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條令。即使身爲艦隊司令的高翼要登上指揮台,也需先進行申報。但也許剛纔高雄過於專注,竟沒有聽到任何申報聲。此刻,他瞥一眼執星軍官,只見執星官微微點頭,示意他確實做出了登臺允許。
高雄啪的一聲,並腳立正,敬禮:“王,是否允許我移交指揮權?”
“我允許”,高翼邁前一步。
兩人相互敬禮後,高翼接過象徵指揮權的瞟遠鏡,隨意地望了望,他說:“發出詢問,讓瞭望手再度確認目標。”
瞭望手隨即發出確認的聲音。
高翼下令:“全船轉舵,左舷30度,掛三角旗帆,全速前進。傳令瞭望手,注意搜索,確認目標周圍是否還有其他船隻。”
所謂三角旗帆,就是爲了增加風帆的受風面,而在風帆兩側臨時再加掛兩副三角型的帆布,不用時還可把三角帆摘下,所以稱爲旗帆。
船隊輕巧的在海面上畫出一個大圓弧,掛上三角旗帆後,船速陡然加快。直奔瞭望手指出的目標而去。不久,瞭望手看到的目標出現在海平面上。高翼舉起瞟遠鏡,細細觀察。
這似乎是一艘被風暴摧毀的船。帆已破、桅已倒、甲板多有損壞,船隻半沉半浮,傾斜的漂在海面上。
高翼看了許久,看不清船上有絲毫生命氣息。他隨手將瞟遠鏡遞給高雄,並向高雄解釋剛纔的命令:“我們這次出航就是爲了熟悉新艦,南行的目的就是網羅人才。這些出海的人敢於駕一艘小舟遠航,船上或許有我們需要的人才,比如造船匠、水手、識字的先生。”
高翼隨之發出一聲慨嘆,補充說:“完全無知的人,完全不知變通的人,沒有膽量感駕着小船漂向未知的大海,所以,船上的任何倖存者正是我們需要的。以後遇到這樣的事不用請示,直接靠上去打撈,這是海上慣常的相互救助風俗……讓水手們順便練習駕船轉舵,讓士兵們練習海上警戒與救援。”
說到這裡,高翼忽然想起了那位著名的海盜孫恩。記憶中不記得他是怎樣出生,而他四度糾集十萬海盜、樓船戰艦千艘攻打大陸。這十萬海盜以何處爲基地方,也是一個歷史之謎。據高翼所知,附近能夠容納十萬海盜生活的大島惟有臺灣島和海南島,但後世的考古學已經確認,孫恩並不是以臺灣島和海南島爲基地。
歷史同樣沒有記述:那十萬海盜覆滅之後,十萬海盜的家眷到了何處,她們是怎麼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也許,那位孫恩現在正像他一樣,躲在某處休生養息,默默發展勢力。
這個島也許是琉球羣島。
不過,高翼也知道這番猜測沒有考古證據支持。
據說,自山東半島有一股海流流向琉球羣島,只要出海時機合適,不用風帆順着洋流飄蕩,船上的人就會飄到琉球羣島。而琉球羣島上,目前正有一羣跨海而去的漢民組建了琉球國。四百年後,他們在唐代歸附中原,並澄清了他們的來歷。
“也許,向琉球羣島販運武器,並唆使他們進攻倭島,是一個好買賣”,高翼默默思考。
大海上除了水就是水,沒有參照物,即使再高的船速,船上的人也感覺不到。因而,船隊駛近那艘浮舟的過程是個極度緩慢、極度無聊的等待過程。此時,瞭望手猶在桅杆上緊張地搜尋四周,高翼則在難耐的等待中盤算着琉球,並胡思亂想起來。
“誰說中華民族不是航海民族,聚集十萬海盜,這得多少人前赴後繼的渡海而去,十丁抽一的軍民比例,那也是百萬人口的民族大遷移,如果再加上渡海過程中的十船存一,那該有多少人前仆後繼地從中原出逃?
可是,在民族危亡的時候,這幾百萬人怎麼就寧願投向茫茫無盡的未知大海,也不願起而反抗呢?”高翼暗自琢磨。
可他忘了,自己也正做着遷移美洲的打算。
“十萬海盜逆江而上攻打建康,這樣的‘農民起義’,要給沿海的生產力造成多大傷害?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他們爲什麼不去攻擊毫無海防能力的胡人政權,反而再三再四地想削弱漢人政權呢?
如此狀況下,該用多大的誘惑才能使他們調轉攻擊方向,轉攻倭奴倭島?
等等,不對,這個數據有點不對頭。如果真有十萬海盜,每人每天按最低消耗配給5公斤水,光飲用的淡水每天就需50萬公斤,每天50萬公斤淡水啊,他們該乘多大的船渡海?又是從多麼巨大的泉眼裡,每天汲取50萬公斤淡水呢?
諾曼底登陸中,盟軍投入作戰軍艦約5300艘,登陸艦艇4126艘,運輸船5000餘艘,除去空降登陸的人員外,盟軍第一波運上去的登陸士兵也不過十萬出頭,孫恩也能一次運送十萬戰士?古代的諾曼底登陸?……
嗨嗨,又叫史書給騙了。”
水手們傳遞着一連串數據,執星軍官邁前一步,報告:“王,船速19節,三炷香功夫接近目標,是否需要船員做跳船準備,請大王示下。”
高翼收起了飄忽不定的心思,回答:“當然,命令全船戒備,水手準備跳船。”
沒有十萬海盜,高翼大可在這片海域好好巡邏一番,即操練了水手,又會撿上許多不願做奴隸的漢民——還都是些有一技之長的,敢於冒險的漢民。
三山港至滬犢(今上海附近)全程六百七十二海里,這是按照需中途停靠青州不其港(今青島港)而走的折線路程計算的。按船隊平均14節的航速計算,需航行44.8小時。
古代定位設備不完善,爲了防止夜間偏離航向,船舶需下錨停泊。故而每天只有12小時航行時間,高翼雖然仿製出了羅盤與六分儀,但他的水手尚不能熟練操作,所以他也不敢冒險,夜間照常要求下錨停泊。
如此綜合計算,船隊航行到長江口需四天時間。
這四天用來鍛鍊水手遠遠不夠。因爲遠航船長必須掌握三角函數知識,才能讀懂海圖,並準確測算自己船隻所在位置。而教會一個人掌握三角函數,至少需要八年時間學習基礎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