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

趙禎最近的日子過的很舒服,趙妙元尚嫁了,党項李德明在派遣使者前來恭賀的時候,委婉的表達了乞和的意圖,滿朝的文武百官包括趙禎長長的出了一口惡氣。

在朝臣們看來党項人是極爲狡猾的,依遼和宋的手段是個人都能看出來,但夜郎自大的党項人爲了脫離大宋的影響,或者說是擺脫漢人的中原王朝對它的影響,義無反顧的出兵延州城,只可惜計劃雖好還是被大宋化解。

但老天彷彿故意與趙禎過不去,剛剛剛過上一段時間的好日子,就又來了麻煩。

李德明這個不安分的人又開始出兵,只不過這次他的目標不是大宋更不是遼朝,而是西域……

御書房內,趙禎看着牆壁上精美的地圖微微皺他實在不明白李明德的所最所爲,剛剛攻伐過大宋的李德明爲了整合國內的政治力量不惜把党項境內的大帳士兵犧牲掉。

這就又開始對西域用兵?

雖然看似他把党項勢力整合爲一體,可兵力匱乏的党項根本就不是大宋和遼國的對手,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沒有足夠的常備軍人就等於開放國境。

趙禎不相信李德明這樣的梟雄不懂如此淺顯的道理,可他依然這樣一意孤行,其中的謎題只能等到滲透進党項的黑手彙報才能知道了。

大宋六萬的西征軍出征,回來了四萬多人,雖然對外宣稱陣亡一萬餘將士,可誰也不知道,趙禎把陣亡人數誇大了,戰死的只有八千多,剩下的傷兵全部被運送會了國內,只不過有一隻三千人的精銳被留在了鐵門關以北。

所有禁軍化妝成沙盜,由穆修帶隊沿着沙漠前往河西走廊的西州回鶻,現在的西州回鶻是遼朝的屬國,因爲党項人的征伐,他們不得不依靠遼朝的幫助抵擋兇猛的党項人。

趙禎留下的三千勇士最終目的地便是前往回鶻牙帳!

這個在党項背後的政權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回鶻人名義上是遼朝的屬國附庸,可遼朝對它的不斷壓榨也迫使西州回鶻派遣使節來到了大宋。

自趙禎登基以來,回鶻人向大宋進貢足足有五次之多,逐水草而居的回鶻人盛產良馬牛羊,趙禎的御用馬廄中就有好幾匹來自回鶻的汗血寶馬。

雖然是騸馬可依然是大宋國內最好的戰馬了。

三千人的武裝力量在回鶻算得上是不可小覷的,地廣人稀的西域一向是戰亂連連,各個部族之間的吞併時常發生,這便是遊牧民族的特性。

一旦三千人的使團到達了回鶻的牙帳,回鶻與大宋的聯繫就算是正式建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

趙禎觀察着地圖,三才不斷的把有關党項和回鶻的資料放在御案旁的小几上,陳彤正在埋頭抄寫其中的數據,包括大概人數,各個地方的勢力範圍等等。

三才再把其中的數據依次報出鐫寫在地圖上,這幅地圖是趙禎利用閒暇時間親自繪製出來的,腦海中的帝國百科有着相當完美的地圖,但卻不方便。

趙禎發現,此時的帝國百科的用處已經越來越少,除了地圖以外,其他的東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此時的趙禎也已經不太需要這種東西,身爲皇帝的他每日都會有時間閱讀史書,甚至是聽課,朝中的經筵日講自他登基以來一日也沒斷過。

想成爲一個合格的皇帝,光靠帝國百科的作弊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勝任的。

即便如此,帝國百科中的龐大地圖依然是趙禎克敵制勝的法寶。

在這個時代,沒有衛星,沒有航拍,交通通信都不發達,想繪製出精確標準的地圖比登天還難,即便是大宋這樣物力財力昌盛的國家制作出的輿圖也是不夠精確。

三才在棗木梯子上爬上爬下,用了整整半個時辰才寫完,累的直不起腰,趙禎瞥了他一眼:“這麼簡單的事情就不能尋個小內侍來做?”

