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高翼眺望遠山。他的思緒飛得更遠。

恍惚間,他想起在某論壇上曾看過的一篇雜談,裡面講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冬季作戰就是在晉代——參合陂,慕容垂蒐羅國內所有的男丁與敵人交戰,結果遇到了一場小雪,全軍五分之四的人患上了流行感冒,紛紛病死。敵軍乘機進攻,燕軍大敗,最後的復國希望徹底葬送,隨後,一代梟雄慕容垂吐血而死,慕容氏就此種族滅絕。

這是個沒有棉花的時代,《晉書》食貨志裡所說“軍人皆資椹棗,戰士取給嬴蒲”,“今雖擁大衆,被甲者甚少”……也就是說各國基本上驅饑民作戰,他們只能採樹上桑實,捉田裡蜃蛤之類果腹。

棉花,如今的中原大地上唯有高翼有棉花,自高翼開始大規模種植棉花以來,他只向晉朝進行了小規模的出口。大部分棉花被他用來紡織船帆,製作軍服以及保暖設備。漢國如今已有兩年的棉花種植經歷了,高翼以爲這次出征繼續了足夠的保暖設備,正如馬努爾說得:骰子已經擲下——這一仗,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高翼若有所思地說:“剛纔,在封裕、皇甫真進艙時,我故意泄露了幾句話給他們,就是讓他們知道:我有能力隨時攻擊龍城。

在他們來這之前,大石橋堡的官員故意拖延,讓他們在大石橋堡足足待夠了十餘天,就是爲了拖延時間——冬天,是敵人最虛弱的時候,寒冷的天氣是我們最好的夥伴,我們必須在初雪前抵達鐵嶺關,展開攻擊……子川(王祥的字),時間不多了,不要爭論,趕去幹吧。”

王祥猶豫片刻,又問:“主公,明年開春,我該怎麼辦?”

高翼一直窗外,沉默不言。王祥歪着頭想了片刻,立刻明白:“遼河!”

對,是遼河。波濤洶涌的遼河一直通往鐵嶺關,沿途正好經過龍城。三山內河水軍完成運送婦孺的任務後,稍加休整,等待遼河化凍後,便可逆流而上,直抵鐵嶺關,源源不斷地將三山需要的軍械物資運抵前線。

“陛下不要去了”,馬努爾建議說:“金道麟將軍的和談動向,您需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明年開春運送補給物資要經過龍城,你需要親自與燕國交涉。還有,這次去晉國的外交成果,也需你親自查收……陛下,國中兩將,金將軍已去高句麗,所以你不能離開漢國。”

王祥插嘴補充:“威逼契丹所部屈服……主公最好不要親自出面,不如讓我來!”

高翼明白王祥的意思,此戰,要在初冬壓服陳浩所在的部落投降,並願意按漢國劃定的圈子,用自己的鮮血換取越冬物資,這中間牽扯到要打要來,需要有隨時撒潑耍無賴的手段,以一國之主的身份出面幹這個,實在不合適。

高翼爲難地回答:“可是,這是一次全新的作戰,我們要在冬季裡保護好自己,儘量消滅敵人,掃清遼北。此外,在明年開春,我打算在遼北的山口再建一座城堡,與鐵嶺關相呼應。

燕國與我們達不成協議,必將與契丹溝通,只要我們徹底封住遼北山口,遼南這片土地就有我們做主了,燕國想不給我們遼東屬國——由不得他。所以……”

王祥拱了拱手:“主公,遼北平原最北端,離鐵嶺不過快馬奔馳兩三日的距離,有鐵嶺關作爲依託,臣便與契丹打個‘三日之戰’。無論戰果如何,臣三日出擊,三日而返。頻頻騷擾,頻頻出擊。

大冬天,牧民堆草爲垛,以草料養活牲畜,以牲畜養活人口,燃牲畜糞便取暖。臣以三日爲限,所經之處,焚燒牧民糧草帳篷,殺光牧民牛羊,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得棄河裡埋土中。

今我有棉衣而敵無有,我能戰再戰,不戰則舉火而走。牧民失去牧草,必將凍死在雪地裡。臣以爲,他們堅持不到春暖花開必將屈服。如此策略,主公以爲如何?”

