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后神色微動的問:“你家女郎今年才十五?”謝後今年不過十五歲,謝簡丰神如玉,郗氏也是出名的美人,他們的女兒容貌定不會太差。皇帝素好美色,又喜漢女,謝氏身份高貴、才華出衆,皇帝必然喜歡。
北魏是鮮卑族當政,鮮卑族對禮教並不看重,魏國不少皇帝駕崩後都會留旨意讓后妃離宮回家。崔太后也不在乎魏國多一個原本是樑國皇后的皇后。
謝簡道:“梵鏡的啓蒙恩師是文靖公和我叔父,兩位長輩一位跟妻子恩愛一生,即使絕了香火也沒納妾;一位說是找不到真愛不娶,結果當真終生沒娶。阿鏡性子疲懶,即使有兩位長輩教導,也沒學到正經的學識,反而學了一肚皮的風花雪月。她跟建元帝青梅竹馬,感情極好,我若現在就讓她另嫁,難保她會想不開。阿鏡日子過得不容易,我不想逼她。”
謝蘭因小字梵鏡,故親近之人都喚她阿鏡。謝簡兒子不多,女兒卻不少,可女兒再多,謝蘭因在他心中的地位終究不一樣。嫡長女,又是自己看着長大的,他當年離家時小丫頭哭得撕心裂肺,如今她自己都當娘了。
他看出崔太后的意圖,她是想讓自己女兒入宮伺候今上。要是沒有崔太后,或她已風燭殘年,他肯定樂意女兒入宮。今上已立太子,又沒有皇后,以女兒的容色才華,入宮必得聖寵,保不齊女兒就是第二個崔太后。
可惜崔太后正當盛年,今上心有大志但資質平平,尚及不上蕭賾三分,連蕭賾都含恨而終,謝簡怎麼會讓女兒嫁給這種庸才?且蕭賾喜歡女兒,所以願意讓女兒死遁出宮,拓跋家的皇帝麼——要真喜歡上女兒,臨死前肯定逼着女兒真殉葬。
他連庶女都不忍心送入宮中,更別說是自己最疼愛的嫡長女,只是他也不好當着崔太后的面嫌棄今上。今上不是崔太后親子,也是崔太后養大的,她可以打罵今上、別人可不行,所以謝簡找個藉口推脫。這藉口也不是隨意找的,重點不是她跟蕭賾感情好,而是她的啓蒙恩師是文靖公和謝嵐。
“文靖公?你叔父?”崔太后微驚,“你怎麼請到顧太傅和謝公給她啓蒙的?”文靖公是樑國名臣顧翰、三朝老臣,懿惠太子和建元帝的太傅。謝簡的叔父謝嵐雖不是太傅,卻也是江左名士,文采風流。這兩人怎麼可能做小女郎的啓蒙恩師?
謝簡道:“阿鏡出生就被成祖定爲太子妃,三歲便隨建元帝在書房讀書。文靖公和我叔父都是建元帝的蒙師,所以也是她的蒙師。她素來貪玩,不肯用心讀書,也虧的是兩人教,不然她連四書都讀不下,更別說史傳。”
當今魏帝是崔太后的養子,他和蕭賾一樣都是沖齡登基,他被崔太后把持朝政多年,早有親政之心,只礙於太后勢大,只能暫時安於現狀,作出一副沉溺女色的模樣。而崔太后巴不得皇帝能假戲真做,每年都會給他找不少美人入宮。
不過送美人是一回事,送有才華、得帝師啓蒙的美人又是另一回事。崔太后可不想在宮裡出現第二個自己。她似笑非笑的看着謝簡:“都說謝郎性狡,我今日方信了。”崔太后臨朝攝政多年,要看不出謝簡的心思,早成爲朝臣的傀儡了。
謝簡輕笑着說:“送我女兒入宮,還不如讓崔家的女兒陪太子,青梅竹馬長大,感情才深厚。”
崔太后微微頷首,她也想讓崔氏女當太子妃,只是還在挑合適的人選,“合適的人選不好找。”
謝簡奇道:“崔家還少美人?”崔太后出生不低,她出自清河崔氏,樑國八王之亂時崔氏並未隨樑帝南渡,而是留在北地,魏國建立後崔氏成爲魏國大族。可惜崔太后父親後來受大案株連被殺,崔太后從世家女淪爲宮奴。
她身爲漢女,又是罪臣之女,能在宮中獲得先帝寵愛,立她爲皇后,其心計、手段自不容小覷。崔家有崔太后撐腰,才又漸漸興起。謝簡不信,偌大的崔家連幾個美人胚子都挑不出來。
崔太后喟嘆道:“美人易尋,有才華的美人不好找。”
謝簡失笑:“你不會還想養出第二個你吧?”她不會想讓崔家代代相傳下去吧?他似笑似諷道:“莫非你想當呂后,想讓崔家同皇室世代交好?”
