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用心險惡(上)

那商人低頭看了看劍上鋒利的寶劍。面色蒼白地擡起頭,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噫,恨我未能學全師公的武技,否則,今日焉有你囂張的機會!”

高翼好奇地看着那商人,緩緩地收起了自己的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這話說得有意思。但你沒有發現,胡人進入中原就是靠以力服人的?如今漢民在北地爲奴,在南方困守一隅。

照你這麼說,是胡人做錯了,他們不以德服人,不遵守儒家思想。這話,你怎麼不去對胡人說?還有你,你當初不是拿着劍威脅水手們別上來嗎?這話怎麼不對你自己說?”

那商人勃然大怒:“這話是聖人之語,你竟敢語出丕否,聖人的話也有錯嗎?”

高翼淡淡一笑,伸出手,表示要拉他起來:“你這話不是證據,辯論是要用證據和邏輯來說服人的……但我還是願意回答你的話:聖人的話,經常是錯的。但如果把聖人的話反着理解,它又常常是對的。比如:聖人說‘國雖大,好戰必亡’,你要理解成‘國雖小,好戰必興’,你距離真理會更近。

時代不同了,出自農家小戶之手的理論,不見得適合現在的殺戮時代……來吧,我對‘除三害’的‘大蝦’周處很感興趣,來,告訴我他都教了你們什麼?”

“證據……邏輯……真理……這都是什麼詞語?”那商人猶豫地拉住高翼的手,見沒有什麼危險,挺身站了起來,眼裡掠過一絲孺慕神情,稍閃即逝:“你好像我師公,嘴裡老是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高翼目光一閃,問:“你見過你師公?他長得什麼樣?魁梧嗎?”

那商人神色一黯,低頭回答:“我只見過師公的畫像……先師公出師時,帶走了他所有的徒兒,唯我師七徒虞梧返故鄉青州探母,故而未能隨行。

先師公亡於此役,弟子皆戰死,我師不敢回朝,故蒐集先師公遺物,隱名埋姓南下避禍。在下是先師收留的孤兒,胡人南下時,在下流離到了南朝,幸賴先師收留,才得以苟生。

亂世求活不易,而後,在下的師兄弟以及師傅相繼佚於災荒與飢餓,可唯獨我這個愚人尚孑留於世,天道不公哪……”那商人擦着淚,繼續說:“先師臨佚前,叮囑我遠離這個亂世,在好死中求活。在下尊崇師訓,變賣產業駕船出海,沒想到,上天還是不放過我這個不祥之人……”

“弟子皆戰死”、“隱名埋姓南下避禍”,高翼敏銳地抓住了這幾個關鍵詞。

周處字子隱,他戰死於50年前,他的祖父是吳國的鄱陽縣太守周舫。周處年輕的時,力氣過人性情蠻橫,因父親早死,無人管教,常與人鬥毆鬧事。當時,長橋下有條獨角蛟(揚子鱷),南山有隻白額虎,一起危害百姓,因此,人們連同周處在內稱作“三害”。

後來有人勸周處去射虎斬蛟。周處先入南山射殺白額虎,接着又下長河,搏蛟歷時三天三夜,鄉親們都以爲他已經死了,四處相告,拍手慶賀。這時,周處居然斬蛟回來了,看到鄉親們慶賀的不是他射虎斬蛟,而是以爲他死了,這才知道鄉親們憎恨自己甚至超過虎蛟,便從此決心悔改。

於是,周處就去找當時有名的學者陸機、陸雲兄弟,並說“我很想改正自己的錯誤,可年紀大了,恐怕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吧。”陸雲回答說:“古人云‘朝聞道,夕可死矣’。何況你年紀尚輕,前途還很遠大。”從此以後,周處就立志改過,努力求學,最終成爲晉朝一代名臣。

周處仕晉爲御史中丞時,凡所糾察彈劾的人,即使是皇親國戚也不避諱。但這樣廉潔公正的人是爲官場潛規則所不容的。後來氏人齊萬年造反,朝臣恨周處強直,便建議朝廷派周處出戰。

有人知其有去無還,勸他以母親年老爲由,不去出戰。周處說:“忠孝之道,安得兩全?”後來孤軍深入,斬敵甚多,弦絕矢盡,臨危不退,遂壯烈犧牲。

周處身後待遇極爲優容,晉惠帝親下詔書褒獎曰:“周徇師令,身膏齊斧。人之雲亡,貞節克舉。”以讚美周處以身徇國的崇高精神。

此前,高翼對這個歷史名人特感興趣,曾派人蒐羅了這位戰死於50年前的英雄的事蹟,親身感受其英魂,常爲之心折不已。但現在,從其徒孫的片言隻語中,高翼聽出來,這場戰鬥只不過是一場謀殺。

兵馬未出,有人已知周處有去無還;戰爭打響後,周處果然“孤軍深入”;既無人接應又“弦絕矢盡”——這說明有人赤裸裸地連軍械都不供應。周處不死,會有許多人坐臥不安。

尤爲奇怪的是:周處死後,其弟子隱名埋姓不敢露頭。其老師“二陸”不久也獲罪被殺,死前留下了一句話:“可惜再也聽不到華亭鶴唳”。而後,周處殘存弟子竟要遠赴海外以避禍,這說明了什麼?

周處陣亡時,晉庭還未南遷,那時朝廷的實力還很雄厚,以這樣雄厚的實力剿滅一個微弱的叛亂勢力,竟然讓一位御史中丞戰死。而朝臣們爲了除掉一個人,竟然以“國家戰敗”爲代價,此後,晉帝被匈奴俘虜,甚至爲匈奴王劉淵倒馬桶求生。但朝廷倉皇南遷後,卻繼續歌舞昇平……

儒士之心,何其毒也。

高翼微微地嘆了口氣,心裡極不好受。

怪不得後世對於周處的歷史說得極爲含糊,人身死,弟子盡滅。他的鋁腰帶自然成了千古之謎。

也許,自己無心中救下了這個“軍火走私商”,已經悄悄改變了歷史。

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54章第233章第3章 英雄救美第4章 君何人也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53章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94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233章第172章 突破重圍(上)第161章 進爵封侯(下)第75章 石破天驚(下)第227章第96章 戰無不勝(上)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196章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214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241章 紅妝粉飾第68章 內憂外患(上)第251章第222章第256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182章 (下)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208章第87章 用心險惡(上)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37章第259章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156章 負荊請罪(上)第259章第9章 情愫漸起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227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205章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243章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21章第192章第29章 顛沛流離(上)第227章第212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183章 (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215章第203章第104章 無所顧忌(上)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263章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37章 遭遇險情(下)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233章第211章第229章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179章 (上)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232章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183章 (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18章 勉爲其難(下)
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54章第233章第3章 英雄救美第4章 君何人也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53章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94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233章第172章 突破重圍(上)第161章 進爵封侯(下)第75章 石破天驚(下)第227章第96章 戰無不勝(上)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196章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214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241章 紅妝粉飾第68章 內憂外患(上)第251章第222章第256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182章 (下)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208章第87章 用心險惡(上)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37章第259章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156章 負荊請罪(上)第259章第9章 情愫漸起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227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205章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243章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21章第192章第29章 顛沛流離(上)第227章第212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183章 (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215章第203章第104章 無所顧忌(上)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263章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37章 遭遇險情(下)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233章第211章第229章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179章 (上)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232章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183章 (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18章 勉爲其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