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

東京城出了一件奇事,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劉美父子突然出現在了開封府,這讓接任知開封府事的蘇洵很是驚訝,畢竟劉美以前是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蘇洵以官員之間的禮儀接待了這對父子。

但他劉美父子狀告的卻是堂堂大宋宗族,身爲汝陽郡王的趙允讓,不光如此,狀告的罪名還是十大惡中的謀逆,這樣的罪名一旦坐實,普通人基本上就是株連九族的大辟之刑,而即便是身爲汝陽王的趙允讓,輕則被削去爵位,重則禍及妻族。

趙禎在臨走之前特意調遣蘇洵權知開封府,他在雲南的政績相當出色,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調任開封府後的蘇洵更是不敢掉以輕心。

權知開封府,看似一個簡單的知府職銜,但卻是異常的難做,在東京城隨便拎出一個官員都要比他來的清貴,但他的職責卻十分重大,東京城中的交通他要管,城外的工廠他也要管,開封府所轄十五個縣一百多萬人口,其中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

但他蘇洵不愧是幹練之才,整個開封府在他的管轄下井井有條,對冤假錯案的判定使得他一下子便有了青天之名,開封府內的百姓對他的判決莫不佩服。

當劉家父子狀告汝陽郡王的消息傳出後,圍觀的百姓瞬間便炸了鍋,一府一縣的官員審案必有百姓圍觀,謂之“旁誡”,這是在提醒圍觀的人,不要犯下相同的過錯。

劉家父子當堂高聲喊冤,也不理會蘇洵提醒的眼神,高聲把所有事情竹筒倒豆子似得說了個乾淨,原本炸鍋的百姓又瞬間陷入沉默,而蘇洵也站在原地石化了。

誰能想到其中的案情居然如此複雜?甚至還牽扯到已故的劉太后!當所有人聽到趙允讓假借太后之名,威脅一個老夫人換掉太子的時候一股憤怒的情緒開始在人羣中蔓延開,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古人和後世一般,哪裡越是熱鬧越喜歡往湊。

短短的盞茶功夫,開封府的旁誡之地已經站不下人,更多的人站在開封府的府衙門口等候裡面的人把消息傳出來,很快便有伶牙俐齒耳目聰明之人滔滔不絕起來……

趙允讓在東京城的好名聲可不是說說的,他非常善於包裝自己,把自己的品德和善行最大程度上的宣傳出去,完全印證了做得好不如宣傳的好這句話。

開始的時候還有許多人不相信趙允讓會做出這種事情,但隨着劉家父子的親口所說,衆人開始將信將疑起來,而蘇洵怎麼能不知道劉家父子意欲何爲,顯然這兩人是想把事情搞的天下皆知,自己不讓他們說話其實是爲了保護他們兩人。

萬一是誹謗之言或是證據不足還能給劉家父子留下退路,可他不知道,此時的劉家父子已經沒有退路,如若不能把趙允讓徹底扳倒,他們的日子絕不會好過,即便是趙允讓不再找他們的麻煩,皇家也不會放過他們。

蘇洵算是倒黴,擡頭望了一眼府衙外黑壓壓的一片心中哀嘆,現在的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士大夫最重視的便是自己的名聲,百姓們把自己捧做青天,那自己便要當他們的青天,一旦自己不受理此案便會立刻被百姓拋棄成爲趨炎附勢的勢利小人。

百姓們也是精明的,在得到此案牽連到趙允讓這個大宗正司之後便很快安靜下來,萬一此案不實,自己所錯話不是冤枉好人了嗎?但大傢伙更擔心的是得罪汝陽郡王。

宗室看似在朝中沒有多少實權,但高貴的身份卻能輕易的報復一個平頭百姓,他們如若真的是有心對付誰,那便如碾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詭異的一幕出現在開封府的府衙,所有人的眼睛都直直的盯着權知開封的蘇洵,彷彿無數把利劍讓他無處藏身,無奈之下,蘇洵只能讓衙役先去大相國寺查看。

人的內心中總有一種怪異的情緒,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在看到位高權重者身上出現流言的時候更多的則是期望他流言是真實的,更多的則是希望他能隨之覆滅。

蘇洵伸手虛引道:“劉將軍與令郎可否入簽押房一敘?”

劉美擺手道:“此事當在昭昭天日之下,衆衆百姓之前而斷之,豈可入簽押房?事關重大,萬萬不可有所避諱,否則天下豈可信服?!”

蘇洵微微一頓,這劉美是打死也要拖在這裡了,四周百姓猜忌的眼神讓他也是很不舒服,蘇洵無奈的說道:“也罷,老夫便也捨命陪君子了!來人給兩位奉茶!此案不結,老夫便不離開這公堂,從今往後便配你劉家父子二人住在這裡!”

劉美微微一顫,沒想到爲了保護自己,以趙允讓的手段,一旦自己離開蘇洵的視線,或是單獨居住在某個地方,即便是在開封府的府衙也是不安全的。

但只要有他蘇洵的看着,自己和兒子便不會有事,何況是在這公堂之上同吃同住?

百姓們終於開始打破沉寂,齊聲叫好,並有不少豪爽俠義之人叫道:“我等也願陪同大人朝食暮飲席地而睡!”

蘇洵苦笑着搖了搖頭,指着劉美道:“此時涉嫌大宗正司趙允讓,以及已故的劉太后,其中兇險你們不會不知,爲何來我開封府上告而不直接去御前?”

劉美拱手道:“如若陛下還在東京城,我父子二人早已上了大慶殿!”

只簡單的一句話便讓蘇洵回過味來,他劉家父子狀告的是大宗正司的趙允讓,自然不會去宗正寺,而其他地方好似也不能受理這樣的案件,除了御前也只能來自己這個開封府了……畢竟事情是在東京城發生的,還涉及到了大相國寺。

“你們父子二人狀告的可是當朝宗室汝陽郡王趙允讓,還牽連出已故劉太后,一旦罪名不符,你父子二人將會以同罪論處,生死不知啊!”

劉從德的身體明顯顫抖一下,而劉美則是笑了笑道:“蘇知府,你覺得我會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來這裡嗎?此事潑天的干係,一旦開始便沒有回頭路了!”

蘇洵點了點頭:“是啊!潑天的干係,如若陛下在東京城中反而不妥了!”說完便湊近劉美道:“娘娘還有什麼交代?!”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