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在這個時候,前面的一個士兵大叫道:“看,前面又有大量船隻。”衆人擡頭看去,果然發現在海天連接處出現的大批戰船。
“會不會是我們大宋的水師?”張橫說道。
“咱們大宋的水師怎麼會到這裡?沒準還是金人的船隊。”另一個士兵反駁道。
“划船!靠上去。”王瑞沉吟了一下命令道,有一線希望都要爭取。
幾人又奮力開始劃其船來,王瑞拿起來望遠鏡仔細觀察,一個大大的“宋”字戰旗在最前面一艘巨船的桅杆上飄揚。
“是,大宋水師......”王瑞聲音第一次出現了顫抖。
“嗷...........我們有救了”船上的士兵頓時歡呼起來,更加用力向前劃,眼看對面的船隻越來越清晰,甚至能看到船頭的身影,正是穿着紅色軍服的大宋士兵。
小船上的士兵開始大聲喊叫,最前面的戰船早已經發現這艘正直奔他們而來的的小船,立即放下了軟梯。小船靠近軟梯後,王瑞先讓趙佶趙桓兩人爬上去,其餘士兵才依次上去。
等上了第三層甲板,一個將領帶着幾個人正站在那裡迎接。等王瑞表明身份以後,這名將領大聲喊道“大宋海軍北海艦隊總指揮使劉貴,奉海軍總管韓將軍之名前來恭迎二帝!”原來是剛剛成立的北海艦隊總指揮使李貴率軍親自來迎接。
“王海將軍他們已經全部殉國。”王瑞心裡感到一陣難受。
李貴看了一眼後面還緊追不捨的金人船隻,說道:“請二帝和王將軍前往船艙歇息,我等給王將軍報仇!”說完就喊了一聲:“戰船立即進入發射狀態!”
他的命令很快被傳達下去,船隊最前面的三艘戰艦立即開始緩緩調頭,船身一字排開對準了金人的船隻。
“開炮!”
“轟轟.....”船體發出了吼叫,船身猛然一斜,一排炮彈射了出去,就聽到轟隆轟隆隆,衝在最前面的兩艘金人船隻中彈,劇烈的爆炸竟然將其炸成了碎片。其餘的金兵船隻一看到大宋火力如此猛烈,嚇得都不敢再前進。
“李將軍,咱們大宋什麼時候出了這麼厲害的火器?”趙佶一臉不相信。
“這是咱們皇帝陛下研究出來的紅衣大炮,這艘無畏艦級別的戰船一共裝了四十門!也是北海艦隊的旗艦。”李貴一臉驕傲。
三艘無畏艦猶如三頭海上的餓虎橫在金人船隻面前,雙方僵持了一會,金人船隻開始調頭北上。
“返回基地。”劉貴也不再追趕,發出了命令。這個時候王瑞總算長舒了一口氣,這下徹底的安全了。
紹熙元年十月,大宋皇家日報突然刊登了一條震驚天下的新聞:被金人俘虜到北國的二帝被大宋皇帝派遣了一支特殊隊伍,奔赴千里,從金國腹地五國城救出,現在正在龍井山的皇家莊園裡靜養,雖然二帝一路頗受磨難,但現在精神很好云云。
報紙上還詳細裡講述了營救過程,以及在營救過程中以身殉國的如海軍鎮指揮使王海的英勇事蹟,寫得驚心動魄,看得讓人熱淚盈眶。
最後還指出大宋皇帝爲了紀念這些英勇獻身的軍人們,準備在杭州城外西湖的孤山上建立一座英烈祠,專門用來紀念爲國犧牲的軍人,而王海等作爲第一批被祭奠的大宋英烈。屆時,大宋皇帝趙君將率領文武百官親自祭奠,並將每年十二月十六日作爲公祭日,
這個消息突然公佈,頓時震驚了朝野,大家都爲剛剛登基不久的皇帝趙君的魄力所震撼,“直搗黃龍,迎回二帝。”這一曾經響亮的口號竟然用這種方式實現了一半。同時也爲大宋擁有這樣一支強悍而又忠心耿耿的軍隊而狂喜。至於設立英烈祠,祭奠犧牲軍人這些提高軍人地位的措施也在這種狂熱的氣氛中通過,沒有人提出異議。
二帝的迴歸,許多大臣都想去探望,頓時一向冷清的龍井山莊熱鬧起來,爲了保證二帝的安全和建康,最後只有李綱等三朝元老才允許被探望,君臣見面無不唏噓,一時間老淚縱橫。
最後,趙君特地在皇宮請趙佶、趙桓二人進行了一次皇傢俬家宴請,隆裕太后也參加,連被軟禁在顯忠寺的趙構也被請回,作爲一家人吃了一個團圓飯,氣氛很是融洽,四個皇帝竟然圍坐在一起吃飯,開創了一個歷史先河,這件事也被大宋日報大書特書,體現了皇家的和睦和趙君的大度。
其實在這件事上,有大臣也提醒趙君,前皇三人中,除了趙佶年長之外,趙桓、趙構都處於壯年,而且趙佶之子,太宗一脈,根正苗紅,朝野還有許多人對於他們抱有同情和懷念。
