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

對於西夏揮兵遼朝,趙禎早就有所猜測,主要是通過李元昊的爲人,他絕對是個奸猾耍詐之徒,甚至稱不上奸雄之名,而是梟雄。

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這便是英雄的出處,趙禎承認李元昊的膽力過人,但不認爲這貨聰明秀出,梟雄一詞用在他的身上再好不過。

奸雄是指“奸”而“強”的人,在變強或強大之後,使用的手段被人認爲比較奸詐、富有權術。這種人如曹操,手段不正、玩弄權謀,但這人還沒有到不擇手段的程度。

梟是何物?古之食母惡鳥!梟鳥食母,破鏡獸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漢五月五日作梟羹以賜百官。梟,不孝鳥也。日至捕梟磔之,從梟頭在木上。

梟雄自然就是指那些不光不擇手段,而且殘忍至極,甚至禽獸到家的人物,而李元昊恰巧如此,他的皇后基本上就沒有善終的,都是牽扯了家族利益在被利用之後被拋棄,甚至被李元昊親手殺害。一個對自己髮妻都能如此殘忍的人怎麼能成爲一個合格的君主?

並且這貨的報復心極強,還有着極度的疑心病,即便是比之曹操都不爲過,對自己的手下懷疑,對自己的枕邊人懷疑,甚至對自己的兒子都懷疑,這應該是一種心理疾病,而非天生有之。

一個人得對自己的皇位多麼看重才能生出這樣的心理疾病?懷疑世上的所有人不說,居然還懷疑自己的兒子,趙禎想了想便釋然,好似在華夏曆史上這也算不得新鮮…………

御藥院的老內侍也都跟隨他們的主家來了北平府皇宮,三才在這幾個人面前異常的恭敬,沒事還會送點上好的酒水,肉食過來,在皇宮中有這樣待遇的人可沒幾個。

其實三才也不願如此,每當他進入御藥院的時候總覺得這裡陰氣森森,陳琳走了之後,沒想帶還有這麼多個“陳琳”,還好這些老人不願離開御藥院。

雖說三才是大內都都知,掌管皇城司所屬,但這三位老內侍纔是皇城司的元老,所有皇城司的人都是他們一手帶出來的,甚至連徒弟的徒弟都當上了都頭一職。

領頭年紀最大的內侍瞅了三才一眼,扔出一個蠟丸道:“這裡是官家要的情報,武德司的小崽子們在西夏得到的情報,速去報與官家!”

三才小心的確認過蠟丸上的密印後,躬身道:“晚輩這就去,這就去,三位吃好,不夠隨時叫人傳話,官家說了,好酒好肉管夠。”

爲首的老內侍哈哈一笑:“還是官家瞭解我三人的脾性,別的不缺,就缺梨花白,和豚肉。有了這兩樣東西,嘿,我等能坐一天!待我等叩謝官家!”

三才苦笑着應下:“晚輩這就去……”這三位前輩對嘴上的抓撓完全是官家一手造成的。

揣着蠟丸的三才急急的趕向高聳的鼓樓,此時的官家一定在這裡,每當午後,官家總是喜歡站在鼓樓上眺望整個北平府,三才雖然不知爲什麼,但卻不敢說話,因爲此時官家的表情極爲特別,眼神中閃爍着奇異的光彩。

皇城司現在不光是大宋的反貪機構,更是對針對西夏的情報機構,遼朝的情報由宋小乙的黑手負責,而西夏的情報則移交給了皇城司。

這是在進一步減少黑手的權利,宋小乙看的清楚,卻沒有一句怨言,配合陳琳把黑手的權利分化出去,畢竟皇城司是趙禎的內朝,用起來更穩妥些。

最重要的是皇城司的頭頭是內侍,受百官制約,而他們屬下並非內侍,不用受到百官威脅,於是下面的人使勁的收集貪官罪證,而上面的內侍卻怕文官打擊報復不敢捏造冤假錯案,只能用有利的證據報復文官……在無形之中卻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夏秋兩季,但冬日的寒風變得凜冽,陽光變得珍貴的時候,趙禎就喜歡在休息的時候登上距離天更高些的鼓樓上曬太陽,這裡的風光獨好!

尤其是在一場大雪過後,整個北國都是銀裝素裹,真有原馳蠟象之風,山舞銀蛇之勢,趙禎忍不住呵呵的傻笑,他看見了當年那位纔看到的東西……國運。

三才不適時宜的打斷了趙禎欣賞風景的心情,恭恭敬敬的遞上蠟丸道:“陛下,西夏軍情!”

趙禎點了點頭,拆開蠟丸,蠅頭小楷映入眼簾,果然!紙條上的內容證實了自己之前的猜測,西夏人果然按耐不住了!

對於西夏來說最缺少的便是人口,土地他們是不缺的,河套地區已經盡數被西夏佔據,而原本擁有一部分河套之地的遼朝因爲內亂而被西夏人趁火打劫了一波。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朝在第一時間遣使向李元昊發出了警告,党項人不以爲意,而李元昊則派出使團向大遼致以莫大的歉意,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完全不在乎臉面,只要能獲得實惠不擇手段。

但現在……原本恭順的西夏展露出他猙獰的面目,李元昊彷彿完全沒有顧忌似得,在遼朝最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如餓狼一般撲向了遼朝,連趙禎都不得不感嘆與他的無恥。

但這種無恥也是一種本事,那個正統王朝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去攻擊一個剛剛逝去君父,甚至內亂剛剛平定,孤兒寡母統治之下的王朝?連一向行事奇詭的趙禎自己都不願這麼做,他李元昊居然毫無忌憚,這不是像河套那樣偷偷摸摸,這是在大張旗鼓的舉全國之兵入侵!

李元昊率十三萬大軍,兵出烏蘭木倫河直逼遼朝東勝州,其目的很明顯,即便是趙禎不看地圖也知道他的目標是遼朝的雲內州,過了東勝州府城便是雲內州的柔腋此爲西京的要害之地。

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盤,大宋拿下燕雲之後,整個大同府和奉聖州就變成西夏的屏障,阻擋了遼人從中央派遣援軍的難度,而西夏只需專心對付眼前的戍邊之軍便可。

眼前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在此時的趙禎眼中徒然充滿了蕭殺之氣……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