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

回鶻即回紇,由回紇改名而來。西州回鶻便是回鶻的重要一支,他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匈奴的鐵勒部族,他們的血液中便流淌着匈奴的血,但這麼多年的發展演變下來,又讓他們不同於匈奴。

他們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同黨項,契丹一樣,只不過回鶻是維吾爾族的祖先,他們的血脈一直流傳了下去,很少被中原王朝所同化而已,但在這個時代,卻被党項人無情的攻伐。他們雖然是匈奴的後裔,突厥人的繼承者,但戰力卻是了了,即便是面對他們的近親党項人依然是不堪一擊。

但復仇的火焰從未在他們的心頭消失過,當青塘吐番肯接納他們的時候,西州回鶻便大量的涌入青塘,他們雖然戰力不佳,但卻有着執着的心,執着到角廝羅都覺得毛骨悚然的程度。

所謂的回鶻其實是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他們的作戰方式在這一點上還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回鶻人最善於機動作戰,即便是角廝羅和大宋的武臣都極爲佩服,這些回鶻人總能在敵人大軍圍剿之前迅速的甩脫敵人,並且還能在敵人鬆懈的時候,尋找到敵人的軟肋給予致命一擊。

西州回鶻,高昌回鶻,黃頭回鶻,這些西域國家基本上都被李元昊入侵過,掠奪過,屠殺過,所以他們對西夏的仇恨可謂是痛徹心扉,青塘吐番很巧妙的把這些人都聯繫起來,並且慷慨的接納了他們。

這位吐蕃王朝贊普的後裔,被大宋王朝封爲青唐吐蕃首領,並且授予他贊普的稱號,這個稱號不簡單,一般的中原王朝很少會直接這麼稱呼吐番首領,因爲贊普的意思很特別,開始的時候還是用作字面解釋,雄強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

在此之後,贊普就成了每代藏王的獨特稱號,就如中原王朝中的皇帝一詞,非等閒之人可用,角廝羅得到大宋的如此認可,心中大爲感動,並且趙禎派出的特使蘇洵對角廝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表達趙禎的善意,更使得青塘吐番與大宋王朝之間的關係密切起來。

拉攏吐番這不是大宋纔開始的事情,早在三年前宋廷便已經開始與吐番接觸,大宋與遼朝爭奪燕雲的時候,西夏人也在與青塘吐番爭奪土地,而角廝羅向大宋求援,趙禎毫不猶豫的派出當時大宋僅剩的遊騎和軍械支援青塘吐番,使得他們撐住了李元昊的攻擊,得以在青塘立足。

任何一個勢力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站穩,立足都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情,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其實打江山同樣不容易,趙禎的大宋幫助角廝羅在青塘站穩腳跟,大宋與青塘之間產生了一種天然的信任,以當時的情況,大宋能抽調兵力援助青塘,說是掏心掏肺的情義也不爲過。

現在的大宋拿下了燕雲故地,山河一統之時又遷都北上,強盛的同時並沒有忘記他的曾經藩屬,青塘是大宋最大的合作伙伴,趙禎對待角廝羅的態度極爲友好,甚至會在國書中稱之爲遠在青塘的兄弟。

能把一個贊普的後裔當作兄弟一般對待的中原皇帝,趙禎的態度給了角廝羅很大的感動,雖然他也知道,大宋皇帝趙禎是在利用青塘吐番牽制西夏,但自己情願被他利用。

說實話,自從大宋開始扶持青塘吐番之後,他們的生活比以前好上了許多,貧窮,飢餓,疾病,困苦,等等這些青塘人已經習慣了的東西正在遠離,一種從所未有的繁榮正在逐漸靠近,事實上,青塘人已經過上了原本不敢奢望的生活。

自從吐番最後一位贊普達瑪死後,吐番便陷入混亂,而現在的吐蕃早已分崩離析,處在宗室戰爭、軍閥割據的內亂之中,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

吐蕃人有尊崇貴族的傳統,也有着藏族佛教的情節,於是被奉爲佛的化身的唃廝囉在河湟吐蕃人中有巨大的魅力。

角廝羅在大宋的幫助下修繕了宗哥城,使他成爲青塘土地上的一座聖城,也成爲吐番人心中的歸宿,堪比吐蕃人的真正聖城——邏些,也就是後世的拉薩。

角廝羅的最大夢想並不是入主中原,也不是佔領西夏,而是重整吐番部落,建立和自己祖先松贊干布一樣強大的吐番王朝,但誰知道大宋皇帝居然支持自己建立王朝的計劃,非但如此還特意派人來,希望與自己見上一面,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讓角廝羅懷疑自己在做夢。

作爲迴應,角廝羅立刻答應與蘇洵前往大宋的北京城,投靠過來的回鶻等小國國王也聞訊趕來,大宋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唯一的靠山,如果角廝羅能面見大宋皇帝,那自己也有機會,但顯然這次趙禎接見的只有角廝羅。

蘇洵作爲趙禎的特使,拒絕了其他小國的求見,只允許角廝羅前往大宋,但他也好言安慰了一下這些回鶻的首領們,讓他們安心在青塘發展,大宋會同樣照顧他們,這才使得他們安心不少。

大宋爲角廝羅提供了特製的馬車,心思在公路上的平穩讓他大爲驚訝,一路上看到的繁榮更是讓他驚爲天人,沒想到中原已經強盛到了如此地步,也明白了爲何與大宋通商之後,青塘的生活開始便好的原因。

大宋越是強大的角廝羅便越是放心,因爲在他看來,如此強大的中原王朝根本就不會對青塘,來自整個吐蕃有窺伺之心,畢竟一般的中原人上了吐蕃之後便呼吸不暢,習慣不了高原的氣候。

角廝羅一路上見識了太多的繁華與瑰麗,但這些都不能與大宋的國都相提並論,即便是還沒到北京城,單單是看着雄偉的城牆,高聳的塔樓,闕樓便讓他瞠目結舌,甚至渾身戰慄。

他終於見識到了中原王朝的可怕,與這座帝都相比,自己的宗哥城就好似小小的院落一般,不能相提並論。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