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

這種嚴苛到了極點的法子是張儉想出來的,他早已發現,遼宋之間的情報完全不對等。

大宋的情報永遠都要快遼朝一步甚至是許多步,這讓遼朝一直處在吃虧的地方,爲此,張儉上疏蕭撻裡,要求直接封鎖上京城,即便是城中的探知得知了情報也無法送出去。

城門落鎖,四門緊閉,城中的守軍不單單看守城門和城牆,駐紮在城外的守軍更是要派出遊騎四處巡邏,每天十二個時辰的每一刻鐘都不能落下。

這樣一來有效的阻止了大宋黑手向國內傳遞消息,張儉和蕭惠兩人私下見面,早已商定好,萬萬要把太后臨朝稱制的消息封鎖在上京城之中,所有對外的聖旨依舊採用耶律洪基的名義,玉璽,神寶都不會變。

對於中京道的戰事,蕭撻裡處理的也是相當迅速,蕭惠挑選的良將都是契丹貴族中的佼佼者,勇武過人不說也是頗爲精明之輩,蕭撻裡對人才的選拔和耶律洪基完全不同,她只會挑選有才能者,而不會去管他是否是忠於自己,支持自己的。

即便是死心塌地忠於自己的無能之輩,用之又有何用?

這一次蕭撻裡對這些契丹貴族將軍們的挑選還打破了一個傳統的觀念,年齡。

即便是在遼朝也是按照論資排輩來的,武將尤其是這樣,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遇到的難題也就越多,面對困境的時候也愈發的從容。

但蕭撻裡打破了這一觀念,大量的採用年輕的將領充任其中,她深知國家的未來不在張儉和蕭惠這樣的老人身上,而是在一代有一代的年輕人身上,這一點上大宋做的要好得多。

蕭撻裡一身天子服飾站在宣政殿的殿門口,高高的臺階之上可以俯瞰整個上京城,此刻的宣政殿早已空無一人,只有哲呼魯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不敢說話。

“你說現在大宋的皇帝是不是也在和我一樣把目光望向中京道,也在思考中京道的危局該如何破解?”

哲呼魯不知道太后是在和他說話還是在自言自語,只能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觀望,而此時也不知是在回答自己還是在繼續說話,蕭撻裡再次開口道:“趙禎,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和我大遼不死不休嗎?那爲何又不傾盡國力與我一戰?莫不是真以爲能蠶食掉我大遼?”

輕蔑的笑了笑,蕭撻裡走下了高高的臺階,她其實早就知道趙禎的打算,也知道大宋的打算,這麼多年來即便是他趙禎小心翼翼的,但這麼長的時間也實在太明顯了些。

先是燕雲,然後是西夏,倭國,遼東,以至於高麗這段時間和大宋之間的苟且她也都知曉,若不是因爲耶律洪基坐在帝王之位上,蕭撻裡早就開始了反擊,但向在看來還不晚。

耶律洪基雖然是自己的兒子,但他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人選,上天是公平的,給了他帝王之位,卻沒給他坐穩這個位置的能力。

蕭撻裡並非是享受這個類似於帝王的權利,她只是爲了大遼,爲了大遼的未來,現在再進行培養已經晚了,還不如一切都由自己裁決來的快捷。

南方的中京道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但蕭撻裡相信,上京城的援軍一旦抵達,便可最快速度的平定叛亂,中京道原本就駐紮有守軍,他們只不過是因爲擔憂而固守城池。

在蕭撻裡看來,大宋北伐的軍隊一路上都是以東進爲主,沿海而行,顯然這是奔着遼東而去的,他趙禎此次北伐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打通遼東!

自己怎麼會讓他得逞?

而中京道所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大宋挑起的,爲的是擾亂大遼的目光,很可惜,自己並不是昏庸無能之輩,眼下的情形剛好說明了一切,這只不過是個小把戲,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在其中!

也不能怪他趙禎不機警,知道今天自己才忽然發現,大宋已經把手伸到了大遼的後方,不過這對大遼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大宋此戰的重點蕭撻裡已經猜到,定然是遼東與中京道連接的咽喉之地,東京遼陽府!

“既然你趙禎爲了奪取遼陽府在中京道搞了這麼多的小手段,那本宮就好好的招待你一番,也不枉你挖空心思的演戲!中京道我已經派人收拾了,你可要拿下東京道來,如此才能幫上我大遼的忙!”

哲呼魯完全聽不懂太后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既然知曉宋人的目標是東京遼陽府,爲何不派大軍前去增援?經過蕭撻裡的自言自語,哲呼魯算是明白了,原來中京道如此鬧騰是因爲宋人在故意演戲?!

他哪裡知道,趙禎的計謀被蕭撻裡識破的同時,蕭撻裡也想出了反擊的計策,一個使大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計策………

蕭撻裡是女人,她的計策也如同女子的那般溫婉,但卻又是那麼的大膽,彷彿大遼便是哪待字閨中的妙齡女子,而大宋卻是在辛勤的織着出嫁的衣服…………

遼朝的東京道是什麼模樣蕭撻裡再清楚不過,雖然東京遼陽府繁華異常,但在往北去,在女真的土地上便是相當的不堪,如今宋人在遼東經營,把那片極寒之地經營的是風生水起蕭撻裡怎能不眼紅?

宋人既然想打通北平府和遼東之間的陸路,那就來好了,以爲自己看不出來?待宋人攻伐到了遼陽府之時,大遼便要在這裡和宋人舉國一戰!

若是勝了,不單單奪回失土,連帶繁華的遼東也落入大遼的手中,大遼需要從大宋的手中獲得一場勝利,大宋軍中先進的軍械,契丹人早已垂涎三尺,一場勝利能爲大遼帶來的好處實在太多。

原本以大宋進攻的目標乃是中京道大定府,現在看來完全不是如此!但這並不影響蕭撻裡的計劃,地點改在東京遼陽府對大遼更加的有利,如此一來宋軍的戰線拉得更長,而大遼卻可南北擊之!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