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

皇太極倒是不在意,隨手從庫房裡將紅夷大炮都劃撥給了濟爾哈朗,一衆的漢臣以范文程爲首也都一句話沒說,不贊成也不反對,本身也沒那個資格,至於朝堂上的最鬧騰的卻是多鐸。

自從莽古爾泰身死,阿敏被囚身死,大金國的朝堂倒是再也沒人敢鬧成如此模樣,多鐸這次也不像是得了多爾袞的授意,完全的就是憑着一腔子怒氣,最後甚至含沙射影的罵道了濟爾哈朗的頭上。

“把這些紅夷大炮給那些漢軍?汗王,我可怕哪天這些紅夷大炮的炮口就換了個方向!”有多鐸跳出來當了出頭鳥,這一下子一堆子貝勒額真們開始跳出來大放厥詞,看模樣是不相信這些個漢軍,可實際上呢?誰讓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和誰都不太對盤,雖然說起來濟爾哈朗也誰都沒得罪,可這種人本來就是拿來當落水狗打得,這個時候大夥不推?誰推!

一幫子站在堂上的漢臣們立馬臉色難看起來,這說到底漢軍可都是漢人,和他們這些漢臣都是一個祖宗,往遠了說,這要是這些漢軍把紅夷大炮掉個頭,豈不是說他們這些漢臣都會是造反的份?

多鐸這些話最是得罪人,要說平日裡多鐸和多爾袞都很是倚重漢人,可這次擺明了多鐸卻是來拆朝堂上漢臣的腿的,可實際上了?這鬼知道!

寧完我被多鐸給罵的一愣,這壓根沒反應過來,一時間沒了主意,讓一衆盯着他的大金漢臣們紛紛有些失望,要說這朝堂上能有什麼指望得上的,除了范文程就是寧完我了,此時見寧完我也一時間沒得注意,只能將視線移向范文程。

范文程倒是一動都不動,面不改色,嘴角還是那撇笑意,此時卻讓一幫子漢臣們恨不得衝上去扯上兩下,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情笑,看多鐸這陣勢,不把自己這幫侍奉‘胡虜’的漢人們一棒子打死那是不會甘心的。

“多鐸貝勒此言差矣。”

結果范文程只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卻是一句落地有聲的話,只把多鐸說的眼睛一瞪,看樣子就要暴怒動手。

最後卻硬是被一邊的多爾袞拉了一把。

“範大人說着話了,哪容得了你插嘴。”

多爾袞趁着多鐸沒說話就把它給塞了回去,他就怕多鐸言多必失,而且這次多鐸一反常態出來唱反調,偏生不是衝着濟爾哈朗去的,至少在表面上多鐸可是衝着一大幫的漢臣。

而平日裡相比較范文程和濟爾哈朗等人交好,反倒是多爾袞、多鐸兄弟倆和那些漢軍關係不錯,這次怎麼看都是濟爾哈朗幫這些和多爾袞兄弟倆交好的漢軍要紅夷大炮,對多爾袞兄弟倆有益無害的事!而且,這也不至於最後炮轟到一幫子文弱書生的漢臣手上。

文武不對盤,這可不是僅僅在大明,即使是大金國裡,從大明投過來的武將和先後仕官的漢官文人兩邊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份!范文程是權力不小,可那是皇太極的給的,和那幫子漢人將領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範大人,多鐸他口不擇言,可卻實在是沒那個心思,還望範大人海涵。”多爾袞客客氣氣的道着歉,模樣倒是做了個十足。

多爾袞這一番做派,再加上多鐸的鬧騰,恐怕也都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簡單,要不然也不會一下子那麼多貝勒、額真跟着起鬨。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包括一幫子被敲打的漢臣,范文程自然不會不知道,可多爾袞的用意卻是幾乎所有人都弄不清。

這和漢臣做對雖然不算什麼大事,可能得到什麼好處不成?

仔細一算!根本是什麼都得不到!那多爾袞和多鐸幹嘛還要這麼做,豈不是憑空得罪人不是?而且還順帶把以前籠絡的漢將的關係丟了個乾乾淨淨。

范文程和多爾袞寒暄了一句,兩人倒都不像是在意的樣子,等寒暄完了,范文程這纔開起了話頭,卻是對皇太極說的。

要說皇太極只是一邊看着多鐸到處亂咬,也不插話,甚至是多鐸罵到到了一衆漢人的身上他還是面不改色,只是笑了笑,便任由范文程去對付。

范文程一句話就敲定的事,實在用不着他皇太極去頭疼,要不然漢官拿來幹嘛?這就能體現出作用了嘛。

“好了,多爾袞和範愛卿,各少說兩句就是了。”皇太極打了個推手,顯然是想把這事消除於無形,至於多爾袞的心思,別人看不出來,可這不代表皇太極看不出來,一樣的,范文程這個大金國第一智者同樣看的出來。

