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

趙禎不準備瞞着朝臣們出巡,因爲瞞也瞞不住,還不如清楚的告訴他們自己將要以微服出巡的事。

趙禎相信,一旦自己拿定主意要微服私訪,即便是告訴朝臣也沒有關係,親衛司和黑手會佈置好一切,沒人會看出破綻,這和微服私訪的目的並不衝突。

第二天的大朝會上,趙禎便向朝臣們宣佈了這一決定,果不其然滿朝文武當中大多數人是堅決反對的,因爲對於他們來說皇帝是天子,天子就應該坐鎮京師。

萬一皇帝離開的時候發生謀逆,兵變,邊患如何在第一時間應對?若是有大的災害出現又該如何應對?

趙禎給予了明確的答覆:“太子監國!”

監國制度從春秋戰國開始,延續至大宋已經持續了很久很久,制度本身也已經非常完善了,而且趙旭監國也不是一次兩次,所以熟能生巧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再說這不也是鍛鍊太子執政能力的好機會嗎?這一招祭出,還真的是堵住了朝臣們的嘴,何況這段時間大宋乾坤安定,萬物祥和,並非多事之秋。

因十六衛從北京道逐漸撤離回鄉,大宋的整體治安得到了極大的強化,有些州府甚至發文朝廷,裁撤衙役,可見環境之好令人咋舌。

大宋的衛所制度已經趨於完善,這不是好單純的衛所制度,而是和唐朝的府兵制相結合,取長補短之下誕生的產物,同樣這也不是趙禎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東西,是經過參謀軍事院研究出來的。

十六衛這些立了戰功回鄉的將士要屯田,繼續做工,但卻不能放鬆訓練,每月要抽調時間進行訓練,訓練成果的好壞高低由折衝府專門派人考覈,有些東西是做不了假的。

訓練也需要實戰啊!於是地方州府就給十六衛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只要十六衛的士兵剿滅匪患之類,州府的長官便會上疏朝廷,誇讚十六衛的將士們英勇,並以此作爲軍功!

大宋的將士想要出頭,最需要的東西就是軍功,這是硬性指標,沒有足夠的軍功,哪怕你再有才能也得不到提拔,於是十六萬人的府兵便在大宋各地躁動起來…………

整天盼望着州府之中出現山賊流寇,盜匪叛逆之類的事情,多少了了十幾人的“綠林好漢”小團體被數千乃至上萬如狼似虎的士兵包圍,這種“恐懼”讓看到奏疏的趙禎忍不住笑出了聲。

越是安定的環境越能帶來繁榮,而大宋對這些將士的犒賞總是不會吝嗇,適當的記一點軍功也能調動將士們的積極性,而且地方州府的百姓甚至會自發的簞食壺漿,殺豬宰羊用以犒軍。

這榮耀可比什麼都來的大,對於已經“被洗腦”的大宋將士還來說,能爲民除害是最大的榮耀…………

於是大宋境內的大股山賊,流寇,盜匪以最快的速度消失,或是在城中結社自保,或是搖身一變成爲城狐社鼠之流,以躲避十六衛的圍剿。

但是在城中他們一樣不安全,因爲這些人除非改過自新後自己做買賣,否則沒有人敢用他們,何況州府縣城之類的地方衙役多如狗……

於是一部分人向衙門投案自首了,因爲他們再也忍受不住,何況衙門對於自首的人判決還不錯。

至於剩下的一部分只能躲進深山之中,過着比喪家之犬還要悽慘的生活,當然黑暗不可能永遠消失,但卻可以被縮小,這已經是大宋開國以來最好的局面了。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帝王出巡好似也不是什麼壞事,朝中的事情都準備妥當了,有太子監國,又有飛馬報與行在,還有什麼可擔心的事情?

最終朝臣們找不出合理的藉口阻止這次大宋有史以來最大的帝王出巡。

與此同時趙禎也考慮好了要帶誰一起,皇后王語嫣是一定的,他可不希望讓王語嫣和趙旭都留在皇宮之中,有太子監國就夠了,最少太子能對宰執和參知政事的相公們保持敬意,而皇后……

帶走王語嫣也肯以讓剩下的人稍稍輕鬆一些,但楊采薇一定要帶上,她的雛鷹剛剛離開從小長大的鳥巢,飛翔更爲廣闊的天空,趙禎覺得自己有必要帶她一起散散心。

最後一個人選便是良子,說實話帶上她實在是因爲這個來自倭國的女人身上體現了什麼叫完美的婦道,伺候人的活還是她做的做好,趙禎不知爲何,良子總能猜到他的心思,在第一時間給予他所需要的東西。

當然,趙禎告訴朝臣他出巡的消息,但卻沒有告訴他們具體會去什麼地方,對於這一點趙禎的藉口也非常妥帖,如同乾宇殿頂上的金瓦一樣讓人無法反駁。

趙禎盯着朝臣們一字一句的開口道:“爲了朕的安全,同時還也爲了考察地方官吏平時都是給朕怎麼辦差,朕不會告訴爾等朕即將去的地方,也不會告訴爾等朕會去那一個州府,你們只能知道朕什麼時候回來!

朕要看看朝廷以如此之高的俸祿養着地方官吏,養着這些人的親屬家眷,他們是否對得起這些俸祿,對得起這些民脂民膏!”

乾宇殿中的官員們忽然鬆了一口氣,眼下地方官吏經歷的好似正是他們幾個月前所經歷的一樣,官家可能要對地方上的官吏動手了。

趙禎並不擔心神都城中的官員向地方官通風報信,這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給在地方上沒有一兩個做官的親朋好友?

出巡這件事並非需要多少準備,越快越好,越快越不會引起旁人的注意,有親衛司的人和黑手配合,趙禎可以完美的掩飾自己的痕跡。

只有趙禎帶着三位後宮妃嬪出巡,而第一站也被他放在了帝國的最遠端,廣南東路的廣州…………

這是一種策略,距離京城最遠的州府一定是最能反映大宋執行力的州府。

若是那裡差的不能再差,其他地方也只是稍好一點,若是還那裡還不錯,其他地方就更好,若是那裡更好,其他的地方便很好!

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
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