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情總是出乎人的意料,孫二狗這次向趙君秘密彙報之事正是關於上任不久的書記處這四人都的情報。
“官家,據手下打探,四人自從擔任書記一職後,就有許多官員頻頻和他們接觸,特別是樑清、王十朋二人,經常被官員邀請上門赴宴,去勾欄喝花酒。,這裡有他們出行的詳細情況。”說完孫二狗就從懷裡拿出一封文書,很恭敬遞給了趙君。
趙君打開看到果然詳細記錄着某月某日,誰邀請其中誰去何處作樂。其中邀請最多之人屬王十朋,從七月末擔任書記一職以後,幾乎天天晚上有人邀請,忙的是不亦樂乎,邀請之人從身居高位的侍郎等官職,也有一些低級官員。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頻頻出現在了文書上:王次翁。
王次翁現在任工部侍郎,放到後世也是副部級人物,而且對於書記處的四人,他幾乎都邀請過,而且以王十朋爲最多。
趙君看完以後,眉頭緊皺,從後世的經驗上看,作爲高級領導的秘書如果和下屬某些官員關係過於密切並非什麼好事,俗話說投其所好必有所獲,這個王次翁到底是按什麼心?
“另外,根據皇城司的線索,上次在杭州邸報上造謠之事,是他教唆舉子羅淮做的。”孫二狗又說道。
“哦?可有真憑實據?”趙君問道。
“羅淮已經招認,而且發現了他們來往的書信,有些文章是直接出自於王次翁的筆跡。”孫二狗回答道。
竟然是這個傢伙乾的,趙君有些訝然,難道是和秦檜一夥的?
趙君不熟悉王次翁這個人,但是其在歷史上也算有名,南宋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字慶曾,號兩河先生,崇寧進士。北宋末,累遷知道州。在紹興年中黨附秦檜,論罷趙鼎。金人毀盟南地,他向高宗建議仍用檜爲相。1140年被任爲參知政事,參預罷岳飛等三大將兵權的陰謀活動。紹興和議成,爲奉迎扈從禮儀使,以未得檜命,堅不肯爲高宗生母韋后償還向金使借金,僵持境上凡三日。太后歸訴,高宗擬誅之,秦檜力救,並奏爲報謝使使金。後奉祠居明州。
但是在這個時空,秦檜陷害岳飛時間提前,所以這個汪次翁沒有參與到罷免趙君和岳飛兵權的陰謀活動中,這次趙君清洗秦檜黨羽並沒有涉及了到他,所以從根本上講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主和派,對於趙君主張抗金的強硬手段自然不滿。
“拿我的手諭去刑部,讓他們馬上給我抓人,交大理寺審訊!”趙君沉思了一下猛然站了起來。他並沒有給孫二狗的皇城司直接拘捕官員的權力,他可不想皇城司變成明朝的錦衣衛或者東廠,權力太大不是個好事。
“那王十朋?”孫二狗提醒道。
“這個.......暫且不動,我再觀察觀察。”趙君沉吟道。
孫二狗拿着趙君的手諭離開了御書房,趙君出了裡間回到自己的龍案邊,心裡還在思索剛纔孫二狗彙報之事。
他並沒有多想王次翁背後搞鬼這件事,放在任何朝代都有哪些背後刷陰謀詭計的人,何況在剛剛登基不久,自然人心不穩,有些人背後不服也正常。趙君也不想將此擴大化搞什麼文字獄,不就是說了幾句有些反動的話而已,翻不起什麼大浪。而他考慮的這是王十朋是否捲入此事。
從時間節點上看,王十朋被自己招進宮在後,而王次翁背後搞鬼在前,這一點讓趙君略略放心。對於王十朋這個年輕人,無論是在杭州西湖邊的士子聚會上還是後來在揚州辯論上,王十朋的表現都讓趙君感到很是驚豔,這也是他想刻意培養作爲自己執政的班底之一,現在出了這件事,趙君就要認真考慮了。
其實王十朋的問題就是和大臣們走的太近,不符合趙君心目中秘書的定位,這是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事情。“敲打敲打,以觀後效。”趙君作出了結論。
但如何敲打?將其叫過來直接批評教育一頓?趙君本來想這麼幹,但是是否顯得自己這個皇帝水平太低?而且有的話說太直了反倒不美。
趙君突然想起一個成語叫羣而不黨,比較符合自己心中的秘書的定位,於是就拉了龍椅邊上的一個繩子,隔壁的書記房就響起清脆的鈴聲。
這是趙君專門讓人設計的,爲了方便自己召喚張九成他們,果然側門開了,來的人正是王十朋。
“官家,有事?”王十朋施禮問道。
“哦,是這樣,你知道朕乃武夫出身,對於四書五經並非精通,我記得夫子曾說過一句什麼羣而不黨......”趙君笑着問道。
王十朋在趙君身邊已經呆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這個皇帝對於天文地理格物等雜學很是精通,讓人欽佩不已,但是對於儒學四書五經等知道的卻少的可憐,所以今天趙君問的問題他也見怪不怪,趕忙回答道:“官家,此話出自於《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意思就是說矜而不爭是莊重自尊,自己對自己很有信心,但卻並不驕傲自滿,所以也就不會去和他人爭強鬥勝。
羣而不黨也就是夫子在《爲政》篇裡所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周而不比就是羣而不黨,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團體,不結黨營私。
王十朋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聽得趙君頻頻點頭,笑着說:“說的好啊,看來朕要多讀書才行。”
“官家博學多才,尤其對雜學研究深透,讓下官萬分敬仰。”王十朋還對第一天到御書房趙君給上的哪一趟地理課念念不忘。
趙君笑了笑沒有回答,就讓王十朋回去。這邊王十朋回到了自己的案牘邊,剛拿起自己手頭邊的活,旁邊的張九成問道:“官家找你何事?”
張九成是書記處的頭,問這句話並未過分,於是王十朋隨口回答道:“哦,官家是問我論語中一句話,就是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我給官家解釋了一下。
羣而不黨......張九成琢磨了一會,突然臉色大變。對着王十朋說道:“龜齡,今晚可否有空?來我家一敘?”
自從書記處成立以後,張九成除了白天在御書房工作和他們接觸以外,晚上從來沒有單獨接觸過,今天要聽說張九成單獨邀請王十朋,衆人感覺有些新鮮,連旁邊的史浩開玩笑說子韶你太偏心,竟然只邀請龜齡一人而不邀請我和白東老弟。張九成想了想就笑着說那就全部邀請,去我家做客。
王十朋今晚本來是由宴請的,相邀之人就是和他已經熟悉的王次翁,本來想推脫自己有事,但是看到其他兩人都要去自己也不會推脫就答應了。
下午處理完一天的公務後,趙君要回勤政殿和全家人共進晚膳,而張九成他們也出宮回家,今晚輪到樑清值班,所以去張九成家中只有史浩和王十朋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