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

趙禎站在福建水師的旗艦飛渡號上,尖銳的船首劈波斬浪,正在穿越那道“淺淺的海峽”。

從杭州抵達廣州,路途遙遠,車馬顛簸,即便是一路上有公路,也是一趟相當幸苦的旅程,趙禎自己倒是無所謂,但卻不想讓王語嫣等一衆女子跟着受苦。

南巡並不是好玩的,趙禎雖帶着三位後宮佳麗欣賞杭州景觀,但對於當地的考察卻沒有停下,沿着杭州往再往南走,明州,台州,溫州,福州一路巡查下來並未出現什麼違法亂紀之事。

這主要得益於港口的開放,商賈的增加,工廠的建設,使得百姓有了更多的選擇。

商賈的增加帶來的財富和貨物,也把當地工廠生產的東西賣出去,工廠吸納了一部分人口,使得不想種地的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農人耕地,工人做工,大量的服務業也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當然若是你自己有些手藝,獨立經營一個營生或是與人合夥也是極好的。

趙禎在巡查下來之後雖不是繁榮依舊,卻也是比之當年要好的太多,隨便尋訪一些百姓,便能從他們口中聽到“國泰民安,吃喝用度不愁。”之類的話來。

是的,在大宋百姓眼中,吃喝用度不愁,便是國泰民安,老百姓的期望其實很簡單,滿足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必須,然後能稍稍享樂,這一切便是完美的盛世。

聖駕行至福州,三女再也吃不消一路上的勞頓,看着福州的海港向趙禎求情,這種事情自然無法拒絕,趙禎便命福建水師護送。

這就是帝王的好處,該憐香惜玉的時候可以用最奢侈的東西來裝逼…………

福建水師是大宋南海最強的水師艦隊,也是朝廷開銷最大的艦隊之一,當然以大宋如今的海上實力,已經可以穩妥的吊打所有“小朋友”。

趙昀前往方丈洲時便帶走了福建水師的一個編隊。

大宋對於海船的研發卻從未停下過,這是趙禎的旨意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無論朝臣們覺得大宋的海軍多麼強大,上疏趙禎,建議減少投入大量的軍費研製海船和船上裝備,但趙禎都沒有同意。

在趙禎看來,海洋纔是未來的戰場,是大宋發展的方向,所有機遇,挑戰,甚至威脅,都是來自大海之上的。

大宋不趁現在這個高速發展時期去進步,到了穩定下來之後便會躺在成功之上吃老本。

海峽看似很寬,可在大宋的輿圖上卻是窄窄的一條細帶,趙禎飄在海上,看着遠處時隱時現的流求島感慨頗多。

當趙禎一個人在船頭唸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時,一發沉重的炮聲忽然響起。

三才便如同一隻靈巧的章魚瞬間把趙禎撲倒。

而邊上的水軍將士卻動也不動,反倒是震驚的望着三才,個個呆若木雞。

水軍主將趕緊上前請罪:“驚擾聖駕,臣張劌萬死!官家無需擔心,此乃傳信號炮……”

趙禎從容的站起來,用腳踢了踢三才:“這次看在你護主心切,朕便不計較了……何爲傳信號炮?”

見官家沒有怪罪,張劌躬身解釋道:“海路不比陸路,水師之間互傳號令,白日旗語,天暗燈火,只不過旗語只能在較近之處所用。

水師一炮手,突發奇想,上奏水師都督張凌:“以號炮爲信不知可否?”

都督問其何理,答曰,其本是神衛軍中一炮手,因操炮嫺熟調用水師,白日相隔較遠,而炮聲響徹十里,可爲緊急之傳訊!都督大喜,遂命人試之,果妙法也!”

趙禎忽然轉頭望向張劌道:“這麼說來便是有緊急軍情了?!”

“這…………”張劌猶豫道:“官家,軍中有定例,若有軍情,四周之戰船無論何事需立刻前往,若是不從,則斬主將!因陛下在船,我等以陛下爲重……”

“張劌聽朕口諭,立刻率船隊尋覓炮聲所在,查明軍情不可耽擱!”

“末將得令!”

張劌拍了一下胸口便興奮的傳令船隊去了,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一個在皇帝面前展現的機會,是個人都有上進心,武將更是如此。

龐大的艦隊猶如海上的巨獸,但卻是一個行動敏捷的巨獸。

在旗艦一個優美的急轉彎後,艦隊掉頭向海岸方向駛去,趙禎看了遠處忽隱忽現的“寶島”一眼,心中驀然。

這座島嶼大宋還沒有怎麼開發,但在這個沒有海禁的時代已經和大陸進行了大規模的通商,朝廷也在流求島上設立的衙門,只不過並沒有派遣多少官員,只有一個帥司和爲數不多的軍隊。

這些人不是管理流求島的,他們只是保護當地漢民的利益,雖然流求已經被劃歸晉江縣,但島上的漢民還不是很多,只不過人數在逐年增加。

趙禎打算在島上的漢民超過其他民族的時候,正式把流求劃爲澎湖路治。

炮聲並沒有停歇,而是每隔一刻鐘響起一次,一個時辰響了八次,還好趙禎的船隊剛剛出海沒多久,很快便尋找到方向。

在海岸上的炮聲根本無法傳遞到遙遠的大海上,但有着無數的炮船如同擊鼓傳花般的傳遞。

在船隊還未抵達海岸之前,便有一艘快乘風破浪的駛來。

船首有一人,身穿官服而立,此人正是福建水師都督張凌。

當他上船之後來來不及寒暄便單膝跪地:“臣張凌參見陛下!神都城傳來緊急軍情,西北于闐危在旦夕!”

于闐?!

這片遙遠土地的安危讓趙禎心中一緊,事實上于闐的國祚長達千年之久,自西漢開始便與中原互通,到了大宋更是奉中原王朝爲正統。

大宋立國次年便派遣使者朝貢,與大宋建立了聯繫。

趙禎之所以如此在乎于闐,主要是因爲這個原本少數民族的國家已經基本上漢化,風俗大多延續唐風,並且于闐國中有着大量沙洲歸義軍的後代。

也就是說這個于闐國已經成爲漢家的一部分,無論承不承認,他都是中原王朝的血脈。

再加上于闐國主尉遲臨風向趙禎稱臣,與大宋達成歸附協議,于闐便已經是大宋的一部分,大宋在於闐也有駐軍,只不過自治權在於闐王族尉遲氏的手中。

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
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