三人之中,除了趙桓在文學藝術方面相對平庸,趙佶、趙構可以都算是大宋很有才學之人,這才以文采爲時尚的大宋自然很受士大夫的歡迎,而相比趙君,雖然也出自皇室但只能算是旁門偏支,何況武夫出身有意一種暴力的方式取得皇位,登基以後所做之事也往往激進,不符合士大夫中正平和之態,要趙君注意防止三人復辟。
對於這些提醒,趙君一笑置之,作爲一個現代人,自然能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有些問題,他相信如果把自己放在宋真宗、宋仁宗年代,那是大宋最鼎盛,文化最璀璨的時代,一大批能臣如韓琦、司馬光、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等,那麼自己根本不可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位置。但是現在正是大宋最虛弱的時候,更需要自己這種軍人身份的帝王才能帶領大宋走出泥沼,重振雄風。
怕這個三個先皇背後搞什麼小動作?簡單,趙君就在十月底皇宮門口搞了一個盛大的閱兵式,請了三位先皇和大臣在城樓上觀看,從近衛軍團中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騎兵方隊、步兵方隊、長槍兵方隊、擊發槍方隊和紅衣大炮方隊,陸續從皇宮門前經過。
近衛軍團的家底是揚州軍三個主力廂,都經過的正步訓練,所以當士兵們在軍官的口令下,邁着整體的方步,高喊着“大宋萬歲、皇帝陛下萬歲的口號”從皇宮門前經過時,在場的大臣們無不被這種則陣勢所壓倒,特別是最後五十門紅衣大炮組成的方隊,被戰馬拉着從宮門路過時候,青石板的路面被震得發出嗡嗡聲,第一次讓臨安的朝廷官員和百姓感受到了這支軍隊的強大。
說咱這個皇帝沒有文采?那更容易,趙君一口氣在大宋日報上發表了十首詩詞,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豪邁,到“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摸魚兒?雁丘詞》的婉約,最後趙君實在沒記得宋以後的詩詞,竟然將那首戴望舒的《雨巷》搬了出來,“那個打着油傘如丁香花的般姑娘”竟然成了臨安城中那些多情少女中最唸叨的一句詩,紛紛猜測我們的大宋皇帝陛下是不是心裡還藏在一位美麗的小娘子?
總之,趙君在紹熙元年的冬天,憑着自己的實力和穿越這個強大作弊器大肆炒作,出盡了風頭,這種不安常理出牌模式讓人感到新鮮,在士林和廣大百姓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皇帝的位置也日益穩固。
在朝廷內部,商貿及稅制改革進展也比較順利,通過出售原來官營的作坊也給朝廷帶來了不菲的收入,陸續放開官府專營的行業,使整個大宋的商貿更加活躍,商賈競爭也日趨激烈,諸如茶、醋、絲綢等老百姓日常用品的價格也開始逐步下降,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從而提高了趙君和朝廷的威望。
時間過的很快已經到了年底,紛紛擾擾的大宋紹熙元年就這麼過去,登基這半年並沒有多大的動作,一切以穩定爲主,整個大宋王朝並沒有因爲皇帝的突然變更而陷入動盪,這讓趙君心寬了不少,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柔福和種彥燕雙雙懷孕,成了皇宮的一大喜事,特別是柔福成親了好幾年總算盼來了子嗣,高興的喜極而泣,一天小心翼翼生怕有什麼閃失。
算是過了一個祥和之年,開年後就有大事引起朝野上下的關注,科舉的省試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