世人都說呂后牝雞司晨、心狠手辣,他卻覺得呂后爲人太軟弱,連親子尚同她反目成仇,她居然還夢想呂家能同劉家世代交好,讓大半劉姓王子都娶呂氏女爲妃。這等天真的後果就是,她一死,呂氏一族近乎絕滅,呂氏王妃連個聲響都不聞的全消失了。
謝簡這話太過誅心,惹得崔太后恨恨的斜了他一眼,“既然有呂后前車之鑑,我又豈會如此?”崔太后可不想崔家最後淪落到呂家的下場。要不是拓跋氏向來有子貴母死的傳統,她又何至於連個親子都沒有。
謝簡說:“那就找幾個乖巧的孩子作爲太子陪讀。別的都不用教,只要教他們一意爲太子奉獻。”
崔太后若有所思,謝簡也沒說話,翻看着手中的奏摺,任崔太后想着心事。暖閣裡一時寂寂無聲,直到暖閣外宮人的通報聲纔打破寂靜,“太后,聖人過來請安。”
每日聖人都會在午膳前來太后的宮室請安,崔太后微微頷首,謝簡聞言也起身去拿掛在衣架上的斗篷,太后和聖人會共進午膳,這是他們母子難得的親近時間,任何人都不會打擾。
謝簡披上斗篷後,向崔太后告假,“我半月後要去陳留一天。”他是朝中重臣,無令不得離京,他要先得到崔太后批准才能離京。
崔太后倚着扶手問他:“你去哪裡?”
謝簡道:“去陳留看我兒子孫女。”
“這會想起父子之情了?”崔太后剛被謝簡刺了下,心情有些不好,聽謝簡說要去陳留看孩子,立刻譏諷他水中花般的父愛。
謝簡笑道:“終究是我兒子,我將來香火還要他們來供奉。”
“阿平。”崔太后喚着近身宮侍。
“殿下。”宮侍應聲而入。
“把我新得的玉器裝好,贈與謝家郎君和女郎。”
“唯。”宮侍領命退下。
謝簡屈身行禮:“臣代兒女謝過太后賞賜。”
崔太后徐徐道:“朕*也是愛才,望愛卿諸子將來多爲我大魏費心。”
“臣萬死不辭。”謝簡剛離開暖閣,就遠遠的瞧見聖駕朝這裡行來,謝簡站定,待聖駕靠近後,上前一步行禮道:“聖人,太子。”
魏天和帝坐在肩輿上,他身側坐着年僅四歲的太子拓跋曜。拓跋曜是皇后李氏所出,李氏原本是拓跋曜的夫人,半年前天和帝被立爲太子後,李氏便按照魏國慣例被賜死,死後追封爲順貞皇后。
因天和帝並未再立皇后,故目前拓跋曜由崔太后撫養。天和帝很疼愛唯一的兒子,每天太子下課後他都會親自去接太子,然後兩人再去崔太后宮中陪太后共進午膳。
謝簡身爲帝國重臣,時常在宮中遇到兩人,太子對他也很熟悉,對他笑道:“謝先生不必多禮。”謝簡不是太子太傅,但因他寫了一手好字,被崔太后指爲太子的書法老師。
天和帝居高臨下的看着謝簡,“人死不能復生,謝卿節哀順變。”他也接到樑國大變的消息,也知道謝簡的嫡長女是樑建元帝的皇后,樑僞帝篡位弒君,建元帝駕崩、謝後殉夫的消息已經傳遍整個建康。
“謝聖人體恤。”謝簡恭敬的謝過。
天和帝微微頷首,也不同他多寒暄,吩咐左右繼續去長樂宮。對謝簡這個帝國重臣態度十分冷淡。他也不止對謝簡一人冷淡,他對崔太后身邊所有長相稍微過得去的臣子都很冷淡。
他甚至還殺了一位跟崔太后關係曖昧的臣子。導致魏國現在上層官員,只要長相稍微俊美些的都不敢跟崔太后太過親近。崔太后死了一位藍顏知己也不以爲意,讓心腹內侍又給自己從軍中挑選數名俊美年輕強壯的宮廷侍衛。
對此天和帝很憤怒,可他到底還有理智,不敢擔濫殺臣子的名聲,只能任崔太后光明正大養面首。謝簡待天和帝肩輿的離開後,才直起身體看着天和帝的身影。天和帝今年二十二,也冊立了太子,名義上已親政,可大權實際還握在崔太后手裡。
謝簡看不上天和帝,他才能平庸、目光短淺,論治國手段不知差崔太后多少,可再平庸他也是皇帝,崔太后再厲害她也只是太后,不可能成爲皇帝。他能迅速崛起全仰仗崔太后,他不可能背叛崔太后,但他可以給自己留條後路,謝簡思量着,等大郎來了,他要跟大郎好好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