三才連連搖頭道:“官家萬萬不可,這乃是軍國大事,還是奴婢幸苦一點的好。要是讓哪個多嘴的說了出去,官家您的天授之纔不就讓党項人和遼人知道了嗎?”

趙禎笑罵道:“飯量不見漲,拍馬屁的功夫倒是見漲不少!”

一旁的陳彤和三才幾乎同時說道:“官家這可不是拍馬屁,您的生而知之確實是上天所授,奴婢不敢妄言!”

確實是這樣,當趙禎把大宋,遼朝,党項,甚至是西域地圖繪製出來的時候,三才和陳彤頓時驚爲天人,他們是長居宮中的,豈能不知道輿圖的珍貴。

像趙禎這樣只在開封府轉悠的官家,居然能把大宋乃至他國的輿圖憑空繪製出來,還繪製的如此詳細,不是天授之學又是什麼?

趙禎沒工夫理會兩人敬畏的目光,此時的地圖上已經完整的表明了所有數據,一覽無餘之下趙禎猛然發現了李德明的陰謀!

党項有一隻極爲特別的軍隊,擒生軍!而這次党項出兵西域用的就是這支擒生軍。

獲取人口才是如今党項人進攻西州回鶻的目的!

擒生軍在戰場上的主要作用便是捕獲敵人的士兵甚至百姓,缺少人口的党項人就是利用這些捕捉到的奴隸作爲國家發展的動力,可謂是血肉工廠的雛形了。

趙禎望着地圖上的十萬擒生軍微微感嘆:“李德明不愧是一代梟雄,依遼和宋的政策極好,又開始發展奴隸制,長此以往下去党項立國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幸虧朕發現的即使,否則到時還真的難辦了!三才,傳宋小乙前來御書房。”

“奴婢遵旨!”

三才雖然不知道官家發現了什麼,可一定是極爲重要的事情,要不然也不會讓黑手的都監宋小乙親自到御書房。

陳彤端起茶具在精美的建盞中倒上清茶,幽幽的茶香慢慢的平靜下趙禎激動的心情。

兩盞茶的功夫,三才便會來了,站在大殿的一側躬身道:“啓稟官家,宋小乙在殿外候旨。”

趙禎放下晶瑩剔透的白瓷建盞:“讓他進來,以後凡是朕宣召的人,不用在御書房外等待。”

三才欲言又止無奈的點頭:“奴婢遵旨!”

宋小乙目瞪口呆的望着牆上的地圖露出貪戀的目光,轉頭道對趙禎道:“臣下懇請陛下派人鐫刻一份送與黑手,這地圖實在寶貴的緊,有了它,咱大宋對外便可做到暢通無阻了!”

趙禎笑道:“會給黑手一份的,樞密院也會有,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阻止党項人的陰謀,十萬擒生軍一次能捕獲將近二十萬的奴隸,這會使得党項的人口基數大增,勢必會影響到大宋。”

聽了趙禎的分析,宋小乙點頭道:“陛下聖明,以前的党項擒生軍並不是很多,可自從李德明開始依遼和宋之後,擒生軍的人數便猛增了。”

“穆修的隊伍到哪了?是否有飛鴿傳書回來?”

宋小乙微微搖頭:“應該還未到回鶻牙帳,最近的消息是剛剛穿過合羅川。”

趙禎微微點頭:“這麼說來距離西州回鶻已經不遠,等他們到了回鶻牙帳飛鴿傳書過來後,立刻來報,同時拿出回鶻使節的印信爲記,提醒穆修和回鶻人,党項這次的目標不是回鶻的土地,而是人口,擒生軍的厲害他們應該知曉!”

宋小乙點頭道:“臣遵旨!”

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
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