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

雖然中京道的戰事出現了轉折,經過蕭撻裡的一系列手段之後,中京道總算安定了下來,但誰知宋軍居然開始西京,完全打亂了蕭撻裡的部署。

從一開始蕭撻裡和張儉,蕭惠三人便認定了宋軍只會北上東京道而不會征討大定府,畢竟宋人在遼東還有一支黑水軍,南北夾擊之下宋人奪取東京道的勝算很大。

所以蕭撻裡纔會同意蕭惠用兵北安州的計劃,同意他圍殲武烈軍的計劃,可誰知最後二十萬大軍非但沒有拿下武烈軍,反而讓人家打了一場追擊,二十萬大軍逃回上京城之後也只剩下十萬人。

這段時間不斷有殘兵遊勇向大定府集中,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多少讓上京城中的人們放心下來,也讓蕭撻裡等人鬆了一口氣,對於一個擁有五十萬人口的大定府,他們還是有些信心的。

死守大定府的旨意是出自蕭撻裡之手,她絕不能看着大定府在自己手中丟失,更不能看着大宋佔據整個中京道,沒人比她更清楚中京道的意義。

從一開始蕭撻裡就沒打算拱手把中京道讓給大宋,在東線的消極其實就是她爲了拉長大宋戰線的長度,並且在東京遼陽府精心準備一場伏擊,可誰知道宋軍居然突然改變目標,在中京道之中大肆征伐起來。

這是一場出乎意料的戰爭,以至於中京道的兵力之空虛,宋軍行進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有些靠近大定府的中京道城池根本就沒有幾個守軍,大多被蕭撻裡調走挪用了。

宋軍的攻伐之後,沒有守軍抵抗的他們往往大開城門投降,生怕會遭遇大宋砲石的洗禮,讓整個城池變成一片廢墟,其實他們想多了,大宋不可能用火炮攻擊普通百姓,一旦如此趙禎和大宋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仁名便徹底毀之一旦。

上京城之中安靜的有些不像話,自從皇帝突染暴疾之後,誰都能感覺到上京城的不對勁,朝堂之中的朝臣們有着敏感的嗅覺,每一個變動都讓他們有些不自然。

皇宮的守衛突然增加了,皇城的巡邏也開始增加,連上京城的駐軍將軍也換了人,種種不正常的跡象卻也說得通,誰都知道皇帝病了,可能病的很嚴重,既然太后張儉蕭惠三人不願說,也沒人敢刨根問底。

畢竟這三人代表了三方利益,在一般人的思想中他們是不會站在一起的,何況張儉和蕭惠鬧翻的消息上京城中無人不知。

增加了駐軍和守衛,上京城顯得尤爲“安靜祥和”,城中的小偷小摸消失不見了,百姓們自然也老實收斂起來,朝臣們也不會相互攻伐的太過厲害,現在還是低調一點的好。

耶律賈看着眼前匆匆巡邏而過的士兵,鬆了一口氣,自己北面林牙承旨的身份已經開始受到盤查,這說明朝廷現在需要的是穩定,無論是太后還是張儉蕭惠,都需要一個安定的上京城來度過眼前的中京道危機。

迅速脫掉身上的衣物,把穿着在寬大長衫中的盔甲露出來,再從一旁的縫隙中拿出頭盔,耶律賈迅速變成了一個負責皇城巡邏的宮分軍,再配上鐵劍躲在皇城的陰影之中。

一對巡邏的宮分軍緩緩從北面過來,他們這般高貴的宿衛居然要巡邏皇城,其中有許多人不滿的埋怨,作爲祗候郎君的耶律孝最爲不滿,他是宮分軍中最尊貴的御帳親軍,也是皇族。

其他人都爲他鳴不平,這些宮分軍其實只不過是耶律孝的親兵而已,主子都這樣了他們能有什麼好處。

一道黑影迅速的融入隊伍之中,雖然速度快,但對於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兵來說卻是如光天化日闖進來一樣不可能沒瞧見,但卻沒人在意,彷彿集體失明一般。

隊伍一直沒停,速度雖然慢但在耶律賈加入之後便快速的向皇宮前進,他們要在皇宮中換班,今晚可不能休息,還要巡視整個皇宮!

耶律孝帶着隊伍在皇宮之中前進,速度不快也不滿,彷彿是故意的一般,在地上留下腳步聲,這是宮中的規矩,無論是誰巡視都要如此,爲的是讓宮中的貴人放心,也是讓宵小退避。

在靠近清涼殿的時候,隊伍下意識的退避開,因爲這裡有專人守衛,都是掌握在太后手中的宮中宿衛,也是護佑皇宮的腹心部,皮室軍!

這些皮室軍都是當初大遼太祖皇帝留下的精銳後裔,他們世代效忠大遼,世代效忠皇家,所以他們保護的都是最重要的東西,一個偏僻的宮殿需要皮室軍的護佑?這顯然不可能!

耶律賈和耶律孝對視一眼,眼下的清涼殿已經能看出皮室軍受到蕭惠的操控已經倒戈向太后了,完全沒了當初護佑天子的驕傲。

要想把皇帝從清涼殿中救出來光靠眼下他們這點人手是不夠的,那唯一的辦法只能在皇宮中製造一起禍端來,最簡單的方法便是走水。

清涼殿的邊上便是一座小宮殿,名曰回鸞殿爲的是給宮中的嫁出去的公主回宮小住只用,回鸞便是指婚後三日女偕婿歸省父母。

這宮殿雖然算不得高貴卻也是風景不錯,也是宮中爲數不多可以種樹的地方,裡面的石榴樹便有着多子多福的意思,而在這回鸞殿的後面卻有着一排職司房,清涼殿的一頭練成一片,也與宮中的大部分宮殿連成一片。

因爲大遼沒有公主,也沒有尚嫁之事,所以這回鸞殿一直閒置在此,於是便成爲一場驚天營救的犧牲品……

當熊熊的火焰從回鸞殿中升起時,耶律孝對耶律賈挑起了大拇指,沒想到真的如耶律賈所說會人不在跟前也會起火,所謂的延時引燃還真的奏效了。

耶律賈看着眼前的火勢微微嘆息,這樣的火勢在大宋的皇宮是不會出現的,大遼還保持着純木的房屋結構,而大宋早已開始使用磚石和水泥替代了大部分的木材。

甚至北京城的宮殿與宮殿之間即便相連也有隔火的高牆作爲防護,而上京城的皇宮之中卻什麼都沒有,只有那些被燒斷的,熊熊燃燒的石榴樹倒在了宮牆之上,點燃了邊上的清涼殿…………

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
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