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

祁國公府最大的敗筆就在於思維上,無論是趙宗說還是趙仲旻都認爲此事已經結束,官家也給了懲治的處罰,祁國公府算是沒事了。

但事實上趙禎是根據趙宗說之前犯下的錯給出的懲罰,而前提是不死人,一旦死人了,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最要緊的是,無論趙宗說還是趙仲旻都以爲這件事可以推卸到吳管事的頭上,但事實上卻是不然,因爲有一個小娘子從祁國公府上逃了出來…………

這是最爲要緊的人證,而且人證就在大理寺中,並且張知白在得到祁國公府發生的命案後第一時間就把這位姓張的小娘子照顧起來,就是擔心她的性命。

張知白是個明白人,他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祁國公府不會善罷甘休,官家更是不會善了!朝堂上的事情有些都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誰看不出來官家已經要對祁國公府下手?這時候若是自己這裡出了紕漏,那後果,張知白想想都覺得膽寒。

作爲朝臣,張知白雖貴爲集賢殿大學士,但依舊如同平凡的讀書人一般,他是敬畏皇權的典範,在他看來除了天地之威外便是皇權。

無論如何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說秉公處理,一旦官家下旨要求自己審理祁國公府一案,自己就必須以最快,最公正的手段進行。

從退朝至回到公衙,張知白一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便是把張家小娘子給保護起來,第二件事便是派人不斷的從祁國公府打探消息。

隨着差人不斷的回報,張知白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是不想徹底得罪祁國公府的,畢竟祁國公和馮翊侯都不是能輕易得罪的。

但這是最好的情況,能不得罪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得罪他們,但若是必須要在官家和祁國公府之間選擇的話,張知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官家一邊。

宗室在文臣之中本就不受待見,而出自軍武院的武將怕是對宗室也沒有多少好感。

眼下從祁國公府傳來的消息看,這次祁國公趙宗說的爵位怕是都難以保住,下次可能便是侯或是伯……

死了五個小娘子,眼下大理寺中的張家小娘子是唯一的活口了,這時候傻子都知道她的重要。

原本張知白還並不是很在意張家小娘子,但當他見過她之後便被這個小女子的才智所震驚,能從戒備森嚴的祁國公府逃出,而且還能前往北平府申冤報案,並且知道自己會被移交到大理寺,這樣縝密的思維便是一般男兒都少有的。

究其原因,她上過官家在神都城開辦的學堂,懂得的東西不比一般的男子要少,跟在重要的是她的思維很跳脫,能想到許多一般人想不到的事情。

此次張家小娘子能從祁國公府逃脫,運氣固然重要,但她靈活的腦子更爲重要,張知白已經攤開奏疏動起了筆墨,詳細的把張家小娘子從祁國公府逃脫的經過寫下來。

“銅鑼巷張氏,神都學堂者,一女子也,其思維之敏捷,膽氣之過人,巾幗不讓鬚眉!囚於祁國公府,趁僕不備,以鐵條斷鎖鏈一扣,棉布包之,未有聲響。遁與廊曼之中,繞僕從而避,行至花園,入深叢,以石爲梯子,越牆而出,從容整妝,信步而往北平府。路人未見其異,差人未見其亂,此乃世間少有矣!”

寫完之後待墨跡幹了,張知白才起身命人送往宮中,這算是把張家小娘子從祁國公府逃出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

張知白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爲的就是提醒官家,張家小娘子還在大理寺中,被自己保護的好好的,若是需要,隨時可讓她作爲指證祁國公府的證人。

張知白的奏疏被送到了趙禎手中,與此同時孫忠也回到了宮中向趙禎覆命:“官家,祁國公府把吳管事推出來頂罪,但民心以亂,百姓激憤,奴婢見以無法執監督之責,便回宮覆命來了。”

祁國公府發生的事情趙禎當然知曉,對於趙宗說父子二人的愚蠢已經到了哭笑不得的程度。

在趙禎眼中無論是殺人滅口,還是把國公府的管事推出來做“替死鬼”都是一件極爲愚蠢的事情。

但趙禎相信前者絕不是趙仲旻所爲,他還沒有到這麼愚蠢的程度,至於把吳管事推出來完全是一次豪賭。

шшш▲ Tтka n▲ ¢O

這看似是一件極爲愚蠢的事情,但事實上卻是他唯一的辦法,唯一一個能把祁國公摘出去的辦法。

但這個辦法有一個最大的破綻,便是走脫的張家小娘子,既然趙仲旻已經走上“絕路”,那他便一定會走下去。

看了看手中張知白傳來的奏疏,趙禎緩緩開口道:“三才,命親衛司派人把張家小娘子接進宮,送與皇后處。”

三才點了點頭便領旨而出,此時的孫忠作爲在場的人,把祁國公府發生的事情以及來龍去脈再次複述一遍,這非常重要,趙禎要從他和趙仲旻的對話尋找蛛絲馬跡。

宗室怎麼說都是皇帝的親戚,而且祁國公趙宗說還是漢恭憲王趙元佐一脈,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動他會很麻煩,若是東城豪門乘機反撲,影響會很大。

現在民間已經逐漸出現分歧,有人說祁國公府是被冤枉的,這是有人要害祁國公府,雖然大多數人不相信,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心產生懷疑,若是最後真的沒有確鑿證據,或是唯一的人證也發生意外,那便真的要把所有的罪責推到祁國公府的管事身上。

至於趙仲旻在朝堂上認罪一事,也可以被理解爲被吳管事矇蔽,早早的替父親認罪,所有人都會稱讚他的孝心。

趙禎知道,眼下最怕的便是死無對證,吳管事已經死了,那接下來該是誰?自然是張家小娘子。

趙禎起身對在邊上代替三才伺候的陳彤道:“尋一宮中女官,身材樣貌和咱家小娘子相似的,着軟甲軟劍與大理寺中…………密而行事不得走漏!”

陳彤微微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奴婢遵旨!”

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
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