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

今日的禁中格外安靜,民間的議論和官員們的指責已經傳遍了整個禁中,聽說皇后娘娘以及皇貴妃大發雷霆,皇妃娘娘則是默默哭泣,而公主殿下則是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笑容。

太子皇子兩人前往太廟替父祈罪,願上天歸罪與皇嗣而非父君,父子情深無以言表,百姓爲之悲傷,有識之士爲之動容,整個禁中也變得極爲安靜,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出一點差錯,皇帝這隻真龍主宰了整個皇宮的喜怒哀樂。

宮中還未修繕好的御書房中,三才一邊流淚一邊研墨,趙禎無奈的斥責道:“你這殺才哭什麼,朕都沒……你倒是哭喪了!”

三才一邊吸流着鼻涕一邊用哭腔回道:“奴婢只是覺得憋屈,您這幾年用兵是不假,可咱們大宋的日子不也蒸蒸日上不是?況且又不是師不功,爲啥陛下要下罪己詔?難道就因爲這兩場地動?也忒不是滋味了些!”

趙禎此時卻突然笑出聲來:“你覺得憋屈?朕可一點也不覺得!連你都能看得出來朕沒錯,朝臣,百姓能看不出來?上天能看不出來?這其實是上天給朕的警示!讓朕謹慎行事,萬萬不可嬌縱!”

三才抹了把臉,帶着眼淚笑道:“是嘞!陛下這兩年太過順風順水,咱們大宋也過活的太好了些,老天這就來提醒咱們,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只不過是東京城太過擁擠了些,老天爺便錯手多要了些人的性命……對都是因爲東京城太小了……”

這三才,端是維護自己,趙禎笑着搖了搖頭,但也給自己提了個醒,沒錯,東京城的擁擠也確實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遷都更是要提上日程纔是。

如若遷都析津府,即便是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也不會損失如此之大。

也許這次地震以及罪己詔是一個遷都的契機也說不定,趙禎心中明晰,下筆也愈發流暢了。

但並非用自己最拿手的飛白體,而是工工整整的楷書,飛白雖形意瀟灑,但用在罪己詔上便太過輕佻了些。

很快趙禎的罪己詔便完成,待用上規格最高的傳國玉璽後便算是徹底生效,成爲皇帝的詔書,可宣告天下。

自從趙禎回京之後,傳國玉璽便從御藥院的一般老人手中給取了回來,當日還是趙禎親自取的,別人去根本沒用。同時王語嫣也把趙禎的那份遺照送了過去,那裡纔是保存宮中隱秘的地方,等級之高甚至超過了秘閣。

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八個鮮紅的大字蓋在明黃色的絹紙上極爲醒目。趙禎微微苦笑,從始皇帝開始便已經把至高的權利奉送給了上天,這是一種妥協,爲了維護自己統治的妥協,不能說他是一種錯誤,甚至是趙禎自己也沒有勇氣打破這一理論,人定勝天並不適用於君王。

三才在看到詔書的大部分內容之後臉色變得極其難看,跪在趙禎的腳邊哭訴道:“陛下何以用如此之言貶低自己,當年您刀劈御座,御駕親征乃是爲大宋造福,收回燕雲完華夏之金甌乃無上之功!這罪己詔太過……”

趙禎笑着擺了擺手,他當然知道自己寫的太過了些,甚至把自己寫成了窮兵黷武的暴君,但越是誇大,對自己越有利,畢竟天底下的明眼人多的是。

這片罪己詔不是給趙禎用來陳訴自己錯誤的,而是用來博取同情的,帝王的無奈啊!有的時候帝王想要博取同情甚至比別人要更難一些。

趙禎頂着一個聖君的名頭,文治武功皆是出衆,在自己繼位這幾年,大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武功自不用說,收復燕雲便是最好的答卷,這一切的一切都抵不過一場地震所帶來的影響。

趙禎在罪己詔中用詞嚴厲苛責,把天下萬民治罪皆在己身都用上了,這樣的詔書還有什麼不足?越是如此百姓越會同情自己,朝臣們越會覺得羞愧,畢竟他們是君王的左膀右臂,是輔助君王的存在。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歸根結底,趙禎的錯也是朝臣的錯,自古以來,君臣兩者便是密不可分的存在。

這份言辭犀利的罪己詔對趙禎自己來說是無所謂的,但對朝臣來說無異於打臉,趙禎說的越難聽,朝臣們便越不是滋味,如今盛世當前,只因爲兩場地震便認爲君王有過?那他們這些朝臣不是更加的有錯嗎?

皇帝的罪己詔不光是朝臣們能看到,天底下的百姓也皆能看到,是要傳閱四海八荒的,連屬國或是稱臣之國都能看到,這樣的大宋,這樣的君王還要下罪己詔?豈不是讓外邦大罵大宋朝臣的可笑無恥。

趙禎的罪己詔一旦發出,將會在百姓之中形成輿論風暴,百姓定然會大罵朝臣,官家都如此仁明瞭,還要把罪責歸咎於官家?這些大臣是幹什麼吃的?難道朝臣就沒有錯處?就讓陛下一人擔當?

如果說這個時代誰是明星的話,那非帝王莫屬,如果問誰的粉絲最多?那必定是趙禎無疑,一個能文能武,御駕親征收回華夏失地的君王,還有誰比他有更大的魅力?

何況君爲臣綱,父爲子綱,皇帝是大家的君父,族長,豈能把所有罪責都讓皇帝擔着?三才彷彿能看到東京城百姓憤怒的模樣,那些讓官家下罪己詔的朝臣在東京城中定然是寸步難行的……

帶着愉悅的心情,三才裝模作樣的哭喪着臉向翰林院走去,即便是皇帝的罪己詔也要從中書省過,翰林學士便是制誥之人。

當他們看到官家的罪己詔時,還在稱讚官家自省深刻,一點也沒有看到自己的無能,和即將面對的難堪,三才臉上不好看,但心中卻冷笑連連。

他從未見過有人欺負過官家之後還能囫圇的!

自從皇宮中的府衙變成這種奇怪的五邊形後,各個衙門之間的辦事效率快上了許多,三才瞧見隔壁相公的小院人影晃動,轉身對翰林學士道:“制誥從速,官家可是等着御覽嘞!稍加潤色便可,傳國玉璽都蓋上了怕是不用相公用印了吧?”

那翰林學士點了點頭:“嗯,官家連傳國玉璽都用上了,可見對此事的慎重,本官這就迅速操辦,三才大官稍後變得!”

三才微微點頭道:“不急,不急……”只要不去尋相公用印,他自然是不急的……

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
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