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

“贊普,眼下最要緊的是整合各部,讓吐蕃運作起來,成爲一個完整的朝廷,如此才能和大宋週轉,否則各部即便是會盟也不會有太大的用處。”

角廝羅笑了笑,看着仁欽桑波道:“我已經封官了,接下來便需要你在其中斡旋,把朝堂建立起來,吐蕃剛剛整合,便莫要奢費營造,只是把紅宮稍稍修繕一下便可。但大昭寺必須要精細的休整!”

仁欽桑波眼睛突發亮,沒想到角廝羅已經考慮的這麼周全,有些話從他的嘴中說出來要比自己說出來要好得多。

“仁欽桑波遵從您的旨意!”

角廝羅對大昭寺的重視說明他在他心中宗教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現在的吐蕃需要一個強大的信仰來樹立信心,而且他還有活佛的身份,這東西一旦放在了身上就永遠也不能摘下來。

一個活佛對自己的宮殿不重視,但卻對佛寺重視,這在吐蕃人眼中當然是敬佛的象徵,吐蕃爲何會陷入動盪和紛亂?

數百年前,當松贊干布向唐太宗求娶文成公主時,西藏的吐蕃王朝是一個新興的強大王國。

然而,強盛的吐蕃王朝,卻在地震、山崩、水倒流、鼠疫中,突然消失。

自此之後,吐蕃的許多智者都在思考吐蕃王朝爲何那麼強大卻突然消失的,仁欽桑波自己也想過,和大多數人一樣,他最終的想法依舊是吐蕃因爲滅佛而亡。

吐蕃建國不久,正是佛法傳入之時,自松贊干布起,歷代吐蕃王都大力支持佛法。松贊干布興建了西藏著名的大昭寺、布達拉宮。

而松贊干布之後的多位吐蕃國王、王子,甚至捨棄王位,出家修行。隨着佛法在西藏的興起,吐蕃王朝國力也日漸強盛。

自從那以後,吐蕃已經強大到唐朝很難阻擋吐蕃的進犯,吐蕃的地盤擴張到了西北之地,甚至連川陝之地的某些州府。

更有甚者一度佔領長安,唐高宗、唐肅宗、唐憲宗各時期,唐朝都與吐蕃爆發戰爭,強大的大唐帝國一直不能用武力使吐蕃滅亡。

然而,強盛的吐蕃王朝,突然由盛轉衰了。

翻閱漢家的史書,仁欽桑波發現一段記載,就是這段記載讓他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贊普……死,以弟‘達磨’嗣。‘達磨’嗜酒,好畋獵,喜內,且兇愎少恩。政益亂。”

老贊普死後,一個叫“達磨”的“朗達瑪”,當上了吐蕃王。至於“朗達瑪”的人如何,從他給唐朝使者留下的印象就能看出端疑。

不但是嗜酒如命的酒鬼,還是兇惡、聽不進意見的狂徒。他就是西藏曆史上滅佛運動的始作俑者,終導致國政大亂。

朗達瑪親自下令發動了一場對佛法的迫害。

他強迫僧人打獵殺生,把打獵殺生當作放棄信仰的標準。不願放棄信仰者,都被殺戮。

他還下令封閉所有寺院、佛殿,把大昭寺改爲屠宰場、小昭寺改爲牛圈;他把寺院珍貴的壁畫文物塗抹掉,換上僧人喝酒的宣傳圖,污衊修煉人;把佛像釘上釘子扔到河裡,派人用繩子系在佛像的脖子上。

但報應來了,不久,往佛像脖子上繫繩子的人,就吐血身亡了。

《新唐書》記載了“朗達瑪”滅佛後的吐蕃國,也就是從那裡仁欽桑波看到了過去,“開成四年……自是國中地震裂,水泉涌,岷山崩;洮水逆流三日,鼠食稼,人飢疫,死者相枕藉。鄯、廓間夜聞鼙鼓聲,人相驚。”

那時的吐蕃,出現了地震、岷山山崩、洮水倒着流的異象天災,還發生了鼠疫爆發、死人相枕的恐怖景象,還出現了鄯州、廓州,夜間只聞鼓聲、不見人的冤鬼作怪事件。

而滅佛的朗達瑪,只當了三年的國王,就因失德,死於非命。會昌二年,贊普死,……無子,以妃綝兄‘尚延力’子‘乞離胡’爲贊普,……用事者共殺之。”

朗達瑪死後無子,他的妃子把孃家侄子弄來打算讓他坐上贊普的寶座,這樣的人當然會被大臣殺掉。

事實上其中還牽扯出一段朝堂上的隱秘鬥爭。

達瑪死後,由於他的兩個兒子,即大王妃抱養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歐鬆之間的爭立,大臣們分成兩派,從此吐蕃王室分成兩支,連年混戰。

吐蕃在各地的將領也擁兵稱雄,彼此爭立,過去一些歸屬吐蕃的部落也相繼脫離吐蕃的管轄。緊接着一場奴隸平民大起義爆發,席捲了整個西藏地區,吐蕃王朝在這樣的局勢下隨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潰了。

坐上贊普寶座的人應該師出有名,應該擁有顯赫的身份,否則便會讓所有人都去窺伺那個寶座,就像中原一樣,“兵強馬壯者得之”。

於是,不可一世的吐蕃王朝分崩瓦解了,沒有滅亡在唐朝的手中,滅亡在自己愚蠢國王的手裡。

既然把佛立爲國教,就不該改變,信仰的力量在吐蕃大地上極爲強大,一旦崩塌最終的結果便是使得那些百姓遭殃。

現在角廝羅看清楚了這一點,甚至把自己變成活佛,這麼一來便是把王權和宗教權利合二爲一。

王既是國家的君王,又是宗教的君王,而自己需要做的便是和所有的吐蕃智者高僧一起把活佛的身份定下來,尋找到出處以及傳承的辦法。

王的血脈必定是王,但活佛的血脈不一定是活佛,可一旦吐蕃變成****的國家,那活佛的後代也就必須是活佛了。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吐蕃成爲永久****的國家,成爲一個精神上無比強大的國家。

到那個時候,對抗大宋當然不成問題,即便是大宋攻下吐蕃,但卻要面對無數信仰的百姓。

攻陷和征服是兩回事,大宋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聽話的吐蕃,派遣官員管理,收稅,穩定………但這些對於一個高度信仰宗教的吐蕃可能嗎?那時的吐蕃已經不同了,信仰的不單單是宗教也是王權啊!

宗教這個東西看似簡單卻很複雜,大宋皇帝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捨棄了宗教,完全由世俗來控制國家。

回頭看了一眼角廝羅,自家的贊普卻不同,他在大加利用宗教,讓他成爲國家的助力。

只不過要完成這些卻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啊!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