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

今年的冬天奇寒,大宋的北方多地出現強大的暴風雪數日不停,即便是在南方也出現了湖面冰封,耐寒植物凍死的景象,這在往年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上了年歲的老人都說從未遇到過這種景象。

顯然天氣開始逐漸變得寒冷起來,趙禎覺得自己的記憶沒有錯,歷史上宋朝時確實出現了小冰河時期,這也是洪武皇帝開創朝代冰河時期開始的前奏。

就連溫暖如春,四季怡人的杭州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雪,大宋多地出現凍死人的情況,飢餓在這時已經不是百姓所要面對的直接問題,寒冷一樣可以要了人命!

趙禎從賀蘭雪牀上起來,伸了個懶腰猛然把門打開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這是他多年的習慣,造成的空氣最是新鮮,但今天他卻飛快的把們關上,剛剛的一口涼氣差點沒讓他背過氣去。

賀蘭雪從溫暖的被窩中鑽出來,一邊捋着趙禎的胸口一邊道:“官家,冬日裡的寒氣最是侵體,莫要傷了身子,臣妾給您更衣後,您再出去便是。”

賀蘭雪顯然是經過皇后培訓的,一身通天冠服理的是整整齊齊有板有眼,趙禎只需展開雙臂即可,剩下的便是她在穿衣,冬日裡的通天冠服是由絲綿所做保暖防寒的同時,重量也不大,穿在身上頗爲妥帖。

看着眼前美人半遮半露的樣子,趙禎拍了一下她的翹臀笑着說道:“回去歇着吧!朕上朝去了!若是閒來無事,大可去與後宮的那幾位聊聊,省的在這裡顯得孤寂。”

賀蘭雪靈動的大眼睛轉了轉,微微點頭道:“臣妾謹遵陛下旨意……”

趙禎邁步離開,昨夜的奏疏已經使得他非常擔心今年冬天對遼朝的影響,沒錯就是對遼朝的影響,大宋的地域和遼朝一樣廣闊,但區別在於大宋更靠近南方,糧食不成問題。

但遼朝不同,雖然遼朝地域也是廣闊,但卻都是北方土地,這意味着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更加強大的寒流挑戰,而在這一點上,他們應對災難的能力又很坑,雖然過慣了苦日子,但是災難卻完全不同這場嚴寒甚至會促使女真人變得瘋狂起來。

趙禎擔心遼朝,其實就是在擔心大宋,北方遊牧民族在受到寒冷的逼迫,定然會向南前進,這種侵略是必須的,因爲他們待在北方就會被凍死。

別說什麼北方人比南方人抗凍,人的身體構造差不多,只是長期生活在北方已經適應了北方的氣候而已,真要是在戶外三五個時辰,誰都扛不住,當然不算那些身體異於常人的特殊人士……

與其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凍死,餓死,還不如用這條命拼出一條出路來,或是最不濟,爲子孫後代甚至宗族拼出一條血路來!

所以這不光是遼朝,女真的天災,也是大宋即將面對的一場全新的挑戰。

趙禎知曉被逼到絕路的人的可怕,他們爲了生存,爲了血脈的延續,就必須以生命爲代價去換取未來,而最直接的手段便是戰爭,侵略以及殺戮。

這是冷兵器時代,這是封建王朝,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去應對災難,自己這邊生存不下去,那便向適合生存的地方進攻,換做是趙禎也會如此,他也確實這麼幹了。

當初用兵南海也是出於利益的考量,看,面對巨大的誘惑,趙禎都不能把持,何況是面對災難的遼人女真人?

趙禎在上朝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下旨樞密院,以最快的速度從西夏撤兵,並且要悄悄的撤兵,趙禎下了嚴旨,所有撤退回來的士兵不允許凱旋歸城,只能在年關之前回家探親,在年關快要到來的時候再次回到軍中。

趙禎不會吝嗇賞賜,犒勞三軍的財物即便是搬空了他的內藏庫也在所不惜,並且下旨三司,務必把犒賞調配到軍中,若是有一點貪沒,無論是誰一律流放沙門島。

當年太宗犯的錯誤趙禎絕不會再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如此方能整頓三軍。

滿殿的朝臣都不理解爲何官家如此急促,要知道這邊纔剛剛批了党項人內遷的費用,那邊又要犒賞三軍,即便是對大宋來說也是一次雙重打擊,不亞於雪上加霜。

在朝臣們看來,即便是用的皇帝的內藏庫也是奢費,因爲內藏庫在朝臣們眼中也是屬於大宋的……算是半個公帑,豈能隨便官家調用?

當然趙禎有足夠的藉口,而且當年太宗的錯誤可是遺留了一個大隱患,所有人都知道那一出窩囊事,朝臣們自然是有心也無力阻止趙禎調用內藏庫的錢財用度。

否則一旦傳出去,他們這位輔弼之臣的名聲可都毀了,再說他們這些文臣也是有功的,不能因爲官家犒賞三軍之事,把自己身上的功勞給磨滅了不是?

最後,包拯還是無奈的同意了皇帝犒賞三軍的旨意,並調用內藏庫的錢財充之。

只不過龐籍在留身奏事的時候多嘴問了一句:“不知官家一邊是犒賞三軍,一邊又是調兵回朝,這是何用意?”

趙禎瞧着他好奇的模樣,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朕擔心北方之穩固,今冬奇寒,遼人,女真人的日子都不好過,餓狼被逼急了該如何?”

龐籍和包拯兩人猛然一驚,文德殿之中只有他們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難怪官家如此急慌的要調兵回來,並且還是秘密調兵,顯然是爲了防備北方。

兩人雖然都是文臣,可要說在兵事上還是略知一二,再加上這兩年在朝中歷練,瞬間就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這是在防備遼人南下,以往大宋連年都有這樣的經驗,冬日裡每當遼人生活緊迫之時,便會派出遊騎兵前來騷擾,或是掠奪糧食,或是掠奪財物。

現在大宋佔據燕雲,北方有了屏障之後,遼人有所收斂,但越是勒緊遼人的脖子,遼人在這個冬天的掙扎越會更加厲害!

而且兩人更加擔心的是,以往帝都京畿遠在東京汴梁,如今可非同一般,大宋的都城就在燕雲之地,不光如此,大宋的百姓更是有不少往來於北平府以及大同府,現在的燕雲一旦有失……

兩人幾乎不敢想象那如地獄般的場景,大殿中雖然燒了碳盆溫暖如春,可兩人卻覺得刺骨的寒冷,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朝服……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