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

仁青東對大宋最大的忌憚不在於別的地方,而是在大宋的騎兵身上,高原上的戰事比的是騎兵的力量,若是以步卒相對,那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雙方的步卒行軍就要了不少的力氣,更別說兩軍對壘的作戰。

騎兵纔是草原上的霸主,兩軍交戰的時候,騎兵是決定勝負的重要所在,而康巴人便是天生的騎士,在高原上沒人是康巴騎士的對手,即便是吐蕃人輕易都不敢對康巴人動手,否則以康巴人這般的部族早就被“吃”的連渣都不剩。

仁青東對背嵬軍不是一點都不瞭解,相反他從一些地方聽到了傳聞。

背嵬軍是大宋最精銳的鐵騎,據說當年他趙禎因爲大宋沒有一支能和遼人或是党項人對抗的騎兵,痛下決心,不遠萬里從大食花費天價買回來的良馬,一點一點慢慢培養最後才組建了一支世人膽寒的鐵騎。

背嵬軍的強大不光來自馬匹,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的裝備,一身的鐵甲不說,而且樣式奇特,和以往的鐵甲都不同,聽說這般的鐵甲還有兩種模樣,一種護胸帶鐵盔,一種是從上到下的着甲,弓弩五十步之外根本就別想穿透。

這兩種騎兵,一種靈活如燕,適合長距奔襲,側翼掩殺,而另一種便是正面衝殺,再加之宋軍進退有度,排山倒海鐵騎壓過來,尋常的騎兵不待交戰便會被其威勢嚇倒。

仁青東從來就沒有見過別人描述中的這支大宋鐵騎,也不知道他們的人數有多少,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党項人,契丹人都被這支大宋的騎兵給擊敗過。

甚至於角廝羅手中最精銳的青塘騎兵也不是背嵬軍的對手,這纔是最讓仁青東恐懼的地方。

這不是在皇宮中的召見,仁青東知道趙禎的意思,不希望把康巴人和大宋之間的聯繫提前告知天下,這不光是爲了大宋着想,更是爲了康巴人着想。

仁青東不是傻子,大宋皇帝在內侍的府宅中召見自己,這般的小心翼翼可見他的謹慎,越是謹慎的人越難以對付,自己想兩邊不得罪,甚至從中獲利,那就必須要在大宋和吐蕃之間斡旋。

從一開始仁青東都沒有打算徹底投靠誰,角廝羅不好相與,他需要的是康巴人強大的騎兵,勇猛的戰事。

眼下的大宋皇帝更是不好相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仁青東不知他要的是什麼!

他難道爲的就是把康巴人內遷之後變成大宋的子民?養着康巴人的老弱婦孺?養着康巴人的勇士當作大宋的騎兵?

越是不知道他要什麼越可怕,他趙禎說的光明正大,但仁青東已經有了猜測,顯然大宋皇帝的內遷就是爲了逼迫自己和所有康巴人沒有選擇。

眼下大宋皇帝在內遷這個問題上是絕不會鬆口的,這就是逼着自己和康巴人成爲大宋的一方而毫無選擇的餘地,

這招十分高明,自己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但也不可能讓大宋皇帝輕易得逞,最重要的是想辦法不和吐蕃人產生矛盾。

這幾日的時間大宋皇帝根本就不召見自己,自己也只能住在這個內侍的府宅之中,而那個傳話的老內侍再次出現,每一次都如同一具行屍走肉。

三才推門就看見了仁青東期待的眼神,雖然心中在暗自發笑但臉上依舊繃住了表情道:“官家還是不打算召見你,你便在此處好生歇息吧!”

“大宋官家爲何就不再召見我?!我可是康巴人的智者,我是…………”

三才推開帽子撓了撓頭:“你是誰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你要離開這裡,官家要走了,你也要陪駕。”

“官家要走了?!去哪?”

三才冷笑着說道:“反正不是在神都城中。”

這個消息實在是讓仁青東措手不及,他沒想到趙禎居然會離開神都城,從來沒有聽說過漢家王朝的天子會離開都城的,一旦離開都城對漢家王朝來說必然是有大事要發生!

仁青東小心翼翼的追問道:“官家讓我陪駕?”

三才的臉色一變,笑眯眯的拱手道:“這是自然,您是康巴人的使者,這是官家認下的事情,不能改變,讓你陪駕也是爲了讓你看看我大宋的國威!”

仁青東點了點頭:“如此我便知曉了,有勞大官!”

三才離開之後,仁青東立刻起身,他知道大宋皇帝讓自己伴隨皇家,很可能是要和自己“說話”。

這是漢人最常用的“欲擒故縱”手段,爲的就是讓自己不斷的妥協,大宋皇帝知道拿捏住了自己。

當他看到皇帝的車駕後最爲驚訝,這車駕實在是沒有皇帝的威儀,更比不上傳說中的大駕滷薄。

仁青東見識過角廝羅的儀仗,不光有精銳兇悍的騎士前呼後擁,更是有一羣高僧大德宣唱佛法,佛號相隨,各種旌旗幡子數立如林。

而瞧着眼下,只有寥寥數十人跟隨,這在大宋也就是一般的富戶出門的景象,完全不該是一國之君的氣派。

騎馬跟隨在三才的身邊,仁青東有些不解的問到:“官家出行便是這般?”

三才點了點頭道:“自然是這般的,只不過許多東西你都看不見而已,官家之重干係江山社稷?豈能親率,某家便是說護衛皇駕不下千餘人你相信嗎?”

千餘人?

仁青東微微一愣,隨即點頭笑道:“自然是相信的。”

三才搖了搖頭,眼睛中充滿狡黠:“不信便是不信,何必違心而說?這街面上的新人之中便有不下百人護衛左右,只不過他們可能是走街串巷,挑着扁擔的貨郎,可能是一位外地前往神都城遊覽的遊人,甚至可能是一個酒樓門口的夥計,你覺得呢?”

仁青東不再說話,他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跟不上三才的話,興許是這裡埋伏着大量皇城司的探知。

知道這是三才在震懾自己,仁青東笑道:“我可不會對大宋的天子產生任何威脅,康巴人還沒有蠢到惹怒強者的程度。”

三才微微頷首:“不錯,算是聰明,難怪官家誇獎你是聰明人,上車吧!官家在等你。”

仁青東眯起眼睛,看向三才,單腳支撐輕輕一躍便跨上了邊上的車轅進入了馬車,剛剛三才的話讓他很不舒服。

聰明和智慧完全是兩種東西,到了大宋之後就沒人再說自己腦袋裡的是智慧,而都是在誇讚自己聰明…………

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
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