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

趙禎自然被請進臨橫府的公衙,皇帝當然可以例外,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例外。

劉炳以最快的速度衝進府衙之中尋到了曾鞏,皇帝來了不出門迎接已經是不對,在明知面的來了之後還不出迎那就是罪過了。

曾鞏帶着臨橫府府衙之中的所有衙役刀筆吏,案牘史以及三班衙役束手而立,見趙禎進入府衙的正院齊齊的雙手相疊:“臣臨橫府知府事曾鞏率三班衙役及功曹參軍等拜見陛下!”

所謂的功曹參軍即功曹參軍事。

也可以叫做參軍或參軍事者,本參謀務軍之稱。晉始用之爲諸曹之長職名。晉元帝爲丞相時,府中設十三曹,均以參軍爲長,其西曹參軍實即功曹參軍。

唐惟王府、都督府有功曹參軍,諸州均稱司功參軍。唐牟後無此官名,但在大宋的臨橫府卻再次被啓用,至於原因乃是因爲上京城乃至整個臨橫府中契丹人還有不少。

在臨橫府府衙光有衙役可供調遣,還能調遣一部分駐軍,這些駐軍獨立於城防體系,而直屬知府事曾鞏調遣,這在一般的州府是沒有這般的。

所以臨橫府中也有功曹參軍一說,此乃專門維護臨橫府之地的穩定專門設立,意義非凡,所調之軍不再少數,總共十二個指揮,每個指揮四百五十人,共五千四百人。

這些人平時不顯山不漏水,全部被曾鞏分散到了臨橫府各處,無聲無息的徵用了空置的房舍,尋常都是以便裝出巡,一旦有警,可立刻着甲配弩,以最快的速度撲殺各州府中的動盪。

簡直如同後世的特警一般,高效,迅速,快捷,爲大宋控制臨橫府有着莫大的裨益!

趙禎看着每個城池之中的佈防圖忍不住拍案叫絕,隨意疑惑也來了:“這麼說來,臨橫府中也並非如一片祥和?”

曾鞏面色嚴肅的點頭道:“如陛下所說,臨橫府中並不安定,畢竟是我大宋百姓遷徙而至,原本便是此地的契丹和一部分漢人又雜而居之,其中的干戈不在少數,時而械鬥,時而明火執仗的砍殺。契丹人抱團,漢人羣聚,我宋人結社,三方之間互有爭鬥,從無停歇。”

隨着曾鞏的話,趙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本以爲可能會出現一些摩擦,但沒想到與北京路和京畿路完全不同,契丹人,契丹的漢人,遷徙的宋人,三方之間已經形成排斥,且勢同水火。

最讓人奇怪的是,契丹人和宋人對立也就算了,爲何契丹的漢人也是如此?他們和宋人本就是同源同種,都是地地道道的漢家百姓,怎麼反而不能相容?

曾鞏看出了趙禎的疑惑,苦笑着開口道:“微臣開始也不明白,爲何是三方都不相容,可一窺究竟之後才發現,契丹之漢人歸宋後,反而要求了更多。”

曾鞏想了想又道:“他們直言是歸義之人理應受到優待,況……況陛下又有詔書示下,他們便愈發覺得理所應當,惹得我大宋遷徙之百姓忿忿不平,怨念便由此始。”

趙禎點了點頭,世間最難填滿的就是人心,你對他好成了習慣就變成了理所當然,稍稍不如意便是反目成仇,升米恩鬥米仇說的便是如此。

“從今日起,凡聚衆鬧事者,一律撲殺,無論是契丹,宋人,還是歸附的漢人無有例外,亂世用重典,如今臨橫府剛剛歸於王化,不以雷霆手段如何整治宵小?”

從趙禎的話語中曾鞏便明白官家這是要殺雞儆猴,任何敢挑戰大宋朝廷權威的人都將受到懲罰,而且這懲罰要讓人覺得痛,痛到骨子裡!

“臣遵旨!”稍稍猶豫了一下曾鞏又道:“官家,其中也有我大宋百姓,是否一律撲殺?畢竟…………”

趙禎擺了擺手:“無礙,一同撲殺,爾等動手之前可警告爲先,若有不從者就地撲殺,若有歸降便押至大牢候審,從輕發落,讓他們知道安則如常,亂則必治!”

呼!曾鞏總算鬆了一口氣,若是全部撲殺,最終可能引發更大的騷亂,也會對大宋乃至官家的名聲有損。

趙禎看了看四周,一羣人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便露出和煦的笑容:“諸位都是我大宋的能臣幹吏,如今這上京城乃至整個臨橫府都要靠諸位的治理,不可心生懈怠,你們治下可是數十萬的百姓,雖魚龍混雜,但卻有不少良人,所繫重大自不用朕多說,至於爾等之困難,朝廷亦會解決,以解後顧之憂!”

“謝陛下!敢不效死力!”

待衆人散去,趙禎便在曾鞏的引領下進入後衙,這臨橫府府衙本事契丹在上京城中的一座近衛官衙,後衙之中便是一處小校場,地方雖然不是特別大,但勝在有一處開闊之地。

趙禎站在校場上,曾鞏一路相隨有些莫名其妙,直到趙禎開口道:“朕要用兵了,你務必要把臨橫府給朕看好!”

曾鞏這才明白,原來事關機要,躬身問到:“不知陛下可需臨橫府抽調老兵助戰?或是軍需之類?”

趙禎搖了搖頭:“這些都不需要,軍需兵員都是現成的,但你要在臨橫府開設工廠,這也是蔡伯俙交代給你的事情吧?”

“是,蔡轉運特意囑咐,開辦棉衣廠,軍備廠,以供消耗之需要,只不過軍悲慘只能生產弩箭箭矢,除此之外…………”

趙禎笑了笑:“一應兵器都能生產,否則蔡伯俙回神都作甚?”

曾鞏這才恍然大悟:“原是去……陛下手法巧妙,臣下佩服!”

“不光要開辦軍需的工廠,還要有一般的工廠,百姓畢竟還缺少活計,這臨橫府和大宋別處的州府不同,沒有良田可供耕種,反倒是草場較多,先開辦工廠解決百姓生計,待府中穩定,便多設草場,牛羊馬匹,每一樣在咱們大宋可都價錢不菲嘞!說不得以後這臨橫府不比京畿路要差!”

曾鞏點頭道:“臣馬上便去操辦,其實臨橫府中還有大片的草場可以使用,契丹人毀去的並不多…………”

趙禎擺了擺手:“不急,先把工廠操辦起來,待民生穩定之後再行開放草場,否則草場之中還有放牧紛爭,一併出現甚是難辦,你可有三頭六臂?”

曾鞏尷尬的笑了笑:“臣明白了!”

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
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