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

趙禎不準備瞞着朝臣們出巡,因爲瞞也瞞不住,還不如清楚的告訴他們自己將要以微服出巡的事。

趙禎相信,一旦自己拿定主意要微服私訪,即便是告訴朝臣也沒有關係,親衛司和黑手會佈置好一切,沒人會看出破綻,這和微服私訪的目的並不衝突。

第二天的大朝會上,趙禎便向朝臣們宣佈了這一決定,果不其然滿朝文武當中大多數人是堅決反對的,因爲對於他們來說皇帝是天子,天子就應該坐鎮京師。

萬一皇帝離開的時候發生謀逆,兵變,邊患如何在第一時間應對?若是有大的災害出現又該如何應對?

趙禎給予了明確的答覆:“太子監國!”

監國制度從春秋戰國開始,延續至大宋已經持續了很久很久,制度本身也已經非常完善了,而且趙旭監國也不是一次兩次,所以熟能生巧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再說這不也是鍛鍊太子執政能力的好機會嗎?這一招祭出,還真的是堵住了朝臣們的嘴,何況這段時間大宋乾坤安定,萬物祥和,並非多事之秋。

因十六衛從北京道逐漸撤離回鄉,大宋的整體治安得到了極大的強化,有些州府甚至發文朝廷,裁撤衙役,可見環境之好令人咋舌。

大宋的衛所制度已經趨於完善,這不是好單純的衛所制度,而是和唐朝的府兵制相結合,取長補短之下誕生的產物,同樣這也不是趙禎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東西,是經過參謀軍事院研究出來的。

十六衛這些立了戰功回鄉的將士要屯田,繼續做工,但卻不能放鬆訓練,每月要抽調時間進行訓練,訓練成果的好壞高低由折衝府專門派人考覈,有些東西是做不了假的。

訓練也需要實戰啊!於是地方州府就給十六衛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只要十六衛的士兵剿滅匪患之類,州府的長官便會上疏朝廷,誇讚十六衛的將士們英勇,並以此作爲軍功!

大宋的將士想要出頭,最需要的東西就是軍功,這是硬性指標,沒有足夠的軍功,哪怕你再有才能也得不到提拔,於是十六萬人的府兵便在大宋各地躁動起來…………

整天盼望着州府之中出現山賊流寇,盜匪叛逆之類的事情,多少了了十幾人的“綠林好漢”小團體被數千乃至上萬如狼似虎的士兵包圍,這種“恐懼”讓看到奏疏的趙禎忍不住笑出了聲。

越是安定的環境越能帶來繁榮,而大宋對這些將士的犒賞總是不會吝嗇,適當的記一點軍功也能調動將士們的積極性,而且地方州府的百姓甚至會自發的簞食壺漿,殺豬宰羊用以犒軍。

這榮耀可比什麼都來的大,對於已經“被洗腦”的大宋將士還來說,能爲民除害是最大的榮耀…………

於是大宋境內的大股山賊,流寇,盜匪以最快的速度消失,或是在城中結社自保,或是搖身一變成爲城狐社鼠之流,以躲避十六衛的圍剿。

但是在城中他們一樣不安全,因爲這些人除非改過自新後自己做買賣,否則沒有人敢用他們,何況州府縣城之類的地方衙役多如狗……

於是一部分人向衙門投案自首了,因爲他們再也忍受不住,何況衙門對於自首的人判決還不錯。

至於剩下的一部分只能躲進深山之中,過着比喪家之犬還要悽慘的生活,當然黑暗不可能永遠消失,但卻可以被縮小,這已經是大宋開國以來最好的局面了。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帝王出巡好似也不是什麼壞事,朝中的事情都準備妥當了,有太子監國,又有飛馬報與行在,還有什麼可擔心的事情?

最終朝臣們找不出合理的藉口阻止這次大宋有史以來最大的帝王出巡。

與此同時趙禎也考慮好了要帶誰一起,皇后王語嫣是一定的,他可不希望讓王語嫣和趙旭都留在皇宮之中,有太子監國就夠了,最少太子能對宰執和參知政事的相公們保持敬意,而皇后……

帶走王語嫣也肯以讓剩下的人稍稍輕鬆一些,但楊采薇一定要帶上,她的雛鷹剛剛離開從小長大的鳥巢,飛翔更爲廣闊的天空,趙禎覺得自己有必要帶她一起散散心。

最後一個人選便是良子,說實話帶上她實在是因爲這個來自倭國的女人身上體現了什麼叫完美的婦道,伺候人的活還是她做的做好,趙禎不知爲何,良子總能猜到他的心思,在第一時間給予他所需要的東西。

當然,趙禎告訴朝臣他出巡的消息,但卻沒有告訴他們具體會去什麼地方,對於這一點趙禎的藉口也非常妥帖,如同乾宇殿頂上的金瓦一樣讓人無法反駁。

趙禎盯着朝臣們一字一句的開口道:“爲了朕的安全,同時還也爲了考察地方官吏平時都是給朕怎麼辦差,朕不會告訴爾等朕即將去的地方,也不會告訴爾等朕會去那一個州府,你們只能知道朕什麼時候回來!

朕要看看朝廷以如此之高的俸祿養着地方官吏,養着這些人的親屬家眷,他們是否對得起這些俸祿,對得起這些民脂民膏!”

乾宇殿中的官員們忽然鬆了一口氣,眼下地方官吏經歷的好似正是他們幾個月前所經歷的一樣,官家可能要對地方上的官吏動手了。

趙禎並不擔心神都城中的官員向地方官通風報信,這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給在地方上沒有一兩個做官的親朋好友?

出巡這件事並非需要多少準備,越快越好,越快越不會引起旁人的注意,有親衛司的人和黑手配合,趙禎可以完美的掩飾自己的痕跡。

只有趙禎帶着三位後宮妃嬪出巡,而第一站也被他放在了帝國的最遠端,廣南東路的廣州…………

這是一種策略,距離京城最遠的州府一定是最能反映大宋執行力的州府。

若是那裡差的不能再差,其他地方也只是稍好一點,若是還那裡還不錯,其他地方就更好,若是那裡更好,其他的地方便很好!

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
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