高翼還在猶豫,馬努爾已經開始催促:“陛下,請下令吧。”

高翼無奈,點頭說:“好吧,子川,我國人寡兵少。士兵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訓練一名士兵我們要化三年時間,我們有錢財有軍械但唯獨缺少時間,所以,無論用什麼換遼河都行,唯獨不能用我們的士兵換……”

高翼此時顯得有點嘮叨,王祥卻沒有絲毫不耐煩表情,他恭順地回答:“主公,自打去年高句麗越江起,我們就在練習冬季行軍,臣已經把所有注意事項都記在心裡,現在,軍中又有了大量軍醫,誤不了事。”

“好吧”,高翼決然地說:“帶上海鰍船去,我們的內河水軍,運輸船全去了黃河,但還有三艘海鰍戰船停在河口,這是爲了防備燕軍水師的——你全帶走。三艘海鰍船能裝百餘噸補給,你帶少量士兵,儘量多裝補給,坐船先到鐵嶺。我讓騎兵從陸路進發。要快,要如旋風般刮過龍城,等封裕見了燕王時,你們那兒要開打。這樣,燕王才能承認既成事實。”

王祥截斷高翼的話:“主公,明輪海鰍船我們製造了三艘,上游水淺,我們還沒有探測航道,海鰍船悍然開上去……”

“不悍然……”高翼反駁:“我記得這條河可以行駛千噸輪(清代,英國開埠後),我們的明輪平底木船完全可以駛到鐵嶺。這三艘海鰍船上,每船裝有三門新式大炮,是我們按新式鑄炮法鑄的青銅小炮,用整個遼河平原換三艘戰船九門小炮,值!

你到鐵嶺後,把船上的東西卸完,立刻鑿沉三艘海鰍船,將它們固定在水中當作炮臺,構成側翼掩護,防備敵軍沿水攻擊……”

高翼不厭其煩地將細節一遍遍交待,知道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才命令王祥動身。馬努爾在其間一遍遍催促,等王祥告辭後,他忽地又覺心中忐忑:“陛下,燕國,燕國那裡真沒問題嗎?”

“一點小問題而已”,說實話,高翼心中也擔心,他強自安慰自己說:“你看,燕國派來的外交人員是兩個漢儒,這說明他們儒化越來越嚴重。

儒生們怎麼搞外交的——打勝了他們,可以佔領他們的土地,役使他們的子民;打敗了也不要緊,他們會給你一名公主,再送給你好多工匠,讓你壯大了再去打他們。所以,跟他們交手,無所謂勝敗,都能佔便宜。”

馬努爾驚得目瞪口呆:“額底上帝啊,這是外交嗎?陛下,您一定是在講笑話逗我?”

“沒逗你,這是朝貢文化的傳統外交方式,寫入聖賢書中的東西,你知道,一旦寫入聖賢書,那就是‘天不變,道亦不變’,這意思是說,只要日月星辰還在,這種外交方式就不能改變,誰敢改變就謾罵誰——直至肉體消滅。

肉體消滅不同意見者,也是寫入聖賢書的,叫‘夫子誅少正卯’,是經典,儒生學習的榜樣。燕國的反對者也必將落入這種下場。”

“爲什麼會是這樣?”

“上國脾氣——他們沒有侵略的概念,以爲別人來搶東西佔地盤,是因爲他們太蠻夷,什麼東西都缺,所以,當他們打勝了,爲了防止敵人再來,就送敵人一些工匠,讓敵人提高生產能力,能夠自己生產短缺物資。他們不學習經濟,不知道生產力與戰鬥力息息相關,所以,他們資助敵人來搶劫自己。

現在,中原這些立國的羌、氐、羯、匈奴部族,都是晉國資助起來的,爲此,他們的皇帝被抓,被迫給匈奴倒夜壺,他們的皇家圖書館被燒,自己被迫倉皇難度。但他們仍然沒有覺悟,還在繼續資助鮮卑——因爲日月星辰還沒有變,所以他們也不能變。

我看快了,鮮卑必將是晉國的下一個敵人。我只希望,燕國的外交人員能秉承這種傳統,把我資助起來覆滅他們。”

“那麼,陛下在擔心什麼?”

“我擔心他們儒化得不夠——燕國的統軍大將還是鮮卑人,宗室子弟,他們萬一不講‘傳統’……”

馬努爾憨厚地一笑,問:“陛下,今天的日月星辰變了嗎?”

“沒有!”

“那麼,您爲什麼替燕國的反對者擔心呢?他們會有人屠殺的,至於我們,我們還是關心自己的領地吧……陛下,自從您封給我領地後,我還沒去領地上看看聶,現在正好清閒,請准許我視察自己的領地。”

高翼斜着眼睛看着馬努爾:“聽說,你兒子戈岱斯從天竺拉來一船紡織工,有什麼收穫嗎?”

