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

讀史書的意義就在於避免錯誤,避免前人的錯誤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重要保障,但要想真正做到避免犯下前人的錯誤其實很難。

雖說有現成的經驗放在面前,但人的慾望和大意總會不斷的累積起來,最後出現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縱觀漢家王朝皆是如此,趙禎作爲大宋的君王也不能例外,他也是漢家君王,是漢家王朝的統治者,雖然有着“前後眼”,但也無法避免自己會犯錯。

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即便是聖賢也會犯錯的,他們犯下的錯誤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影響。

蔡伯俙不理解官家爲何會誇讚隋煬帝,一本唐人編篡的《隋書》官家前前後後看了十遍不止,每一次都能有全新的評價和感悟。

“官家,世人多贊唐而貶隋,您爲何要誇讚隋煬帝?”

趙禎把手中的《隋書》遞給三才吹乾上面的墨跡笑道:“你覺得這《隋書》中所載的隋煬帝是真的隋煬帝嗎?”

蔡伯俙張了張嘴便不再說話,隋煬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歷史已經有了定論,但官家這麼說必定有其中的道理。

“在朝堂上混跡了這麼多年,也應該知道什麼是國之所需,唐伐隋,必然是隋朝無道,但隋煬帝的眼光和大局觀卻是極爲獨到的,史書可不能這麼讀。”

蔡伯俙連連擺手道:“官家這話臣下可就不敢附和了,您是官家,眼光當然獨到,我等都是凡夫俗子,看待問題也就自然要遵守“規則”……”

趙禎嗤之以鼻,蔡伯俙就是這般的謹小慎微,個性如此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若是和歐陽修一起商討,他必然是會支持自己這一說法的。

來帶成都府必然是要吃上一頓地地道道的蜀中美食的,得益於辣椒的引進,天府之國的成都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當然在此之前他們也有,茱萸這種辣辣的苦苦的東西就在這裡誕生的。

有了辣椒的添彩,趙禎的這頓川菜吃的是酣暢淋漓,四川多山多雨,氣候潮溼,而辣椒這東西彷彿是專爲四川人打造的,成都成作爲四川的首府,自然是少不得辣椒。

川菜不光在四川和成都府廣受歡迎,在大宋的其他地方同樣如此,人是追求刺激的動物,這種辣和麻的味道不斷的刺激着人們的味蕾,使人慾罷不能。

走出四川路的川菜在大宋頗受歡迎,蜀中的商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大宋的其他地方開辦一個腳店甚至是正店,因爲川菜館的生意實在是太好了。

別小看大宋的“餐飲業”,即便是響噹噹的蔡記也是從餐飲開始做起,最後成爲大宋首屈一指的頂級商號,雖然趙禎在背後起到了推不阻攔的作用,但蔡記本身依舊是依靠着餐飲起家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不要小看這個行業,民以食爲天,人類可以從食物中得到最簡單的幸福感,這是最容易滿足的“慾望”否則怎麼會叫口腹之慾?

“餐飲”已經成爲大宋經濟的重要的一部分,成本低,收益高,風險較小,只要裡有過人的技術,或是獨家秘方,就能賺的盆滿鉢滿。

不光爲大宋提供了消費基礎,還增加了大量的工作機會,這也成爲朝廷加強民生的重要手段,即便是三司也在上奏,請求稍稍減免一些餐飲的稅收以鼓勵整個行業。

宋人現在明白了一個問題,增加朝廷的稅收不是僅靠多收稅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更多的產業,一個產業的蓬勃發展之下,即便是稅率稍稍降低,也能通過數量來彌補甚至是超越。

在成都府稍稍逗留了一段時間,趙禎便在蔡伯俙和三才的催促下上路了,四川路的地形實在是沒有辦法鋪設鐵路,唯一的辦法就是走蜀道。

幸好大宋已經在四川路重修了蜀道,走起來雖然是無法和平原相比,但至少比以前要通暢的多。

何況皇駕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會遇到擁堵的問題,皇駕以及回朝軍隊的探馬在前面不斷的警示,所有車隊商人都要必讓皇駕。

只要是宋人,無論是誰都會恭恭敬敬的把主路讓出來以方便皇駕的通行。

趙禎坐在馬車中翻閱着歐陽修編篡《五代史》的手稿,手邊放着的是另一版由薛居正編篡的《五代史》。

雖然兩本都是五代史,但後者的政治意義要遠大於史實記載的意義,大宋的建立也就意味着五代的終結,薛居正是奉了太祖詔令編篡的五代史,編修的內容多是直接參照五代各朝的實錄而成。

這段歷史實在太過複雜,並且外族極多,五代史可以說是漢家王朝中最難編篡的歷史,單單收集各朝的實錄便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情。

從朱溫代唐稱帝到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區相繼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過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周邊地區還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項、南詔、于闐、東丹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便是五代十國。

一般人連時間順序或是王朝更替都弄不明白,編修的史官更是要詳細的查閱實錄,並且把其中相通的部份串聯起來。

只可惜五代十國太過複雜,即便是薛居正主持編篡,大量文臣同修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相比其他的史書還是相去甚遠。

於是乎歐陽修這位大文豪便有了自己的想法,獨自編修《五代史》,因爲在他看來大宋滅了西夏,亡了遼朝,收服了倭國,吞併了大理,攻伐了吐蕃,這些偉岸的功績必須要有一本《史書》記載,但大宋國朝鼎盛無法編修本朝史,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重修《五代史》的同時,把這些被大宋滅掉的王朝加進去。

由於工程浩大,實錄衆多,沒有朝臣願意放下自己的本職工作參加,畢竟史官多是兼任,雖然能在史書上留下清名,但實在是太累了些,按他歐陽修的想法,便是到死怕是都修不完這《五代史》。

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
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