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

趙禎難得離開東京城在大宋地方巡視,這一次要不是因爲黎德**事,朝臣們一定不會同意趙禎的這次出巡,畢竟皇帝出巡耗費巨大,且勞民傷財。

開始的時候趙禎還不理解,自己不過是去距離應天府不遠的衛真縣而已,一路上走漕運便是,如何能用得了多大的花費?

可現在他卻不好意思說話,眼前隊伍實在太驚人了……

單單是自己的馬車就足足有六匹馬拉着,四輪的馬車載着寬大就如一座小型宮殿的車廂,即便趙禎提出縮減開支的提議也沒用,禮部的官員能用一萬種理由把趙禎的話堵回去,趙禎還不能反駁,因爲人家在禮法上是真正的權威……

跟隨的親衛禁軍更是數量龐大,趙禎一再縮小,從大駕滷薄換爲小駕滷薄,可人數無論如何縮減都有三千之衆,所用器物更是繁多。

開始的時候趙禎還沒注意,在無聊的時候細細一看卻被下了一跳。

篦頭四,畫角十二,鼓二十四,大銅角八,小銅角八,金四,金鉦四,杖鼓四,龍頭笛十二,拍板四,這些只單單是雜物,旌旗就更多了,肅靜旗二,金鼓旗二,白澤旗二,門旗八,日月旗各一,雲雨風雷旗各一,五星旗各一,二十八宿旗各一,北斗旗一,五嶽旗各一,四瀆旗各一,青龍、白虎、朱雀、神武旗各一。

然後是各種各樣的幡子,甚至還有兵器……

方天戟四,豹尾槍二十,弓矢各二十,儀刀二十,仗馬十;儀仗兵器也少不了,吾仗、立瓜、臥瓜、金鉞、御仗、星各六。

趙禎不認爲這些東西能用作實戰,但依然被禁軍們扛着視若珍寶。

一旁五顏六色的傘蓋看得人目不暇接,紫方蓋、紅方蓋各四;紅羅鸞鳳方扇八,紅單龍扇八,紅雙龍扇八,黃單龍扇八,黃雙龍扇十二;

內侍的手也沒閒着,拎着拂塵,紅鐙,金爐,金香盒,金盆,金水盂,金大瓶,小瓶,馬杌,金交椅,金足踏,彷彿自己離開這些金器就不能生活一樣。

趙禎感嘆帝王的奢侈,這大概也是爲何有宋一朝文臣們會反對皇帝出巡的原因吧?實在是太奢侈了,金銀器具看的趙禎都眼花繚亂,更別提圍觀的百姓了,可痰盂馬桶之類的也都展現給百姓看是什麼意思?

趙禎在衛真縣的主路上緩緩前進,回頭才發現身後隊伍的冗長,原來自己不光有這座馬車,還有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

儀象有五,均施錦韉負寶瓶各一,瓶銅質貼金,並木雕貼金,仰覆蓮座,雕花番草;玉輅一乘,大輅一乘,大馬輦一乘,小馬輦一乘,香步輦一乘,涼步輦一乘,大禮轎一乘。

連朝中的士大夫和商賈都不屑爲止,趙禎身爲帝王當然不能乘坐,更讓趙禎擔心的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跟隨的吏部官員解釋這些都是皇帝出巡必備的交通工具,可趙禎一樣都不打算用,步攆說的難聽點就是沒有四壁的轎子,由人擡着,趙禎厭惡這種以人爲畜的行爲。

步攆這種東西早早便有了,可除了唐太宗曾經坐過一次就放棄使用後,就再也沒人這麼做了,至少是在大宋之前沒人這麼做,畢竟連無道的君王都未嘗敢以人代畜。

到了遵守禮法的大宋就更沒人使用了,趙禎的儀仗也不過是儀仗罷了,但絕不能缺少,這就是禮法。

龐大的隊伍在太清宮前停了下來,儀仗隊伍迅速的各就其位,一時間香火鼎盛的太清宮變成威嚴莊重的殿堂,衛真縣的百姓看到了皇帝對老子的尊重。

趙禎對宗教並不感冒,但他對老子這樣的先賢卻十分敬重,也可以說歷代君王對他都十分敬重。

玄宗李隆基時,太清宮規模達到鼎盛,佔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宮內建築排列有序,瓊樓玉宇,金碧輝煌。太清宮稱前宮,洞霄宮稱後宮。前宮祀老子,後宮祀李母。兩宮中隔一河,河上有橋。河名“金水”,橋稱“會仙”。

但盛極而衰,衰極而盛,唐末黃巢起義,太清宮毀於兵事,而自稱道君皇帝的老爹更是撥國庫銀重建太清宮、洞宵二宮,規模比唐時有加,並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碑”、“會真橋記”等碑刻以示紀念。

趙禎不反對這種行爲,但對於老爹把老子封爲皇帝這件事卻頗爲不爽,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這與禮法不合,而且使得很多人在此留下尊老崇道、詠物狀景的詩篇,連朝中名臣范仲淹、歐陽修,蘇洵等人也赫然在列。

廟祝前來禮拜趙禎,並請趙禎給老子上香祭拜,趙禎無奈苦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就在廟祝臉色一變開始悽惶的時候,趙禎接過線香對着老子的牌位和雕像躬身行禮,沒辦法誰讓這是老爹認可的呢?作爲兒子的自己總不能公開反對打老爹的臉吧?

而且趙禎要以道教爲國教,那必須給世人留下尊老崇道的一面,這也是趙禎此行的另一個目的,佛門在大宋已經快完了,人的生活好了,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人去菩薩那裡倒苦水並整天祈求來生的富貴。

而道門的修身養性和養生之道讓大家趨之若鶩,但其中的騙局和斂財不法讓趙禎覺得該找玄玄子談談,這老頭是道教的掌教,自己把面子給了道教,剩下的就該開出條件了,既然道門已經被納入朝廷的管轄之內,那就必須遵守皇帝定下的規則。

趙禎祭拜過老子之後便進入了太清宮的後殿中,玄玄子已經在此處等待,三才極有眼色的帶着內侍離開,他知道官家必然有話要和玄玄子單獨敘說。

一張小几,倆個蒲團,一壺清茶,倆個品客,皇帝與掌教就這樣坐在蒲團上商討對道門的規劃。

趙禎嚐了一口就被這茶水的清香甘甜所打動,笑眯眯的對玄玄子說道:“茶倒是不錯,很附和朕的口味。”

玄玄子眼睛一亮的說道:“陛下覺得這茶很好?這便是我道門子弟在洞天福地中種植的茶葉,彩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

“說人話……”

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
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