馬努爾憨憨地笑,良久,方小心地回答:“陛下,還有一些新棉種,長絨的。您給我的封地無險可守,我不能種糧食來誘惑敵人,所以我打算種棉花。這東西不能人吃也不能餵馬,這物種抗旱耐寒不需太多人手看管,正適合在領民少的土地上種植……”

高翼也一臉的憨笑,真誠地說:“把你搞到的紡織機給我一套。我要那種25支紗的紡機。放心,我不用來之棉花,我織桑蠶。”

馬努爾張嘴結舌:“陛下,你簡直是魔鬼,我發誓,沒有人看過那種新織機,即便是看了他們也不懂,但你從沒見過,怎麼就知道我弄來的是25支紗新紡機?……”

在這個時代,最新進的棉化種植技術,紡織技術在印度,是印度首先發明瞭25支紗的新紡機,用這種技術製出來的布匹可以像絲緞般柔滑,羅馬稱之爲“印度綢”,中國則稱之爲“天竺綢”。直到印度盜竊了中國桑蠶技術後,這個稱呼才得以改變。

印度把這一領先技術一直保持保持至工業革命前,在藉此成爲了世界第一棉花大國。後世考證認爲,黃道婆所發明的織機,就是印度的5紗紡織機。而工業革命後,印度又從中國盜走茶種,同時成爲了世界第一茶葉大國。

第一棉花、第一茶葉,這一優勢一直保持至21世紀。印度絲綢出口則名列第二,第一是日本。

快樂呀!俺在晉代就替祖國報了仇,印度織機,印度寶刀技術都被俺盜了回來——偷盜爲快樂之本啊。我盜故我在!

你說這些古代人,一個接一個地去印度朝覲,盡帶回來些無用的佛經,忙啥?別說盜圖紙,連基本國情都不摸清楚,就知道一箱一箱往回背經文,翻譯後當金科玉律,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卻驢脣不對馬嘴,連“印度數字”、標點符號都帶不回來。更加可笑的是,1600年後“印度數字”傳入中國,還被誤當做“阿拉伯數字”——真是歪嘴和尚唸錯經吶。

“你的產業怎麼經營我不管,但你用我的船我的人,拉自己的東西,總的給我船費吧,就織機。25支紗並不是極點,400支紗都有可能,我要研究一下增加紗錠的技巧。你先回領地視察,織工放我那兒,等你封邑的棉花收穫了,我把他們還你。”高翼笑嘻嘻地說。

馬努爾嘟囔:“等棉花收穫,那還得一年……”

“我不着急”,高翼無賴地說:“你蓋廠房,造機器,一年夠麼?不成就再來一年。”

“夠!夠!”,馬努爾連忙應合,並打岔說:“陛下,您的……情人,晉國的燕公主已經抵達三山,你該動身了,我們要回去盤點外交收入。”

永和六年深秋,在屢次收到邊境官員的報急之後,收到漢國第一批糧草的冉閔,怒火終於被點燃了。他留其大將軍蔣幹等人輔佐太子冉智守爲鄴城,自己親率騎八千攻擊劉顯。劉顯任命的大司馬、清河王劉寧舉棗強而降,冉閔收編了劉寧的士兵,攻擊劉顯,勢如破竹。

劉顯戰敗,逃到襄國。冉閔緊追不放,劉顯大將曹伏駒向冉閔投降,打開了襄國城門,冉閔遂入襄國,誅殺劉顯及其公卿,焚襄國宮室,遷其百姓於鄴。

至此,得到漢國糧草支援的冉閔緩過氣來,冀州(昔魏郡,鄴城所在地)、定州(昔常山郡)、相州(昔襄國郡)。

若能好好經營,這土地肥沃的三州之地必能讓冉閔立住腳跟,讓中原漢人政權更加穩固,可惜,冉閔竟把殘趙的都城——襄城,一把火燒成白地。失去了這個堅固的雄城,冉閔對於相州的掌控成了名義上的東西。

中原再無抵抗力量,冉閔把目光投向了燕國,不久,魏國使臣,名儒常煒出使燕國。

常煒出鄴城的時候,正是燕國使臣出牛莊之時。一路向外走,封裕仍不停地擦汗,皇甫真訝問:“賢侄,爲何汗出如漿?”

第254章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43章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270章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36章第216章第270章第235章第238章第84章 冒險之旅(下)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255章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95章第64章 半喜半憂(上)第184章 (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230章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04章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270章第203章第242章第142章 達成心願(上)第87章 用心險惡(上)第83章 冒險之旅(上)第210章第137章 遭遇險情(下)第181章 (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92章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238章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270章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205章第270章第255章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225章 歲差幾何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56章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50章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27章第102章 威武之師(上)第231章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52章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187章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86章 (下)第214章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63章第6章 我答應你第251章第20章 絕世美男(下)第261章第209章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7章 勉爲其難(中)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49章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266章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267章
第254章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43章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270章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36章第216章第270章第235章第238章第84章 冒險之旅(下)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255章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95章第64章 半喜半憂(上)第184章 (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230章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04章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270章第203章第242章第142章 達成心願(上)第87章 用心險惡(上)第83章 冒險之旅(上)第210章第137章 遭遇險情(下)第181章 (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92章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238章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270章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205章第270章第255章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225章 歲差幾何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56章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50章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27章第102章 威武之師(上)第231章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52章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187章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86章 (下)第214章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63章第6章 我答應你第251章第20章 絕世美男(下)第261章第209章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7章 勉爲其難(中)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49章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266章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2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