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空,因爲晨霧的渲染,氣息清澈。一個綠衣少女提着竹籃,徒步行於河邊。那條大河寬廣數十里。河的東南面有一座山村,北面爲層層疊疊的峭壁。
綠衣少女走下河岸,穿梭於廣闊的田野。田裡,一片片稷稻,沉甸甸,綠油油,隨微風的吹拂,層層波動。她一路上見到尚在勞作的村民,都會很禮貌地問候。
這個少女名喚青萱,碧玉年華,肌如白雪,真乃是肌如白雪無絕色,碧玉年華俏佳人。
青萱還未到記事之時,父母便已雙雙離去,由祖父母將其帶大。村裡人大多憐憫她的身世,對她極爲關愛。
農田後方,是連綿的山林。青萱放緩腳步,走向林中。此林以松柏爲主,荊棘繁密,盛產野山菇,她每天清晨,都會前來採摘。
山林四野,隨處可聽見禽鳥鳴唱,草垛裡亦有蟲獸竄撲。不過,這兒禽獸雖多,卻無虎豹豺狼之輩,不然,那少女也不敢隻身涉險。
一株腐木,不知橫倒在此多少年歲,面目全非,上頭長滿山菇。青萱放下竹籃,蹲下身體,先摘了一個,仔細觀察,確定無毒,方敢繼續採摘。
忙碌半會,山菇已裝了半籃。青萱眼見辰時將過,若回去得晚,祖母必定在家焦急,遂提着竹籃,原路返回。
寧靜的村莊,有淡藍色的嫋嫋青煙,飄蕩於半空之中。辛勞的村民也陸續回到了家裡。
一座小院坐落於村尾,房屋和圍牆皆是泥土堆築,因年久失修,外觀頗有些殘破。院內,有一老媼將做好的飯菜擺在了桌案上。她雖已過花甲之年,可身體看起來依舊健朗,面色也很紅潤,一身布衣,打滿補丁。
青萱興沖沖地推開院門,走了進來,歡笑道:“祖母,今天的山菇,比往常多了不少呢。”
“我的萱兒最乖巧。”老媼的神態慈祥和善,她思索片刻,又道:“對了,你祖父大清早就跑去岸邊垂釣,你回來時怎麼沒見到他?”
“祖父肯定又在老地方,祖母稍等一會,我現在就去把他找回來。”青萱話落,再度跑出小院。
風兒悠悠,兩三漁民結伴駕船,正在河中圍捕。岸邊,一老叟撐着魚竿,安穩地坐於青石上面。老叟旁側的魚簍裡,裝着幾尾小魚,尚在掙扎。
一漁夫駕着漁船,靠到岸邊,提着兩尾大魚,笑道:“老叔,你挑選的這個位置,很難釣到大魚,不如,我送你兩尾。”
“老夫垂釣,是爲了讓自己每日都有事可做,不至於隨着年歲而荒廢。”老叟依舊談笑風生,不爲所動。
那漁夫見這老叟如此一說,便不再多言。他放下大魚,將漁船上的繮繩綁在岸邊木樁上,準備等同夥到齊,一同均分。這時,青萱蹦蹦跳跳地小跑過來,她朝那位漁夫大叔打過招呼,就來到老叟旁邊,道:“祖父,該回家吃飯了。”
老叟笑了一笑,隨即收杆。青萱從水中提起魚簍,見裡面魚兒太小,又道:“這些小魚還不夠吃一餐,不如我們做做好事,把它們放生吧?”
“只要萱兒高興,怎樣都成。”老叟看到孫女又生了慈善之心,就沒有反對。
青萱聞言,迫不及待地打開魚簍,把魚兒倒入河中,她還朝魚兒招了招手,道:“魚兒啊魚兒,你們以後可千萬要小心,別再被他們捉了去。”
老叟此刻已收拾好漁具,輕輕拍了拍還在神遊的孫女。青萱這才蓋好魚簍,扶着老叟,一步一步往小村走去。
老媼在家中等了許久,不見這一老一少回來,甚是着急,案上的飯菜也沒了熱氣。半晌,青萱推開院門,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老叟跟在後頭,由於年歲太大,腿腳比不得這年輕小丫頭。
青萱把魚簍隨手放到牆角,便來到案邊,想看一看,今天的早膳有沒有自己喜歡的食物。案上,也就三碟小菜,一大碗金燦燦的稷米飯糰。這少女的食慾陡然降了大半,她拿起飯糰,細嚼慢嚥,盤裡的菜,動也不想動。不過,好在還有半籃山菇,中午可以不用過得這麼清苦。
老叟和老媼倒是習以爲常,兩人落座,邊吃邊聊,早已忽略旁邊的少女。這般的生活對於一家人而言,看起來有些平淡,卻不失溫馨。
青萱啃完手中的飯糰,道:“祖父,都已經過了兩天了,我們救回來的那個人還沒醒來,他該不會有什麼危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