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的夜晚,比起雪域要喧鬧一些。深夜時分,太虛門人皆已入睡,唯上清殿還燃着燈火。凌雲子盤膝坐在前殿的蒲團上,凝神閉目,全身心進入冥想之境。
突然,上清殿外霞光無限,宛如白晝。凌雲子被霞光驚醒,定了定神,又聞得一陣仙音迴響在耳旁。這道人遂起身來到殿外,擡頭眺望。只見蒼穹之上,一道白光朝着崆峒山緩緩下沉,最後停在大殿前方的半空之中。
白光散去,現出一位美豔聖潔的仙女。她披着華美的白裙,沐浴過花草的雨露,散發宜人的芳香。那神聖威嚴的氣勢,衆生見之,欲近不敢。
“貧道凌雲子,恭迎玄母大天尊。”凌雲子說着,恭恭敬敬地跪了下來。“不知天尊駕臨,有何賜教?”
玄母大天尊即九天玄女,亦稱“玄牝氏”。傳說,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陰陽之靈氣。神無所不通,形無所不類。知萬物之情,曉衆變之狀。她還位居十二上仙之首,領轄崑崙萬聖,地位僅次於創世神。
玄女道:“吾今夜見你,實爲宣告西王母神諭。”
“上蒼若有差遣,貧道萬死不辭。”凌雲子再度向九天玄女作揖。
九天玄女探出玉指,輕輕一點。萬道金光朝着那道人匯聚,停在了他的眼前,幻化成八個金燦燦的篆字,曰:“夏後中興,天命所歸。”
凌雲子見字已領會其意,但依舊面露憂慮,嘆息道:“大天尊,自從寒浞君臨天下以來,九州尚能安定。夏后氏如要中興,必會挑起刀兵,戰火重燃,非蒼生之福。”
玄女道:“天意如此,你我只能遵從,不得有異。”
“也罷,有勞大天尊回奏上蒼,凌雲子領諭。”凌雲子不敢再推辭。
此刻,這道人眼前的文字已煙消雲散。九天玄女拂動玉袖,一道黃符從她袖中飛出,徐徐飄落,止於凌雲子的身前。他伸手接下,攤在掌心,仔細觀察。
“吾賜你喚神符一道,若遇難事,可唸誦符上咒語。”九天玄女言罷,便駕雲西去。
那道人收起黃符,回到大殿,眺望太上老君神像,心情煩悶,久久未動。他思緒一轉,又想起祖師廣成子曾嚴令太虛門人,不得干擾俗世紛爭。只是如今天要亡寒,即使不願也無可奈何,畢竟作爲修士,還不敢違抗天意。
次日,上清殿內,四大宗主很早便已聚齊在此。掌門凌雲子拿起龜殼,通過卜算,發現夏后氏還有兩百年氣數。他尚未忘記,三十五年前,恩師卜算夏后氏命運時,已確定氣數已盡。現在憑空多出兩百年,定是上天的恩賜。這道人對那無常的命運,又多了幾分敬畏。
清虛的神情,異常凝重,道:“師兄,玄女雖讓我等相助夏后氏,可我記得,當年夏后氏族人似乎被殺盡斬絕,難道還有苗裔尚存人間?”
凌雲子道:“不錯,夏后氏仍有一脈,隱居虞城,如今恐怕已成了氣候。”
“戰爭非同兒戲,況且寒浞勢力強大,我們不如再等一等,或許不久時勢有變,也未嘗可知。”古陽真人深知,戰爭一起,蒼生受苦,稍有不慎,太虛宮將會背上千古罵名。
玄秋塵道:“昔年,蚩尤作亂,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以定天下。如今,玄女再次臨凡,命我等相助夏后氏復興,其背後必有深意。”
“師弟此言差矣,我們本是修道之人,潛心修煉纔是正途。俗塵紛爭,依我看,不管也罷。”瓊華元君低着頭,語氣冷淡。她在想:就算太虛宮真的幫助夏后氏奪回江山,又怎能保證,夏后氏不會重蹈太康覆轍?
凌雲子見這位師妹是那般堅定,一時語塞。畢竟,夏后氏之所以失國,實爲咎由自取。當時,夏后氏二代後主太康,即位之初便沉湎於遊獵,不問朝政。東方強族有窮國爲稱霸天下,趁機揮軍進攻夏王朝。
夏因無國君坐鎮,接連敗退。有窮氏在羿的率領下,戰無不勝,長驅直入,攻進了夏都斟鄩。太康不得歸國,流浪在外,四年,崩。羿正式擁立夏啓四子仲康爲後主,自己則臨朝主政。
仲康在位七年,抑鬱而終。羿見時機成熟,逐相,代夏後而王天下。夏相則依附商伯,居商丘。從此,夏后氏衰弱,直到被寒國滅亡。
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世人盡知。瓊華元君的憂慮,凌雲子也有所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