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

東京城出了一件奇事,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劉美父子突然出現在了開封府,這讓接任知開封府事的蘇洵很是驚訝,畢竟劉美以前是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蘇洵以官員之間的禮儀接待了這對父子。

但他劉美父子狀告的卻是堂堂大宋宗族,身爲汝陽郡王的趙允讓,不光如此,狀告的罪名還是十大惡中的謀逆,這樣的罪名一旦坐實,普通人基本上就是株連九族的大辟之刑,而即便是身爲汝陽王的趙允讓,輕則被削去爵位,重則禍及妻族。

趙禎在臨走之前特意調遣蘇洵權知開封府,他在雲南的政績相當出色,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調任開封府後的蘇洵更是不敢掉以輕心。

權知開封府,看似一個簡單的知府職銜,但卻是異常的難做,在東京城隨便拎出一個官員都要比他來的清貴,但他的職責卻十分重大,東京城中的交通他要管,城外的工廠他也要管,開封府所轄十五個縣一百多萬人口,其中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

但他蘇洵不愧是幹練之才,整個開封府在他的管轄下井井有條,對冤假錯案的判定使得他一下子便有了青天之名,開封府內的百姓對他的判決莫不佩服。

當劉家父子狀告汝陽郡王的消息傳出後,圍觀的百姓瞬間便炸了鍋,一府一縣的官員審案必有百姓圍觀,謂之“旁誡”,這是在提醒圍觀的人,不要犯下相同的過錯。

劉家父子當堂高聲喊冤,也不理會蘇洵提醒的眼神,高聲把所有事情竹筒倒豆子似得說了個乾淨,原本炸鍋的百姓又瞬間陷入沉默,而蘇洵也站在原地石化了。

誰能想到其中的案情居然如此複雜?甚至還牽扯到已故的劉太后!當所有人聽到趙允讓假借太后之名,威脅一個老夫人換掉太子的時候一股憤怒的情緒開始在人羣中蔓延開,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古人和後世一般,哪裡越是熱鬧越喜歡往湊。

短短的盞茶功夫,開封府的旁誡之地已經站不下人,更多的人站在開封府的府衙門口等候裡面的人把消息傳出來,很快便有伶牙俐齒耳目聰明之人滔滔不絕起來……

趙允讓在東京城的好名聲可不是說說的,他非常善於包裝自己,把自己的品德和善行最大程度上的宣傳出去,完全印證了做得好不如宣傳的好這句話。

開始的時候還有許多人不相信趙允讓會做出這種事情,但隨着劉家父子的親口所說,衆人開始將信將疑起來,而蘇洵怎麼能不知道劉家父子意欲何爲,顯然這兩人是想把事情搞的天下皆知,自己不讓他們說話其實是爲了保護他們兩人。

萬一是誹謗之言或是證據不足還能給劉家父子留下退路,可他不知道,此時的劉家父子已經沒有退路,如若不能把趙允讓徹底扳倒,他們的日子絕不會好過,即便是趙允讓不再找他們的麻煩,皇家也不會放過他們。

蘇洵算是倒黴,擡頭望了一眼府衙外黑壓壓的一片心中哀嘆,現在的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士大夫最重視的便是自己的名聲,百姓們把自己捧做青天,那自己便要當他們的青天,一旦自己不受理此案便會立刻被百姓拋棄成爲趨炎附勢的勢利小人。

百姓們也是精明的,在得到此案牽連到趙允讓這個大宗正司之後便很快安靜下來,萬一此案不實,自己所錯話不是冤枉好人了嗎?但大傢伙更擔心的是得罪汝陽郡王。

宗室看似在朝中沒有多少實權,但高貴的身份卻能輕易的報復一個平頭百姓,他們如若真的是有心對付誰,那便如碾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詭異的一幕出現在開封府的府衙,所有人的眼睛都直直的盯着權知開封的蘇洵,彷彿無數把利劍讓他無處藏身,無奈之下,蘇洵只能讓衙役先去大相國寺查看。

人的內心中總有一種怪異的情緒,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在看到位高權重者身上出現流言的時候更多的則是期望他流言是真實的,更多的則是希望他能隨之覆滅。

蘇洵伸手虛引道:“劉將軍與令郎可否入簽押房一敘?”

劉美擺手道:“此事當在昭昭天日之下,衆衆百姓之前而斷之,豈可入簽押房?事關重大,萬萬不可有所避諱,否則天下豈可信服?!”

蘇洵微微一頓,這劉美是打死也要拖在這裡了,四周百姓猜忌的眼神讓他也是很不舒服,蘇洵無奈的說道:“也罷,老夫便也捨命陪君子了!來人給兩位奉茶!此案不結,老夫便不離開這公堂,從今往後便配你劉家父子二人住在這裡!”

劉美微微一顫,沒想到爲了保護自己,以趙允讓的手段,一旦自己離開蘇洵的視線,或是單獨居住在某個地方,即便是在開封府的府衙也是不安全的。

但只要有他蘇洵的看着,自己和兒子便不會有事,何況是在這公堂之上同吃同住?

百姓們終於開始打破沉寂,齊聲叫好,並有不少豪爽俠義之人叫道:“我等也願陪同大人朝食暮飲席地而睡!”

蘇洵苦笑着搖了搖頭,指着劉美道:“此時涉嫌大宗正司趙允讓,以及已故的劉太后,其中兇險你們不會不知,爲何來我開封府上告而不直接去御前?”

劉美拱手道:“如若陛下還在東京城,我父子二人早已上了大慶殿!”

只簡單的一句話便讓蘇洵回過味來,他劉家父子狀告的是大宗正司的趙允讓,自然不會去宗正寺,而其他地方好似也不能受理這樣的案件,除了御前也只能來自己這個開封府了……畢竟事情是在東京城發生的,還涉及到了大相國寺。

“你們父子二人狀告的可是當朝宗室汝陽郡王趙允讓,還牽連出已故劉太后,一旦罪名不符,你父子二人將會以同罪論處,生死不知啊!”

劉從德的身體明顯顫抖一下,而劉美則是笑了笑道:“蘇知府,你覺得我會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來這裡嗎?此事潑天的干係,一旦開始便沒有回頭路了!”

蘇洵點了點頭:“是啊!潑天的干係,如若陛下在東京城中反而不妥了!”說完便湊近劉美道:“娘娘還有什麼交代?!”

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
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