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

在新疆路修建公路是一個大工程,趙禎更是瞭解其中的艱辛,當然這裡要比後世的沙漠化要輕的許多,在這時候修建公路與植被隔離帶,效果自然好了一些。

但這個工程量相當龐大,柳永能夠調動起當地百姓的積極性,這更是極爲不容易的事情,趙禎看着兒子稍稍不解的目光,坐在已經脫離沙坑的馬車上緩緩道:“你知道這世上什麼事情最難嗎?”

趙仁不知父親的意思,但依舊想了想道:“孩兒不知,興許是在戰場上鼓起勇氣?”

趙禎笑着搖了搖頭:“戰場上的勇氣有時候不是鼓起來,而是被逼出來的,生死之間若是沒有勇氣,那一切都沒有了,你沒上過戰場,不知道戰鼓雷雷的氣勢,不知道熱血激盪爲何物,但終究有一天會知道的。”

趙仁再次想了想道:“是在危急時刻的決斷?”

趙禎卻再次搖頭道:“危急時刻的決斷是人的天賦所定,有些人冷靜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有些人慌亂,做出的判斷自然也是失準的。”

趙仁無奈的放棄:“孩兒不知。”

趙禎指了指不斷在馬車下延伸的公路道:“是堅持,是執着的堅持,是每日只有寸進也依舊堅持下去,因爲事情就是那麼多,只要你堅持,終究有一天能幹完的,只要你不鬆手,成功只是時間的問題。

柳永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朕因他的填詞把他貶斥出朝堂,在大宋的各個州府歷練,於是他便每到一個州府便紮根下去。

做出了旁人做不到,或是極少做到的事情,一個個州府因爲他變得繁榮起來,一個個州府因爲他變得幸福起來。

朕覺得他是一個能做事實的人,朕因爲當時的賭氣,一直以來並未讓他回到朝堂,哪怕一次。

而眼下他在新疆路已經做到了任何地方官員無法做到的事情,但現在朕知道自己當初錯了,也有些後悔,但不會再讓他離開新疆路!”

趙禎的話讓趙仁更加迷惑,他不知道爲何柳永如此出色父皇卻依舊要把他留在新疆路,這樣的人才應該提拔到朝堂之中啊。

但趙禎卻告訴趙仁:“人才要放在合適的地方纔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就像柳永,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也是一個執着的人,若是把他放在朝堂之中,雖然能用大用,但卻不長久,知道這是爲何嗎?”

趙仁稍稍搖頭,這已經超出了他作爲皇子身份所應該知道的事情了,這是趙禎在教他帝王之道,邊上的三才已經變了臉色。

但趙禎並沒有停下的意思,相反他在心中已經認爲趙仁這孩子也將會在西方成爲一方君主,既然如此,那就要把這孩子當做君主來培養,事實上趙禎也是這麼做的。

趙禎已經不是在大宋的基礎上考慮問題,而是把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沙盤”,大宋的皇子爲何不能打破壁壘和天花板?

趙禎不認爲不可以,漢家王朝對皇子的分封制崩潰就是因爲皇子們開始干擾帝國的統治,出現了奪嫡之事。

現在趙禎做的就是把皇子們都撒出去,讓他們到更大的世界上去展現自己,你有能力嗎?那就去別的地方自己建國去!

不要去羨慕太子,他得到的是前人已經打下來的江山,若是有你有雄才大略,有自己的抱負,那就去外面的土地自己打下一片江山來!

大宋會給予你幫助,在這種幫助之下獲得江山之後,在禮法上就你不能再回來攻打大宋本身了,因爲師出無名。

趙禎在馬車上看着趙旭思索許久的糾結表情後笑道:“其實很簡單,過剛易折,有些人的品行是高潔,但這樣的人追不適合去的地方就是朝堂,這樣的人可以安排在監察院中去監察官員和不法,但卻不適合作爲朝堂中的朝臣,因爲朝堂之中不光有黑白,還有中間的灰色,所以柳永不適合待在朝堂之中,他雖然有能力,但卻不是一個善於妥協的人,相反在地方上卻能做的極好。”

趙仁有些明白了,緩緩開口道:“父皇的意思是沒有不適合的臣子,只是沒有把他們放在對的地方?”

果然是自己的親兒子,理解能力相當不錯趙禎笑道:“其實作爲一個統治者,要做的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省力的同時也能給自己的之下之地帶來繁榮。

父皇這麼多年來所作的也僅此而已,帶兵打仗,朕不如狄青,王韻,處理朝政朕不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至於理財朕不如包拯摳門,不如蔡伯俙會生財,但朕統治下的大宋卻是歷代王朝最爲強大,繁盛的,究其原因朕用對了人!”

馬車在穿過了澤田寺之後便再次踏上了水泥公路,這些石灰水泥都是從關中原來的,也算是拉動了關中的產業發展…………

上了公路之後,車隊的速度便開始加快,短短的半天時間就已經看到了遠處的西州州城高昌。

高昌曾經是高昌國的國都,當然說是西域,但這裡其實依舊是漢家百姓的血脈,在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了四個漢族統治的王國,這是獨立的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他們的統治者都是純粹的漢人,同時統治階級也多爲漢人,可即便如此貞觀十四年盛世的大唐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高昌國相繼爲唐所滅,並置高昌縣,後設安西都護府統治。

眼下的高昌不再是縣治,而是州治,屬於西州的州城,乃是極爲繁盛的存在,大宋在高昌城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柳永在這裡也是苦心經營多年。

城池的規模不光是大的問題,功能還極爲齊全,爲此柳永還開創性的在高昌城中建設了一座專屬內城,內城之內全都是商賈聚集的地方,城門處設立收稅官,以坐商與客商區別收稅,同時給予不同程度的優惠,而外城則是居民區以及服務區,居民以街坊爲限,而商賈則是在官府劃出的特定地方進行服務業。

至於官衙則是在內城之中,與交易的商賈在一起,方便管理和監督。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