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

無論是趙昀還是趙仁都在謀劃着羅馬帝國,這種謀劃是爲了更好的在西方站穩腳跟。

亨利四世對真神教的迴應非常強烈,雙方之間是一種極爲牢固的聯盟狀態,當然互惠互利誰都需要對方。

所以當雷特抵達施派爾的時候,受到了亨利四世的隆重迎接,幾乎整個法蘭克尼亞王朝的軍隊全部抵達。

他們以最神聖的禮節迎接了這位真神教的大主教,同時也向遠在耶路撒冷的神的使者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真神教雖然是一個新興的宗教,但發展之快,速度之驚人,實在是令亨利四世所驚訝,他現在需要藉助真神教的力量,同時也需要藉助大宋的力量。

想要統一整個神聖羅馬帝國,那就要付出許多東西,即便是和魔鬼做交易,亨利四世也認下了。

當然在他看來,趙仁,趙旭,甚至那位東方強大存在趙禎比魔鬼還要可怕。

雷特不光來給亨利四世加冕,還給他帶來了禮物,一件來自東方帝國贈送的皇冠,金色的宦官上是潔淨無暇的璀璨寶石,每一顆都有雞蛋大小。

當皇冠被舉起來的那一刻,在場的人無不驚歎這件寶物的精美,在陽光下,特殊角度打磨出的玻璃散發出璀璨的光芒,帶上皇冠的亨利四世顯得尤其神聖。

在場之人看見了如同眼淚一般的模樣,忍不住驚呼:“這是天使的眼淚啊!”

於是這頂皇冠便有了傳奇一般的色彩,天使之淚皇冠也成爲羅馬帝國至高無上君主的象徵,這次加冕使得真神教得到了羅馬帝國皇帝的肯定,也使得羅馬帝國皇帝得到了真神教的肯定。

信仰的力量再次左右了法蘭克尼亞王朝的命運,眼下亨利四世皇位的合法性毋庸置疑,真神教的一時無兩使得傳播速度驚人。

大量的基督教徒皈依真神教,而此時此刻的亨利四世也正式獲得皇帝的身份,他甚至不用去往羅馬加冕,也一樣獲得了基督教徒們的肯定。

因爲許多基督教徒轉變了信仰,在他們眼中基督教就是真神教,那信仰真神教又何嘗不可?

何況真神教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沒有基督教中的等級森嚴,沒有大量的錢財需要交納,沒有來自教廷的稅收和勞役,真神在上,這纔是他們需要的宗教啊!

亨利四世非常快的簽署了發令,遵真神教爲羅馬帝國的神聖宗教,尊真神爲真神,唯一神!

這眼一來矛盾瞬間被激發,羅馬教廷發出了駁斥,認爲真神並非上帝,而真神教同樣駁斥羅馬教廷,聲稱上帝就是真神!真神就是上帝!

基督教的信徒們很快便發現,真神教是對的,也是正確的,因爲基督教的教義中,真神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帝耶和華!

真神教承認上帝就是真神,那羅馬教廷反對真神教不是上帝,豈不就是再說上帝不是真神嗎?

這一點與羅馬教廷的教義相違背,一場大辯論在羅馬城展開,爲亨利四世加冕過的雷特身穿白袍,站在羅馬城中最的廣場上,一個人獨自與整個羅馬教廷的主教們辯論。

格里高利七世並沒有參與其中,他在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一旦教皇參與到辯論中,若是贏得了辯論還好,若是輸了辯論,最終只能徹底的認輸,承認真神教地位。

到那個時候,基督教一定會發生巨大的震動。

但這也是格里高利七世的失算,雷特在羅馬城的廣場上舌戰羅馬教廷的大主教們,因爲他自己就曾經是羅馬教廷的助理主教,他對羅馬教廷以及基督教非常的瞭解。

輕而易舉的就能駁斥那些大主教,紅衣主教,甚至是樞機主教。

這場辯論非常的精彩,雷特闡述了真神教的合理性,同時打擊了基督教的落後,謬誤,甚至是背叛上帝的地方。

廣場上一人對抗數十人的辯論並且立於不敗之地,這簡直讓基督教徒們瘋狂,這些堅定的基督教徒們開始相信,眼前這個白袍祭祀真的是上帝的使者。

否則他怎麼可能一個人對抗這麼多的高高在上的博學主教們呢?

其實沒人知道,雷特雖然是一個人,但在他的背後卻有一個更爲龐大的團隊,這些人不是旁人,正是大宋對西方宗教研究數十年的學者!

東方文明有着更爲可靠的邏輯,也有着更爲先進的哲學體系,各種各樣的奇謀源自於數千年文化的沉澱。

所以雷特總能抓住羅馬教廷主教們的口誤,或是錯處,甚至能從聖經中找出真神教的地位和證明。

於是當信心滿滿的格里高利七世,得知數十位大主教,紅衣主教,以及樞機主教在廣場輸給了雷特時,憤怒的掀翻了桌子。

他這位教皇缺席辯論成爲了被基督教徒們詬病的事情,因爲在他們看來,教皇應該帶領基督教走向勝利,而不是懦弱的躲在背後。

這場宗教界的大勝利被真神教以最強大的輿論力量宣傳,所有的真神教徒都知道該如何去說。

這是真神教的勝利,也是上帝站在他們這邊的結果。

事實上每當基督教針對他們一次,真神教便強大一次,他們不知道,這是東方文明的發展規律,也是大宋的發展規律,沒當他們消滅一個敵人便強大一分。

眼下在羅馬帝國,真神教的地位得到了迅速的提升,這是遠在耶路撒冷的趙仁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他的地位不同於基督教的教皇,他自己也不願成爲教皇,相反他的身份是神的使者,同時也是東方宋帝國的皇子。

他要讓所有人明白,以色列是他的封地,是屬於大宋的領土。

這一點至關重要,一旦成爲獨立的國家,一旦成爲****的國家,其中的弊端就會出現,眼下的羅馬帝國便是如此,政權和教權之間的爭奪,趙仁可不希望在自己封地上出現。

他現在已經開始打以色列王國的主意了,同時也在針對眼下的以色列制定出一套屬於東方的管理體制。

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
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