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

八月十五的中秋節過後,東京城便成爲了學子的世界,從各州府軍監趕來的考生生生的快把東京城的客棧擠爆了,各州府的考試還好一些,畢竟人員分散,但省試只有在京城舉行。

今年來參加省試的人數由禮部統計完成送入宮中,趙禎躺在搖椅上享受薇拉的按摩,翻開三才呈上的奏摺差點把手中的建盞甩出去,在三才和薇拉驚訝的眼神中趙禎驚叫道:“怎麼這麼多?足足兩萬三千人!”

面對官家的驚訝,三才收起臉上吃驚的表情,笑眯眯的說道:“官家這話說的,難道不是人數越多越好嗎?這可是您的文治之功呢!太宗朝當年就有兩萬多人的省試。”

趙禎皺了皺眉頭,雖然太宗時期也曾經出現過兩萬多人的省試,那是因當年州縣缺官,大規模錄用士人,所以參加省試的舉人往往多達一、二萬人,可現在官員的人數已經臃腫到令人髮指的地步,還有這麼多人蔘加科舉,這就有些奇怪了。

何況這還是自己繼位以後第一次科舉,以每三年一次的速度舉辦科舉,這樣下去還了得?

萬人以上的科舉,獲得進士授官的最少也在一二百人,三年一次,十年便是三次,總共要錄取多少人?難怪要定下勘磨,這是在壓制基層官員的人數啊!

大殿的殿門被推開,陳彤抱着一打資料走了進來放在不遠處的御案上道:“啓稟官家,黑手送來情報。”

趙禎百無聊賴的問道:“關於什麼的?”

“宋寺卿說是關於今年科舉的。”

趙禎點了點頭:“拿來給朕瞧瞧,說不定答案就在裡面。”

薇拉輕靈的起身接過資料遞給趙禎又專心的給他按摩起來。

相比起禮部黑手的統計更加準確詳細,從各地而來的考生都有詳細的記載,明顯能看出之前受災的州府錄取人數偏多,這是在給當地的士子發福利呢!

即使獲得舉人身份也沒什麼用,只要不參加省試獲得進士出身一切都是白搭,下次參加科舉還是要重新考舉人,換句話來說舉人在宋朝是一次性的,相當於准考證。

而且這些士子也不光是衝着進士科來的,進士科是最難的一科,但兩府相公幾乎個個都是進士出身,也難怪士人把進士科稱爲宰相科。

在大宋科舉的路子和當官一樣,都是比較寬的,科舉考的科目很多,分爲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經、明法等科。

即使在進士科上不行,也能試試其他的科目,說不定就被主考官看上了,只要入了主考官的法眼,恭喜你,運氣來了!

而想當官卻不一定要參加科舉,門蔭補官,從軍補授,吏人出職,還有最噁心人的納粟攝官等等,但這些和科舉比起來卻相差甚遠。

文人清高,很少有走旁門左道的,即使當上官也會被同僚瞧不起,甚至得不到重用,一身庸庸碌碌下去,沒事的時候還會被當作替罪羊被牽出來溜溜……

趙禎手中的兩萬三千人就是奔着科舉去的,其中考取進士科的有一萬八千多人,這是生生要把貢院擠爆的節奏啊?!

還好黑手想到了對策,把這次科舉的地址放到夷山上的軍校中,那裡地方不光大,而且還能加強防衛,這爲趙禎解決掉了後顧之憂,其他幾科的考生就安排在禮部的貢院中剛剛好。

最後的話提讓趙禎感興趣起來,這便是反作弊!

作弊?對於趙禎這個後世人來說什麼樣的作弊手段他沒見過?

對付作弊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內外禁絕,有御前班直中禁軍把守的皇家軍事學院根本不用擔心內外互通的情況,接下來便是查處小抄這種簡單的事情,交給黑手保準一抓一個準。

這下鼠三又有事情做了……

在人們的期待中,九月十五的科舉之日到了,進士科的考生們驚訝的望着眼前和監獄似得考場,往年都是在禮部的貢院舉行的,沒想到今年居然是在夷山上的神秘軍校中舉行,一下子讓很多人慌了手腳。

大宋對科舉監考至嚴格是隋唐沒有的,即使你在寫好的試卷上留下和考官的記號也沒用,因爲不光要彌封,還要重新抄寫一份才能交給主考官。

這樣一來連筆跡什麼的都無法辨識,幾乎是沒了舞弊的可能,何況趙禎還是親點的魯宗道和宋綬主持考試,兩人選拔的也是朝中治學嚴謹的有名批卷官。

趙禎閒着無聊也來湊湊熱鬧,在軍校高高的塔樓上看着下面的考生接受檢查,鼠三帶着一幫黑手官員對每個進入考場的考生進行地毯式的檢查,一旁堆積如小山的紙條夾帶讓人咂舌。

看來作弊這條終南捷徑不是後世獨有,自大宋開始便有人鋌而走險了。

只要是被查出有夾帶的考生,一律取消應試資格,帶着沉重的枷鎖跪在一旁示衆。

很快鼠三預先留出的大竹筐就被堆滿了,不少人更是發現過不了這一關而早早的把小抄夾帶什麼的扔掉,但也有不少僥倖的人依然鋌而走險,於是鞋底上,夾衣內,髮簪上,冠帽中都成爲了鼠三重點檢查的對象,還有人被扒光上身鎖在原地的,身上用毛筆抄寫的五經全注,每每有人走過都會嫌棄的看上一眼,道一聲:“有辱斯文!”

趙禎站在塔樓上笑眯眯的看着這一切,鼠三真是監考人才啊!

悅耳的鐘聲響起,考場的大門被緩緩關閉,這軍校的大門和禁中一樣,在上面安裝有機括,關上容易,開啓卻很麻煩。

厚重的大門把內外隔絕成倆個世界,軍校的學生已經變成值勤人員,站在高高的圍牆上緊緊的盯着考試的士子,路上自有官員在巡考。

嚴密的監考之下,對考生的心理也是一種考驗,只有做到榮辱不驚,閒庭信步才能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

本是心情逾越的趙禎卻眼前這份急報給深深破壞,金牌急腳遞的奏報定然是十萬火急的。

泰州西溪瀕臨黃海之濱,唐時李承修築的舊海堤因年久失修,多處潰決,海潮倒灌、滷水充斥,淹沒良田、毀壞鹽竈,百姓苦難深重,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

趙禎的臉色變幻,一旁的薇拉小心的端過一碗蓮子羹,她知道每次趙禎生氣王語嫣都會端上一碗蓮子羹。

看着薇拉可憐兮兮的模樣,趙禎無奈的接過蓮子羹喝掉她才收起那副苦像。

“三才,把寇相公和王相公請來。”

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
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