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

因爲朝廷並沒有佔領曲女城的傳聞出現,所以往來的商賈並不會在這裡常駐,他們只是嗅到了財富的氣味,早早的給大軍運送來必備的物品罷了。

還能落得一句好名聲,這樣的事情大宋商賈趨之若鶩,即便是回國之後也能說自己曾經是爲前線大軍提供物資的。

曲女城的商賈都不是傻子,眼看着大軍雖然駐紮在這裡,對曲女城的城防也進行了修繕,俺這只是簡單的修繕罷了,處理屍體是爲了避免爆發瘟疫,而消毒整個城池是怕大軍患上痢疾。

宋軍更多的是在掠奪這個城市中不能帶走的財富,或者說天竺人留下的不便攜帶的東西,地下藏着的黃金白銀,佛像身上的鍍金等等。

數量非常巨大,這些都會大宋曾經通商天竺的時候,天竺人從大宋或是西方賺到的,現在成爲大宋手中的財富。

商賈們樂意交換這些,軍中的戰利品是可以交換的,一部分是要收歸國庫,一部分自然可以用於交換。

大宋的軍隊向來都是不牴觸這些商賈的,這些人爲了掙錢,往往是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險前來戰場上運送軍中所需。

大軍的勝仗打的越大,這些商賈越高興,因爲如此一來他們可供賺取的差價也越多,這也是勞動所得的事情,一路上山高水遠不必打仗的危險要小。

所以軍中的將士往往最不偏見這些商賈,甚至希望他們能來,因爲大的商隊往往會幫助軍中的將士帶回書信。

出征在外,書信最爲重要,家書抵萬金的話誰都知道。

商賈們的到來受到了全軍上下的歡迎大量的物資得以交換,書信被一筐筐的裝進大箱之中,商賈們爲了取得將士們的信任,甚至願意在裝有書信的箱子上安一個吉祥鎖。

隨着商賈的到來,也就意味着波羅王朝基本上算是覆滅了,剩下的便是等待吳萬全和樑懷傳來好消息就行。

石元孫相信他們有能力剿滅那耶波羅的殘餘部隊,也有能力擒殺那耶波羅,眼下他最擔心的就是皇帝調他回朝的旨意下達。

因爲一旦現在回朝,也就意味着自己再也沒有消除污名的可能,即便是吳萬全和樑懷擒殺了那耶波羅那這功勞和自己也沒有任何干系。

怕什麼來什麼,很快皇帝的旨意就從雲南路傳來,而且是走的八百里加急金牌急腳遞。

三道金牌接連而至,內容全部是在斥責石元孫的擅作主張,以及他的貪功冒進,但即便如此石元孫在看過三道金牌的旨意內容後卻長舒一口氣。

三道旨意雖然滿是斥責,但卻沒有一道讓他撤回大宋的,也沒有一道實際意義上的嚴懲,最重的一條不過是說功過相抵罷了。

之前的功勞便是被抵去也沒甚的事情,只要石元孫指揮下的吳萬全和樑懷能擒殺那耶波羅,那滅國之功還是他石元孫的。

雖然明知這是官家安撫自己的手段,但石元孫依舊打心裡的感激趙禎,十八萬大軍在他手中沒有發揮到相應的作用,這本就是他自己的錯。

一騎傳令兵衝入曲女城,從他身上的特殊服飾就能看出他屬於吳萬全的親兵,而他的出現也意味着一件事,發現那耶波羅的蹤跡,而且兩軍交戰了。

…………………………

黑夜之中的樹林是恐怖的,尤其是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那耶波羅的精銳在樹林中折服下來,但耳朵卻高高的豎起。

真是該死,也不知宋軍是怎麼回事,居然如此精通密林中的作戰,短短的交鋒之下,那耶波羅的軍隊已經損失近千人。

好不容易甩掉了宋軍的追殺,卻很快又被咬上,宋軍彷彿是跗骨之蛆,難以甩掉,永遠的,不斷的在撕咬天竺的軍隊。

啊………………

淒厲的慘叫聲再次想起,象羣發出一陣又一陣的嘶鳴,樹木被撞擊的落葉紛紛,背上的騎手努力的控制也無濟於事。

象羣的躁動越來越厲害,不斷的有騎手從大象的背上掉下來被踩踏成碎肉,場面血腥極了,若不是在夜晚必定會嚇跑更多的人。

但即便如此,濃重的血腥味也讓人恐懼的汗毛戰慄。

黑夜是軍隊最大的敵人,也是最親密的朋友,這種僞裝就看誰更善於利用,眼下最要緊的是小心黑暗之中更多的箭矢。

那耶波羅的精銳只剩下不到三萬人,這些人雖不是各個彪悍,但也都是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人,那些高種姓的貴族也所剩不多,他們大多是在逃竄時掉隊了的。

只要是掉隊了,那就必然會被宋軍擒獲,眼下宋軍在密林之中的戰力非但沒有減弱,甚至還有所增長。

漆黑的森林中不斷的傳來蟲叫鳥鳴,讓原本寂靜的樹林更爲詭秘。

數百個身穿黑衣的士兵手持棘輪弩緩緩的上弦,原本棘輪每攪動一圈便會發出一聲機括的碰撞聲,但這些士兵手中的棘輪弩卻不會。

聲音是有,但卻等同於無,除非在很近的地方纔能聽見,稍遠一點都不會察覺。

待一聲尖銳的嘯聲傳出,無數的棘輪弩憤怒的攢射,飛蝗一般的在樹林中穿梭,沒入樹幹,大象,甚至是人體之中。

一瞬間的嘈雜過後,天竺人立刻大吼大叫,甚至向黑暗中射箭反擊,但剛剛還是飛箭如蝗的樹林早已是陷入安靜。

就像是從未有人出現過的一樣安靜,只能聽見箭矢射入樹木枝幹中的篤篤聲,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聲響。

恐懼在不斷的蔓延,黑暗的密林成爲天竺人的夢魘,世間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未知,不知到什麼時候宋軍會再次射出弩箭,哪知弩箭就會命中自己。

戰象已經開始發狂,不斷的踩踏着地上的篝火,使得篝火不斷的在叢林中飛濺,很快又一輪箭雨發散而至,密林中響起更多的慘叫聲。

天竺人已經開始趴在地上躲避箭雨了,有人很快把篝火熄滅,亮光在閃爍中逐漸消失,他們已經知道是這篝火給了自己勇氣,也給了宋軍射殺他們的機會。

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
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