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

突如其來的聲音和冷酷無情的話讓安靜的朝堂炸開了鍋,趙禎皺眉望去,一個從六品的官員出班侃侃而談:“蔡伯俙之言其心可誅,四民之論乃是天地綱常,豈能一視同仁?如此一來豈不是沒了上下尊卑?試問沒了尊卑禮法,我大宋禮制何在!”

這番言論瞬間得到了羣臣的贊同。

沒錯,士農工商,士人排在最前面就是因爲他們所倡導的儒家四民論,如果官家真的採納了蔡伯俙的理論,那士大夫的特權就會消失。

既然士農工商一律平等,是否要把士大夫享有的特權也均分給其他三民?

無論是什麼人在關係到切身利益的時候都不會坐視不管,本打算回去上疏的杜衍出班附和道:“董御史所言甚是,我大宋以孝以禮治天下,四民同列豈不是無禮而治下?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文武百官彷彿約好了一般同時出班啓奏,兩府的相公們見了微微皺眉,但是這時候卻不能再沉默不語了。

王曾,魯宗道二人對視一眼微微搖頭跟隨着出班附和,剩下的相公們見狀也只能隨大流了,畢竟誰也不想得罪所有的同僚,丁謂不想,夏竦也不想……

趙禎的計劃還是落空了,但這也在他的預想之中,現在就提高商人和匠人的地位確實爲時尚早,可今天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最少讓四民平等的說法出現在了大宋。

趙禎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商人和工匠的地位得到提高,早晚有一天四民平等的局面會出現。

清了清嗓子,趙禎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准奏,四民者依舊是士農工商,大宋的所有百姓都要劃歸其列,和尚與道士暫且不算四民,道門由戶部挑選精通道學之人與道門掌教玄玄子共同管理,佛門劃歸方外之人按照化外之民管束,夏竦朕聽說你擅長佛理,不如你選人才組建昭玄寺專門管理佛門事物,包括稅收,勞役和度牒考覈!”

夏竦想都不想的便出班道:“臣遵旨!”

王曾豈能不知這是陛下最後的底線,對丁謂使了個眼色,兩人便齊齊的出班道:“陛下聖明!”

剩下的羣臣自然跟着附和,誰也不好一而再的反對官家。

趙禎其實做好了兩手準備,要麼四民論被朝臣所接受,這樣對付起佛道兩門便輕鬆的無以復加,要麼捨棄四民論,再提出道門和佛門不算在四民之列的話,這樣誰還好反對?

一個是達到目標,一個是超出目標,對趙禎來說都是進步沒有損失。

唯一倒黴的就是佛門……還有作爲出頭鳥的蔡伯俙。

趙禎擬定的昭玄寺,是重開北朝舊例,這其中的寓意不少人都知曉。

北魏太武帝時發生毀佛法難,繼之文成帝則下詔復興佛教開設昭玄寺。

可大宋的昭玄寺定然是與北朝的不同,文成帝是爲了復興佛教纔開設昭玄寺的,而官家怕是爲了打壓佛教才重新開設。

官家對待道門和佛門的態度完全不同,一個是掌教和官員配合管理,一個是身爲參知政事的夏竦自行挑選官員管理。

兩者之間的區別高下立見,誰不知道夏竦的手段?他雖然政績斐然,但卻不擇手段,襄州大飢,身爲知州的他爲了籌集糧食賑濟災民,不惜威脅並強收大戶人家裡的糧食,導致許多大戶人家被被饑民衝擊死傷慘重。

但他畢竟是救活了數十萬的饑民,這也使得朝廷不好隨意處置他,雖然是好事,可手段過重。

更讓衆人所不齒的是他夏竦爲了向上爬不惜做牆頭草,爲朝中官員所厭惡,可這一切在趙禎眼中卻是一個辦實事,背黑鍋的好手下否則也不會給他參知政事的位置。

隨時用隨時取再好不過,反正他夏竦的名聲本就不好,甚至連丁謂都不如。

夏竦這個人的好處也是毋庸置疑的,玲瓏心的他總是能揣摩出趙禎的意圖,在道門和佛門的待遇上夏竦就能看出其中的意爲,那就想盡辦法壓制佛門便是。

朝會終於還是結束了,衆人各懷心思的離開,這次的朝會結果怕是有不少人期待。

剛剛散朝回到後殿的趙禎肚子有些餓了,正準備去後苑用膳的他卻被三才手中的奏摺吸引:“這是誰的奏疏?”

“啓稟官家,這是蔡小子的,不知何故散朝的時候攔下奴婢,非要讓奴婢把這奏疏上呈官家嘞!”

趙禎摸了啥也沒有的下巴:“這小子不是有專奏之權嗎?爲何還要找你捎帶……殺才!”

隨着趙禎話風一變,三才就知道蔡伯俙這小子又向官家要東西了,也不知這次要的是什麼,居然讓官家如此惱怒。

“你現在就去告訴蔡伯俙,朕絕對不會把高度酒的釀造權給他,想都別想,已經要去了軍糧的生意,現在又打起白酒的主意,這兔崽子真是貪得無厭!”

三才苦笑着說道:“官家,這蔡記就是您的呀,蔡伯俙釀酒也是在爲官家您掙錢不是?”

“你懂什麼,朕說不行就是不行!”

沒辦法,白酒的釀造消耗的糧食是普通酒水的數倍有餘,現在大宋的糧食產量本就不是很高,而起興辦的工廠搶走了一部分的農人。

如果蔡伯俙在大規模的釀造白酒,不光會消耗巨大的糧食,還會引起其他商賈的跟風,到時間糧食的問題鐵定要放在自己的案頭!

三才小跑着攔下了正準備回家的蔡伯俙,他最近在小貨行街買了一個院子,有山有水不說,連亭臺樓榭都是江南韻味,更重要的是距離東華門很近,公主出了東華門就到了……

“蔡家小子你站住!官家有旨意給你!”

“三才大官,這種事情還要勞煩您親自跑一趟,讓陳彤傳旨不就行了嗎?”

三才陰笑這走向蔡伯俙,猛然伸手給了他一個暴慄,在慘叫聲中冷哼道:“當然是奴婢來了,陳彤敢這樣敲打你嗎?”

“好好說話就是了,非要和官家似得打人幹甚!”

瞧着蔡伯俙的委屈樣,三才笑道:“這是官家賞你的!下面是官家的原話:蔡伯俙你要是還敢打白酒的注意,朕一定將你扒光了掉在東京城的城牆上!”

蔡伯俙失望的垂頭喪氣道:“臣遵旨……”

三才微笑着看着他離開,這小子雖是聰慧過人,可大局觀如何能比得上官家,官家看到的是大規模釀酒會給大宋帶來的壞處和影響,而這小子就看見了眼前的利潤。

後苑之中的水榭上,趙禎揶揄的看着妹妹:“你這是和朕生哪門子的氣,朕還沒怎麼爲難他呢,你就來興師問罪?”

王語嫣笑道:“好了!你把話和她講清楚,妙元還能不明事理嗎?”

“這丫頭,還沒嫁出去就胳膊肘向外拐,朕要是尚嫁蔡伯俙還不知什麼樣子嘞!”

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
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