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日的南嶺關上。突然發出聲聲怒吼,鼓號齊鳴。
士兵們的喊叫聲驚天動地,遠處小鎮上的燕軍大恐,一陣人仰馬翻過後,慕容宜領着大軍匆匆開出鎮外列陣,準備防止對方夜襲。然而,南嶺關在那一陣吼叫過後,再度陷入沉寂。
“虛兵之計?”慕容宜半信半疑的詢問左右。
“不會,喊聲中充滿殺氣與憤怒,還有一往無回的決心,這些不會作假”,薊中大儒、慕容宜的參軍燕鳳回答。
慕容宜遲疑未定,時光在他的猶豫中緩緩流逝。數千燕軍列隊在黑暗中,列隊在寒風裡,士氣逐漸低落。誰也沒發現,數艘大船熄滅燈火,悄悄的駛出了南嶺關碼頭。
天明時分,高翼已抵近巍霸山城附近,他舉着望遠鏡,在晨曦中觀察着山腳下燕軍大寨。
巍霸山城是座典型的晉代城市建築格局。由於時間倉促,人力不足,高翼只來得及按當時的習慣,建築一座要塞式城堡駐兵拱衛。城堡內完全是駐軍以及駐軍家屬,而平民百姓則居住在距城堡不遠的城下町。當時,連晉國都城建康也是採用這種方式安置百姓。
巍霸山城是高翼的勢力末梢,平常居住在這裡的,都是各部落來交易的頭人與商戶,小小的城下町容納不下燕國的萬人大軍。大部分燕軍將領住進山城的石屋後,其餘士兵只好紮營在城外。現在,原先圍在城下町外圍的木柵欄已被拆毀,變成燕軍的劈柴與建營材料。
也許是知道漢國的人口少,兵馬少,整個燕軍外圍居然連防護柵欄都沒有,他們竟大搖大擺地圍着城下町住了下來,彷彿這塊土地子恆久以來,就是他們家的後院。
“突襲?”黃朝宗看着山下毫無防備的士兵,建議。
“不”,高翼搖搖頭,此刻天已放亮,失去了突襲的可能性。
天光放亮,對方容易看清突襲的人數,起不到渾水摸魚的效果,反而有可能讓對人利用優勢兵力反包圍。畢竟對方有萬餘名士兵,還有向來兇殘好殺的羯族人在內。
看了看周圍的環境,高翼有種熟悉的感覺,本以爲是自己曾經來過的關係。當他的目光轉到揹着長弓在他身前潛伏的士兵時,突然間,他豁然開朗。
這是阿金庫爾戰役的地形,那是歷史上長弓兵的經典之戰。一個小小的山坡,前方有700碼的開闊地,左右兩側有疏林作爲掩護,恰好阻止了對方騎兵迂迴的可能性。
就來一場經典的巍霸山城之戰吧。
拒馬,拒馬要按照步兵操典,放在400米的位置。阿金庫爾戰役後,軍事學家研究了這場戰役的種種細節,發現對付騎兵運動,拒馬的最佳位置就是距離陣地400碼。騎兵衝擊是需要助跑的,當騎兵在400米距離遇到拒馬,就不得不停下來跳躍障礙。躍障之後,剩餘的距離又不夠騎兵重新蓄勢。而400米,恰好是長弓兵發揮最大威力的距離。
在那場經典的戰役中,法軍兩個騎兵集羣衝擊長弓兵陣地,整個戰鬥只進行了半小時,長弓兵陣地前屍積如山,而那些長弓兵只剩下喘氣的力氣。
“鳴號,擺出防守陣型,通知巍霸山城,我軍已到,士兵們,滅此朝食!”,陣地佈置完畢,高翼抽出長刀,高聲吶喊。
“太倉促了一點”,黃朝宗一聲嘟囔:“應該到正午再出動,這樣纏鬥未果,可以趁夜撤走。”
衆軍齊在吶喊,黃朝宗的話淹沒在喊聲裡,沒人注意,只有高翼瞥了一眼他,但卻什麼也沒說。
高翼所在的小山坡恰好堵住了從巍霸山城通向南嶺關的大道。由於高翼一直禁止砍伐樹木,此處林木蔓延,蜿蜒不斷。
古代沒有行軍地圖一說,此外古人崇尚“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大多數人沒有旅遊意識。即使是有幾個有遊歷經驗的人,在地廣人稀的古代,他們只能沿着大路走,不可能對周圍的環境瞭如指掌。這便是時代的侷限性。
燕國的統軍大將顯然也有這種時代的侷限性,見到這樣一支兩千人的部隊,竟敢正面挑戰他的萬人大軍,而且氣焰囂張,就在他陣前耀武揚威。
燕國將領在謹慎中夾着輕蔑,他們不敢分出兵馬,繞到樹林之後,反而收攏了部隊,集結在高翼陣前,希望藉着騎兵對付步兵的優勢,依靠龐大的騎兵數量,壓垮這支人數雖少卻囂張無比的軍隊。
“瞧”,燕國將領在陣前用馬鞭指點着高翼的隊伍輕蔑的高喊:“瞧瞧這支軍隊,他們的鎧甲華麗,刀槍鋥亮,看看他們的衣服,看看他們的靴子。那靴子擦得鋥光瓦亮,點塵不染,這是一支什麼軍隊?”
燕國的士兵發出鬨笑聲,那將領繼續高喊:“一羣公子哥兒,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瞧瞧你們,衣衫襤褸,鎧甲不全,食不果腹,憑什麼他們敢穿得這麼漂亮,在我們陣前跳騰,他們是來打仗的嗎?
勇士們,衝過去,殺死他們,拔下他們的衣甲,奪取他們的刀劍,讓我們從此成爲富人。”
燕國的士兵羣情激昂,狂喊狂叫,眼中露出野獸般的兇光。
高翼遠遠的聽到燕國將領這番話,露齒一笑。
這種吶喊,在晚唐時代曾再次出現,晚唐的御林軍就是在這種吶喊聲中被人扒得精光,成爲一堆屍骨。在五代十國之中,它也曾出現過。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次衣甲齊全的軍隊被人輕易覆滅,造成了不注重士兵鎧甲防護的偏見與風尚。
然而,高翼卻與那兩支覆滅的華麗軍不一樣,他訓練軍隊,不是用來進行疊被子比賽的,他知道從來沒有一支軍隊,被子疊得比別人整齊就能打贏戰爭。
不喜歡錶面功夫的高翼,更注重兵的體能訓練。在充足營養(肉食)的供給之下,高翼雖然兵少,但單個士兵的素質遠遠高出這個時代。這種超越遠非燕軍所能想象。
燕軍動員過後,士兵隆隆的發動了攻擊。
顯然,有着戰神慕容恪的薰陶,燕國士兵的攻擊力遠遠超過遼東的其他部族。
高翼曾經與庫莫奚人有過交手,當時庫莫奚人沒有隊形,沒有攻擊波次,只知道亂紛紛一涌而上。但這些燕國士兵的攻擊,卻穩而不亂,自發地形成了一波一波的巨浪。他們在奔馳過程中,自然形成了以150匹馬一排的散兵線,一波接一波,像層層疊浪,連續不斷的向高翼的軍隊衝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