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威風凜凜(下)

古代的中國主要靠火把與油燈照明,蠟燭是在清末傳入我國的,最早叫做“洋蠟”。“洋蠟”的推廣曾在中國引起一片腥風血雨。清末的義和團運動中,志士們特別喜歡搶劫那些點洋蠟照明的人,先詛咒一番“洋狗”,然後一擁而上將他們的房屋焚燒成白地,將他們的家財搬回自家存放,而這些人的罪名就是點蠟燭照明,因而犯下“夷化”大罪。歷史曾對此行爲大爲欣賞,稱讚這是愛國行動,但歷史卻沒記錄,那些義和團員如何處置搶回去的蠟燭。

火把與油燈,這兩者極其容易引起火災,歷代統治者怕人忘了睡覺滅燈引起火災,一直都強制要求入夜熄滅燈火,如此數千年,養成了中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習慣,一入夜間,那些軍卒們的生物鐘自動起作用,開始犯困嗜睡。高翼好不容易糾正了這種惡習,卻又要面對燈火的難題。

六艘船,除了少數鐵釘,大都由木材與船帆組成,這些乾透的木材極易引發火災,繼續在甲板上用火把、油燈傳遞信號,不僅傳播距離近,而且容易被海上大風吹滅。如果把燈火放置在桅杆上,傳播距離雖然遠了,但容易引燃船帆。

於是,高翼開始改造燈火。他先是教會了幾艘船相互合作,捕殺鯨魚、鯊魚,並從鯨魚體內獲取蠟油製做蠟燭,而後,爲了盛載蠟燭,高翼努力改制燈具。

海上行船,爲了不讓蠟燭被海風吹滅,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將蠟燭裝入玻璃燈罩中,這也是大航海時代的通用做法,然而,雖然這時候玻璃技術已經誕生了5000年,但它還沒有傳入中國,而短時間內製作出玻璃顯然是不可能的——高翼是機械師,對於化工技術瞭解不多,他只大略記得,玻璃是由天然鹼與石英砂混合燒製,但據說其中還要加入劇毒物砒霜,才能讓玻璃澄清透明沒有氣泡。

不要說礦石難找,高翼也沒時間一次次試驗玻璃燒製技術。所以他只好殆精竭智地尋找替代物,最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見了一個漢代的“攏手”(即把火炭放在鐵籠內,冬天暖手用),從那裡找見啓發,用極細的竹絲編成竹籠盛裝火燭,解決了所有難題。

竹籠裝的火燭雖也有被風吹滅的可能,但桅杆頭的竹籠可以編成百葉窗狀,平時窗葉合攏,只在上下留下通風口透風,保證火燭不熄,傳遞信號時,則通過窗葉不時的開閉,達到類似於現代的信號燈的效果。而船舷邊的照明就使用蒙上絹的竹籠,艙內照明就可以直接用蠟燭——蠟燭燃燒溫度不高,蠟盡燭滅,基本沒有火災危險。

重新改造燈火後的船隊行駛在晴朗的夜空下,滿船罩在朦朧之中。遠處看,星星點點的海上燈火緩緩移動,就如同一個童話故事,亦或是一個海市蜃樓。那滄桑的濤聲澎湃中,船燈忽明忽暗,船上人影瞳幢,帶給人一種夢境的感覺。偶爾還傳來幾聲斷續的呼喊,在潮溼的空氣裡顫顫悠悠,蒼涼的直撓到人心裡。

各船上的人都很興奮,此前他們幾乎都沒有夜航經歷,現在坐在這樣一艘燈火通明的大船上,與此同時,海濤聲陣陣入耳,難免給他們一種天地盡在掌握的感覺。於是,這些由漢軍轉職的水手們不停地向鄰船上熟識的夥伴大聲打着招呼,屁大點事也詢問個不停,但對於夥伴們的回答卻心不在焉,只顧側耳欣賞自己那問話在海面上飄蕩的尾音。

