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面如何風雨雷動,李綱來了一個咬定咬定青山不放鬆,就是不鬆口把倔相公的脾氣發揮了極致。趙君也拿他無可奈何。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中旬,令臨安城百姓矚目的官家答謝宴終於召開。
筵席設在了崇政殿,這裡是用來舉行大典、大朝會之所,將答謝宴設在這個地方也足夠看出官家對此事的重視。趙君親自參加筵席,還有朝中的主要大臣,如正副宰相、六部尚書、樞密院的正副手、御史臺、翰林大學士等高官悉數全部邀請參加,規格之高令人咋舌。
趙君坐在首座,他的周圍不是朝中大臣,而是那些捐獻在前幾位的富翁,能和當今皇帝共座一桌用膳,該有大多的榮耀,這些富翁一個個激動萬分。
趙君面帶一絲微笑坐在龍椅上,看着前來參加筵席的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土豪們,竟然有一半來的是中年或者年輕人,看來這些家族爲了讓自己的子孫能在這種重要的場合中露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而在這些人年輕人中,趙君見到了自己的小舅子——洪小娥的哥哥洪福,看來是代替其父洪明漢來參加筵席的。洪明漢作爲揚州的富豪,對於朝廷倡導自然是踊躍捐款,數目也不小故也被邀請參加這次筵席。
洪福身穿一身寶藍色的綢衣,髮髻上彆着一支紅花,顯得很春風得意,周圍的幾個土豪都帶着羨慕和巴結的神色,畢竟這可是國舅啊,雖然至今好像當今官家並沒有對其封個什麼爵位官職之類。而洪福內心也是得意洋洋,哥憑妹貴,和周圍的人在那裡吹噓自己的光輝業績。
對於自己這個小舅子,趙君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原來自己在揚州的時候,還比較收斂。自從自己當了皇帝遠離揚州,這傢伙憑着自己算是皇親國戚,就變得囂張起來,其父親洪明漢根本管不住。太壞的事情到沒幹過,但是調戲良家婦女、欺行霸市的事情沒少幹,揚州府衙也沒法深管,不過這些消息都通過皇城司的情報放到了趙君的案牘上。趙君本來想找個機會修理一下這個傢伙,現在總算機會到了。
正是宴會開始前自然有個開場白,賴布衣代表皇上代表朝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酒詞,大概意思就是說朝廷感謝在座的土豪的慷慨解囊,朝廷會一如既往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壯大云云,聽的衆土豪心潮澎湃。
完了以後便是趙君的題詞,只見他回到後面的龍案邊,右手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毛筆,左手輕輕挽起右手龍袍,筆走龍蛇,“唰唰”在雪白的宣紙上寫下了幾個大字,旁邊的宦官等墨跡晾乾,才小心翼翼的舉起來,只見上面寫着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致富光榮”
“諸君都是在當地富甲一方的名流紳士,朕別的話就不多說,僅以這四字贈與大家。古人云:”墾其田疇,民富國強,衆安道泰”。民富國強,民富了才能國強,所以朕鼓勵大家發財致富!
趙君話自然得到了衆土豪的共鳴,只見一個胖胖的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站了起來對着趙君行禮道:“官家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草民乃臨安城李義,開了幾家酒樓,不知有句話該講不該講?”
託來了,趙君心裡暗笑,這個叫李義的在臨安城算的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富豪,自然也是賴布衣等拉攏對象,天子腳下他如何敢推辭。
“朕說了,今日筵席之上無論何人說什麼話,都不會治罪,李大官人儘管開口。”趙君開口道。
“託官家的福,我等草民辛勤勞作,家裡略有些積蓄,但朝廷經商限制頗多,不准我等從事鹽鐵買賣,這些關係到朝廷安危,草民尚可理解,但是不讓從事茶葉、藥品、香料、醋等民生之物生產交易草民實在想不通,草民認爲讓官府從事這些行業的生產和交易,看似爲朝廷取得了稅收,實則弊病很大。”
“哦,有何弊病?”趙君一副不恥下問的樣子。
“弊病有三,其一:官府作坊效率不如民間作坊,成本太高,也導致生產出來的貨物價格居高不下,影響平民百姓購買,無法讓利於百姓。其二:這些貨物由官府專營,引起壟斷,不利於競爭;其三:官府的專營過於嚴厲,但是有些私販屢禁不止,甘願冒着被政府捉拿的危險成爲盜寇,反倒危害當地百姓。”李義一口氣說了三點,旁邊的富豪們頻頻點頭。
趙君還沒說什麼,坐在另一桌上的李綱坐不住了,他站了起來說道:“李大官人,你這些觀點都是站在你們商人立場上所說,可曾爲朝廷着想?”
“李相公無非是擔心朝廷收入減少,實乃擔心多餘。”李義回答道。
“哦?可聞其詳?”李綱眉毛一揚。
“長期而言,放開官營,私人能自由生產、買賣,更多的人和錢財進入到各個行業,定然大大促進了商貿發展,朝廷的稅收自然增多。短期而言,我們商人要進入這些行當要大量投入錢財,,朝廷可以將那些官營的作坊賣給我們私人,獲得一大筆收入,自然可以彌補暫時的虧空,這乃兩全其美的事情。”李義侃侃而談,實際上這些話都是賴布衣私下傳授,由商人說出來比朝廷的官員更有說服力。李綱聽了果然沉吟不語。
“相公,如若還是擔心朝廷收入減少,可適當調高商稅,只要朝廷放開官營,允許我們自由生產和買賣,就是提高些商稅也無妨!”李義拿出了最後的殺手鐗。
“對,對,只要允許我們自由做買賣,漲稅都願意。”
“讓官府經營,實在是一種浪費…….哪有我們做的好?”衆富豪七嘴八舌說起來。這些都算的是大宋國內頂尖的富豪,手裡有大把大的銀子,但是苦於朝廷專營的太厲害無處投資,就盼望着放開禁榷,既然有人挑頭,自然是衆口一致請求朝廷。 WWW¸t tkan¸Сo
李綱有些爲難,這些聰明的富商們或許早就知道官家有意放開放開禁榷,而自己是堅決反對。現在這個架勢純粹是拿自己往火上烤啊。
不過這個李義說的也有道理,如果真能如他所說,自己所擔心的問題也沒有那麼嚴重,或許還能克服,想到這裡他於是說道:“既然諸位這麼懇切要求朝廷取消禁榷,也說了許多辦法,老夫也頗爲意動,但是取消禁榷絕非兒戲,那些貨物可以放開,那些不能都需要慎重斟酌,待朝廷經過朝議如何?”
看到李綱立場鬆動了,趙君心裡大樂馬上接口道:“李卿所言極是,這件事需要慎重考慮,廣泛各個方面的意見而定。但是朕請大家放心,放開禁榷是大勢所趨,大家回去一會就等着好消息吧。”
“官家英明”
“官家英明”
衆富豪紛紛稱頌其趙君來,搞的旁邊的李綱無語,你這當皇帝的一言九鼎,話說出去了,還讓我能說什麼?
這件事基本上都到此爲止,趙君清楚雖然李綱同意放開禁榷,但是裡面需要討價還價的內容還很多,如那些貨物可以取消官營,那些不能,那些地方能取消這種貨物的官營,而那些地方不能取消,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商議,但這不是今天所能解決的。
解決了自己心頭的一塊大石,趙君心情很好,看着衆人又說道:“朕前面說過,致富光榮,鼓勵大家發財致富,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趙君說道這裡頓了一下,目光掃視了周圍一圈,衆人頓時安靜下來看着他。
剛纔給了胡蘿蔔,現在該用大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