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

對於大宋來說,天竺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趙禎也沒有把波羅王朝當成是一個對手,因爲相比大宋的國力它不值一提,再說波羅王朝並未對大宋發動戰爭,只不過是敲詐和勒索大宋商賈而已。

這樣一來以國家的名義發動戰爭,便是小題大做,若是大宋興師動衆的征伐,還是爲了商賈征伐,天下人會如何看待大宋?

這段時間大宋的朝臣已經開始逐漸向平穩過度,朝臣們提倡文治,他們認爲文治纔是當下大宋的治國之道,環顧四周已經沒有一個勢力和國家能對大宋產生威脅。

這也是趙禎要顧及的情緒,當下的大宋正處於一個變革時期,無論是在文化,教育還是在國力,軍力上都是如此。

別人或許看不出來,但趙禎卻能“看見”,現在的大宋如同一個身經百戰浴血戰場的戰士,而這個戰士已經殺紅了眼,只有平復了他躁動的心,才能讓他更好的前進。

眼下天竺波羅王朝便是一個契機,波羅王朝並沒有入侵大宋,只是挑釁了大宋的尊嚴而已,沒必要出兵征伐,但現在大宋的反應卻非常的激烈。

朝堂之中的朝臣還算好,輿論也比較和諧,但民間就不一樣了,大宋的百姓更多是支持大宋對天竺用兵的,在他們眼中這樣的蠻夷之地就應該接受大宋的討伐。

趙禎從奏疏上便能看出來自民間的火氣,奏疏中甚至描述一個讀書人站在宣德門外以頭搶地,嚎啕大呼,指責天竺的囂張狂妄,也向朝廷哭訴他的悲慘。

這讀書人的父親在通商天竺的時候因爲天竺人的搶奪而奮不顧身,這是他自己家的生意,每個貨物都是他的財富,豈能被被人搶奪而去?

但誰想到讀書人的父親不光失去了財物,更是被人毆打致死,而隨他一起去的管事夥計也被打成重傷倒在路邊,若不是恰巧有另一個大宋商隊經過,他們便也是有去無回。

消息傳回大宋,義憤填膺之聲甚囂塵上,百姓們心中的怒氣也是沸反盈天。

奪人財物也就算了,現在居然敢殺人!這簡直就是把大宋的商賈當作是待宰的羔羊,豈能簡單的算了?

那讀書人知道父親被人毆打致死,頓時生了癔症,書也不讀了,直接帶着乾糧北上神都,在登聞鼓院敲響了登聞鼓,案情雖不復雜,但其他的事情就麻煩了。

一來不是在大宋出的事,而來事發之地距離大宋太過遙遠,三來還涉及到別國,監察司,臺諫院,以及登聞鼓院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等着趙禎回朝,於是乎這讀書人便天天在皇宮的宮門之外哭訴天竺的最新,也請求朝廷爲他做主。

但最後得到的結果必然是毫無迴應,朝廷極少會爲百姓個人而回復,民情司的官員也答覆他了,朝廷暫時不能幫他,而官員憐憫他,悄悄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告御狀。

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告御狀是最簡單的辦法,雖然太子監國,但他卻不能做什麼,做的愈多錯的越多。

告御狀是讀書人的唯一辦法,讀書人名叫陳宏,他便在御道邊上的春福樓中住了下來,這裡是皇帝回朝之後的必經之路,他打算告御狀,在皇駕面前控訴天竺的罪行。

趙禎這麼多年來給人的形象一直是慈民愛物的仁義之君,百姓對他的感覺簡直就是聖人,對於他們來說是趙禎給了大宋不一樣的今天。

心中的敬畏和敬仰自然是無話可說的,並且也使得天下讀書人能入如今的大宋朝堂而覺得驕傲,畢竟明君當朝的景象能有多少?

一個王朝能碰到多少賢明之君?

在許多人看來皇帝和太子就相當於漢之文景,官家如文帝在前,太子像景帝在後,中興漢室,但大多數人覺得單單是官家一個人便能抵得上文景二帝。

這是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越是強大的國家越容易出現這種精神,只有國家強大了,纔會有存在感,存在感越強烈,百姓才越有歸屬感。

何況忠君愛國本就是華夏的一種傳承,並非只有儒家纔有這樣的傳承,而是在整個民族情節中存續的。

陳宏對趙禎有信心,他相信自己告御狀皇帝一定不會不理睬,常有人說陛下不光是慈民愛物,更是嫉惡如仇,天下之不公不義之事陛下每每聞之必有御批示下。

於是這段時間陳宏便也安分了下來,再也沒有去過宣德門喊冤,畢竟是大宋的皇宮的宮門,雖然他在宮門外十丈之地,但影響卻頗爲不好。

宮牆上的禁軍知曉是因爲什麼事,也不願去驅趕這個可憐人,他的離開也使得禁軍長舒一口氣。

中京城到神都城看似很遠,但事實上並不需要多長時間,趙禎的皇駕行至半路便遇到了正在鋪設的鐵軌,這是蕭撻裡第一次看到鐵路,這東西她早有聽說,但從未見過。

蔡伯俙非常聰明他早已在這裡準備好了火車,相比馬車火車的速度更快,更加平穩。

當黑色巨大的蒸汽火車出現的時候,蕭撻裡驚訝的上下大量,複雜的傳動系統以及高高的煙囪和鍋爐都讓她震撼。

在這個時代不用牲畜爲動力的車輛出現確實令人震驚,長長的車廂中各種所需之物應有盡有,連便溺之地都是清新干淨。

對於蕭撻裡來說這裡的一切都很新鮮,但真正令她驚訝的卻是火車開動之後,隨着轟鳴聲這個龐然大物開始前進,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勝在平穩,顛簸的感覺比馬車小了太多。

而逐漸的速度越來越快,直至窗外的樹木變成掠影,這一閃而過的景色讓她知道火車的速度相當於奔跑的駿馬。

這一新鮮的事物讓蕭撻裡問了半天,趙禎耐心的給她解釋,當然其中也包含物理原理,只不過相比蕭仁,蕭撻裡更加好奇。

“仁兒,你怎麼一點也不好奇?平日裡你都向母后吵吵着要格物,現在這火車不就是大宋的格物之作嗎?”

蕭仁看了一眼趙禎,靦腆的笑了笑:“母后,火車之格物太過簡單淺顯,母后若是想知曉,孩兒這就講給你聽。”

…………………………………………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