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

趙禎在邊上微微一笑,這孩子終究是還是被他母親帶的機靈無比,這不是試探,而是對趙旭的一次考驗,小小年紀心思倒是不少。

趙旭作爲兄長又是太子,是否有容人之量很容易被看出來,即便是表面掩飾,但話語和表情都會有所改變,尤其是在趙禎這個閱人無數的帝王面前更是難以隱藏。

從趙旭的動作上看,趙禎便知道他說的是實話,而且是真心爲這個年幼的弟弟着想,否則他便不會這麼耐心的爲蕭仁講解諸侯的消失原因,而是會好不在意的把這件事一筆帶過。

趙禎對孩子沒有別的要求,唯一一點便是要做到兄友弟恭,所以他早早的把太子之位定下來,並且要求後世子孫效仿。

同時趙禎還要推進他的思想,趙家的孩子有本事做事的人都應該有更爲廣闊的天地,不用應該放在已經被祖宗打下的江山上,而是應該做這天下最難的事情,最有意義的事情。

趙昀無疑是最好的典範,整個大宋都知道天家的二皇子,魏王殿下離開了大宋,在遙遠的方丈洲開荒……

但整個大宋的人也都不知道趙昀在方丈洲取得的成就,方丈洲便是後世的澳洲啊!

那裡擁有無數的財富,金銀礦藏就不說了,鐵礦煤礦也是應有盡有,至於人手,當地的土著便是最好的勞動力。

在趙昀踏上澳洲土地的時候便向當地的土著宣佈,這裡是大宋的領土,任何敢於反對大宋統治的,反對王化的都將遭到驅逐。

是的,是驅逐而不是屠戮,趙禎派人去過方丈洲,回來之後告訴他的消息與趙禎之前的猜測大相徑庭。

在趙禎看來,殖民統治的基礎便是暴力,這是後世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見證,但華夏的殖民統治卻是完全相反的,最少在趙禎手中是不同的。

沒有奴役當地百姓,趙昀採用了最爲溫和的方式,也是華夏文明常用的手段,教化和包容,感化和吸納。

當地的土著開始還敢和大宋的軍隊進行對抗,但之後便發現這些人根本就是不可戰勝的天神,他們的盔甲比鋼鐵還要堅硬,手中的長槍,弩箭比惡魔的喘息還要可怕。

趙昀再組織幾次大的伏擊戰後,便徹底把當地土著的戰鬥之心給“澆滅”了。

這是文明之間的戰鬥,只不過一個是跨越了這個時代,遙遙領先的文明,而一個是剛剛脫離原始社會的文明,雙方之間才差距如同天地之遙。

雖然這次趙昀沒有返回大宋參加下旨的祭地之禮,但他的奏疏以及賀禮上表卻一樣不少的來了。

這是他作爲華夏子孫的心意,也是作爲皇子應該做的事情,每每他的貨物抵達神都,總能引起整個後宮的“沸騰”。

便是身爲皇后的王語嫣也是不斷的誇讚趙昀做事的踏實和孝心,她當然希望趙昀把方丈洲經營的越來越好,如此便說明他沒有入主大宋之心和趙旭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

和趙昀見過幾面的蕭仁更是歡喜這位兄長的不得了,不光想要和他一起前往方丈洲,更是希望自己也獲得一塊海外飛地。

只不過他的年齡還小,直接被蕭撻裡粗暴的給否決,連趙禎打算安慰孩子的話都被她嚴詞拒絕。

蕭撻裡作爲一個母親是合格的,但在趙禎看來卻不是一位合格的母妃,尤其是在教育蕭仁的問題上,明顯能夠看出蕭仁和其他皇子的不同。

不光趙禎能看得出來,便是後宮嬪妃甚至是內侍都能看得出,蕭仁相對於其他皇子眼光不夠大氣,做事稍顯拘謹。

這些都是他的不足,趙禎看在眼中但卻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孩子被他母親保護的就如同老母雞羽翼下的小雞崽,不是蕭撻裡的保護不好,而是太過。

對大宋的一切都充滿恐懼,生怕蕭仁被拐帶走一般,但事實上蕭仁本就是大宋天家的血脈,華夏的血脈,趙禎決不允許自己的孩子這般的不足。

之前蕭撻裡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趙禎便打算利用這次祭禮來讓她看清楚,蕭仁和大宋皇子之間的差距。

當然這次祭禮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趙禎回頭看了看冗長的隊伍,在天家隊伍的後面是宗室的隊伍,在宗室的後面是勳貴朝臣們的隊伍。

宗室,勳貴已經成爲東城豪門的主力,這不他們刻意的排擠官員,而是這個利益集團的趨勢。

官員已經不屬於他們的成員,而是和他們格格不入的人,當然也有不少是宗室或是勳貴門培養出來的官員,這些人隱藏在衆多的官員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不是東城豪門的成員,但一直在被東城豪門利用,因爲在利益上他們已經被捆綁在一起。

現在的東城豪門已經徹徹底底的被趙禎切割開,他們當中原本的官員已經被趙禎用各種手段給架空,或是被明升暗貶,趙禎最重要的舉措便是讓他們脫離大宋的權利機關。

最多便是給這些勳貴官員一些閒散的清貴官員噹噹,比如王家的王雍,王素等人他們是王旦的後人,作爲自己老師的後人,趙禎沒有辦法直接剝奪他們的官職,只能給他們翰林學士的清貴官銜給養起來。

每日在翰林學士院中當值,切莫小看這一官職,趙禎本事不願賜予王家的,但畢竟王旦的招牌在那裡放着,王家還沒過三代,不好太過打壓。

自唐時便有翰林學士、知制誥,爲皇帝親信顧問之官,其地位很重要。到了大宋,又特定其資權,變成了一種清要而又顯貴的官員。

能入翰林學士院任職的,都是一些文學之士。

學士中履歷深厚,資格最老的稱翰林學士承旨,其下稱翰林學士、知制誥。承旨不常設,其他學士也無定員。

而王雍擔任的便是翰林學士承旨,王素擔任的便是翰林學士,而翰林學士院的職權是負責起草朝廷的制誥、赦敕、國書以及宮廷所用文書,還侍皇帝出巡,充顧問。

在趙禎看來,翰林學士院和翰林學士實際就是皇帝的秘書處和參謀顧問官員。

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
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