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

這種嚴苛到了極點的法子是張儉想出來的,他早已發現,遼宋之間的情報完全不對等。

大宋的情報永遠都要快遼朝一步甚至是許多步,這讓遼朝一直處在吃虧的地方,爲此,張儉上疏蕭撻裡,要求直接封鎖上京城,即便是城中的探知得知了情報也無法送出去。

城門落鎖,四門緊閉,城中的守軍不單單看守城門和城牆,駐紮在城外的守軍更是要派出遊騎四處巡邏,每天十二個時辰的每一刻鐘都不能落下。

這樣一來有效的阻止了大宋黑手向國內傳遞消息,張儉和蕭惠兩人私下見面,早已商定好,萬萬要把太后臨朝稱制的消息封鎖在上京城之中,所有對外的聖旨依舊採用耶律洪基的名義,玉璽,神寶都不會變。

對於中京道的戰事,蕭撻裡處理的也是相當迅速,蕭惠挑選的良將都是契丹貴族中的佼佼者,勇武過人不說也是頗爲精明之輩,蕭撻裡對人才的選拔和耶律洪基完全不同,她只會挑選有才能者,而不會去管他是否是忠於自己,支持自己的。

即便是死心塌地忠於自己的無能之輩,用之又有何用?

這一次蕭撻裡對這些契丹貴族將軍們的挑選還打破了一個傳統的觀念,年齡。

即便是在遼朝也是按照論資排輩來的,武將尤其是這樣,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遇到的難題也就越多,面對困境的時候也愈發的從容。

但蕭撻裡打破了這一觀念,大量的採用年輕的將領充任其中,她深知國家的未來不在張儉和蕭惠這樣的老人身上,而是在一代有一代的年輕人身上,這一點上大宋做的要好得多。

蕭撻裡一身天子服飾站在宣政殿的殿門口,高高的臺階之上可以俯瞰整個上京城,此刻的宣政殿早已空無一人,只有哲呼魯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不敢說話。

“你說現在大宋的皇帝是不是也在和我一樣把目光望向中京道,也在思考中京道的危局該如何破解?”

哲呼魯不知道太后是在和他說話還是在自言自語,只能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觀望,而此時也不知是在回答自己還是在繼續說話,蕭撻裡再次開口道:“趙禎,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和我大遼不死不休嗎?那爲何又不傾盡國力與我一戰?莫不是真以爲能蠶食掉我大遼?”

輕蔑的笑了笑,蕭撻裡走下了高高的臺階,她其實早就知道趙禎的打算,也知道大宋的打算,這麼多年來即便是他趙禎小心翼翼的,但這麼長的時間也實在太明顯了些。

先是燕雲,然後是西夏,倭國,遼東,以至於高麗這段時間和大宋之間的苟且她也都知曉,若不是因爲耶律洪基坐在帝王之位上,蕭撻裡早就開始了反擊,但向在看來還不晚。

耶律洪基雖然是自己的兒子,但他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人選,上天是公平的,給了他帝王之位,卻沒給他坐穩這個位置的能力。

蕭撻裡並非是享受這個類似於帝王的權利,她只是爲了大遼,爲了大遼的未來,現在再進行培養已經晚了,還不如一切都由自己裁決來的快捷。

南方的中京道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但蕭撻裡相信,上京城的援軍一旦抵達,便可最快速度的平定叛亂,中京道原本就駐紮有守軍,他們只不過是因爲擔憂而固守城池。

在蕭撻裡看來,大宋北伐的軍隊一路上都是以東進爲主,沿海而行,顯然這是奔着遼東而去的,他趙禎此次北伐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打通遼東!

自己怎麼會讓他得逞?

而中京道所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大宋挑起的,爲的是擾亂大遼的目光,很可惜,自己並不是昏庸無能之輩,眼下的情形剛好說明了一切,這只不過是個小把戲,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在其中!

也不能怪他趙禎不機警,知道今天自己才忽然發現,大宋已經把手伸到了大遼的後方,不過這對大遼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大宋此戰的重點蕭撻裡已經猜到,定然是遼東與中京道連接的咽喉之地,東京遼陽府!

“既然你趙禎爲了奪取遼陽府在中京道搞了這麼多的小手段,那本宮就好好的招待你一番,也不枉你挖空心思的演戲!中京道我已經派人收拾了,你可要拿下東京道來,如此才能幫上我大遼的忙!”

哲呼魯完全聽不懂太后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既然知曉宋人的目標是東京遼陽府,爲何不派大軍前去增援?經過蕭撻裡的自言自語,哲呼魯算是明白了,原來中京道如此鬧騰是因爲宋人在故意演戲?!

他哪裡知道,趙禎的計謀被蕭撻裡識破的同時,蕭撻裡也想出了反擊的計策,一個使大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計策………

蕭撻裡是女人,她的計策也如同女子的那般溫婉,但卻又是那麼的大膽,彷彿大遼便是哪待字閨中的妙齡女子,而大宋卻是在辛勤的織着出嫁的衣服…………

遼朝的東京道是什麼模樣蕭撻裡再清楚不過,雖然東京遼陽府繁華異常,但在往北去,在女真的土地上便是相當的不堪,如今宋人在遼東經營,把那片極寒之地經營的是風生水起蕭撻裡怎能不眼紅?

宋人既然想打通北平府和遼東之間的陸路,那就來好了,以爲自己看不出來?待宋人攻伐到了遼陽府之時,大遼便要在這裡和宋人舉國一戰!

若是勝了,不單單奪回失土,連帶繁華的遼東也落入大遼的手中,大遼需要從大宋的手中獲得一場勝利,大宋軍中先進的軍械,契丹人早已垂涎三尺,一場勝利能爲大遼帶來的好處實在太多。

原本以大宋進攻的目標乃是中京道大定府,現在看來完全不是如此!但這並不影響蕭撻裡的計劃,地點改在東京遼陽府對大遼更加的有利,如此一來宋軍的戰線拉得更長,而大遼卻可南北擊之!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