備,用的是蔡記頂尖的護衛!

說的難聽點,蔡伯俙自己都覺得自己就是帶着蔡記的人去燕雲撈軍功的……

但包拯不這麼看,一副憐憫的表情對蔡伯俙道:“景蕃啊!這一路山高水長,小心保重啊!”

蔡伯俙得意的說道:“你老包就不要說酸話了,大丈夫沙場建功乃是真英雄嘞!等再次回東京城的時候丁老頭可是要爲我牽馬誇耀的!”

包拯點了點頭:“這是定然,你是外戚中唯一能上戰場,去燕雲的,自然不一般,此次督促後勤補給事關重大,萬萬不可出了差池,要是捅出什麼簍子,包拯也無能爲力……”

蔡伯俙嗤笑道:“你就別爲我操心了,你的事情才難辦嘞!燕雲畢竟流失許久,律法和我大宋不同,你這父母官都不好做,你到時遇到叛逆什麼的,我可幫不上你!”

兩人相視一笑,這是在雲南便養成的習慣,雖然互相不對付,但也算是惺惺相惜,此去燕雲危險重重多少也真情流露一下。

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
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