高翼沒有制止水兵們的胡鬧,他似乎正陷入傷感中,獨自一人坐在黑黢黢的船長室裡,耷拉着肩膀,晃着腿,默默無言。

忽然間,岸上響起陣陣喧譁,那喧譁是如此響亮,以至於波濤與水手的叫喊都完全壓不住。不一會,船上也響起了一片喊叫,幾名幼童奔跑着來告訴高翼究竟。

“先生,船上的鮮卑人正與岸上喊話,他們說,三公主在岸上,他們的族人已經接到了三公主。”小童們鸚鵡學舌道。

“通知各船下錨”,高翼站起身來,一連串下令:“放下小舟,接三公主上船。”

小船接回了20人,除了宇文昭與幾名鮮卑侍從外,還有數名高句麗衛士,但這些高句麗衛士保護的對象似乎不是宇文昭。夜幕下,被他們圍在當中的那個瘦小的身影分辨不清男女,不過,高翼的直覺告訴他,此人決不是宇文昭要嫁的那個王子。

“我聽說慕容恪來了”,宇文昭一登上船,劈頭就問。慕容恪的威名顯然使她心內惶恐,問話的時候,她甚至來不及掩飾自己的慌亂。

“還不能確定”,高翼親暱地拍拍宇文昭的肩膀,安慰說:“我只看見一個戴金面具的人,他向我射了一箭……哼,誰都可以戴上那個面具,戴面具的人也難說就是慕容恪。”

“哼”!隨宇文昭登舟的人叢中傳來重重的兩聲怒哼,其中一位高翼聽出來了,那是宇文兵,另一個聲音從高句麗護衛隊中傳出,卻是那位身材瘦小的人。

黑暗中,高翼輕蔑地撇撇嘴,毫不在意對方的不滿,他示威似的再度將手按在宇文昭的香肩上。

宇文昭微一縮身子,但沒等衆人做出反應,她又一挺胸,用瘦弱地肩膀承住了高翼的大手,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平靜地問:“我們需要在海上漂流多久?嗯,你估計慕容恪打算幹什麼?道麟將軍有多長時間跟對方交涉?”

高翼略等了一會,見衆人沒注意他的手,都在等他的回答,他坦然地收回了手,輕描淡寫地說:“夜深了,你先休息,有話明天再說。”

宇文昭呆了呆,站在那裡想了片刻,復又點點頭,招呼那名瘦小的高句麗人說:“阿卉,你跟我進艙。”

一陣香風飄過,那名叫阿卉的人飄過高翼時,深深地看了高翼一眼,驚鴻一瞥間,高翼只覺得對方眉目如畫,面白如瓷。

“女人!一個高句麗女人?”高翼低聲自語。

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257章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7章 勉爲其難(中)第24章 鮮血四濺(下)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96章 戰無不勝(上)第249章第255章第209章第225章 歲差幾何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64章第168章 以血換血(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180章 (下)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10章 落荒而逃(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15章 震撼天地(下)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4章 君何人也第189章第213章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234章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211章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29章 熱血四濺(下)第7章 對牛彈琴第196章第61章 武力試探(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200章第183章 (上)第203章第195章第168章 以血換血(上)第190章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39章 望君珍重(下)第177章 (上)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1章 生逢亂世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97章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194章第37章 刀劍結算(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191章第207章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200章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203章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191章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104章 無所顧忌(上)第238章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205章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5章 復國重任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70章第193章第125章 最高機密(下)第211章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213章第209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115章 清麗脫俗(下)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190章第176章 天理昭昭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181章 (上)第214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83章 冒險之旅(上)第217章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
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257章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7章 勉爲其難(中)第24章 鮮血四濺(下)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96章 戰無不勝(上)第249章第255章第209章第225章 歲差幾何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64章第168章 以血換血(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180章 (下)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10章 落荒而逃(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15章 震撼天地(下)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4章 君何人也第189章第213章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234章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211章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29章 熱血四濺(下)第7章 對牛彈琴第196章第61章 武力試探(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200章第183章 (上)第203章第195章第168章 以血換血(上)第190章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39章 望君珍重(下)第177章 (上)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1章 生逢亂世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97章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194章第37章 刀劍結算(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191章第207章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200章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203章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191章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104章 無所顧忌(上)第238章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205章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5章 復國重任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70章第193章第125章 最高機密(下)第211章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213章第209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115章 清麗脫俗(下)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190章第176章 天理昭昭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181章 (上)第214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83章 冒險之旅(上)第217章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