因爲范文程從來都是把自己放在皇太極的角度上去想,所以往往才能在別人之前。

“是,汗王。”多爾袞和范文程都恭恭敬敬的遵命。

這倒不是多爾袞不想鬧了,也不是范文程就能把多爾袞壓過去一頭,實在是皇太極都出來打和,也就實在鬧騰不下去了。

至於多爾袞的目的?不外如是有幾分不甘心,倒也沒別的心思,女真八旗裡的八大貝勒,濟爾哈朗雖然鑲藍旗下面的牛錄排八旗之二,可這沒包括努爾哈赤給多爾袞獨自領着的15個牛錄,這15個牛錄是努爾哈赤臨終前給了多爾袞的,也就是說,多爾袞到哪旗,哪旗就是八旗中最大的一個,牛錄最多的一個!

如今是濟爾哈朗去的蓋州,而且還是領着一個鑲藍旗,再加上代善下面的半個正紅旗和半個鑲紅旗都屬於濟爾哈朗統帥。

也就是說濟爾哈朗一口氣手上握着的鑲藍旗成了八旗裡實力最大的,算上女真漢軍和蒙古新附軍,四萬多兵馬就歸屬濟爾哈朗一人統領。

其實這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這麼兵馬最後卻是濟爾哈朗一人統兵作戰在外,也就是說,完全是濟爾哈朗一人領兵,壓根就沒其他人什麼事!

代善雖然名義上海掌控着兩個只有半旗的兩紅旗,可代善如今是待罪之身,只是表面上沒過多責罰而已,可這兩個半的兩紅旗那也是掌控不住了,只得老老實實的聽濟爾哈朗的。

多爾袞心裡不岔了,本身他還算忍得住,可多鐸卻忍不住,要說多爾袞三兄弟不管是阿濟格還是多爾袞、多鐸,哪個都是和阿敏差不多的心思,雖然不至於學阿敏一樣想在外封藩,但總歸也是想領着部署離皇太極遠點,誰讓他們三人之母死在了皇太極的手上,而且這還是活活逼死的。

被活埋的!

當年努爾哈赤身死,大福晉阿巴亥可是活的好好的,最後卻被皇太極藉着給努爾哈赤找個陪伴的藉口直接給殉了葬。

要說這兄弟三人心裡不恨那是不可能,可阿濟格是長兄,多爾袞又少年老成,除了一個多鐸有些年幼最快外,兄弟三人平日裡對皇太極也是恭恭敬敬,十足的盡到了臣子的本分。

可這不代表這三人就沒異心了,明明手上握着兩個旗,八旗之中除了皇太極本身的正黃旗那就是勢力最大的那一個,濟爾哈朗的鑲藍旗雖然牛錄衆多但比起多爾袞兄弟三人還是大有不如,最後卻是濟爾哈朗和代善領兵在外,而他們兄弟三人依舊得老老實實的待在盛京城裡,難不成就要這樣等死不成?

所以這纔有了多鐸的借題發揮,表面上看是衝着一幫漢臣去的,往裡得了別人還以爲是阿巴亥的這三個兒子對濟爾哈朗不滿,大多數人都沒往多爾袞兄弟三人對皇太極做出的決定不滿意的地方想!

皇太極能看出來,可這事他不好出面,要不然若是多鐸直接把話說開了,豈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大金國要鬧內亂?到時候別說漢臣們要離心離德,就是原先各個旗和剛歸附的蒙古部落恐怕都要散上個七七八八。

說到底,女真人的強大也就是表面上而已,從最裡面看,可實打實的是不堪一擊!一不小心那就是一場內亂,誰讓八大貝勒誰都不服誰,皇太極又沒其父努爾哈赤那般手段,只能藉着些小聰明和范文程的幫襯,這才能把局面維持得住。

就算如此,皇太極也算是個天縱奇才了,至少在女真人裡他算得上聰明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要不然也不會十幾年間就將建州女真弄成如此局面,不但和大明分庭抗爭,甚至還壓了一頭。

今日這事有了范文程插上一手,多爾袞自然是達不到目的了,而且他本來也只是藉機發泄一番,多鐸的那番話雖然看上去過分,可翻來翻去就那幾句而已,而且得罪的還是大傢伙最看不起的漢臣,至於那些漢軍?多爾袞早在數日前就發出了書信把事說了個清楚,雖然他現在還不是睿親王,也只是個和碩貝勒而已,可已經有了幾年後的威勢。

這一下又是事先說明了的,那些漢將自然不會當回事,也就不存在疏遠了漢人將領的意思,得罪的也就是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漢臣,這個年紀的多爾袞可還沒把大金國當成自己畢生的基業,對於這些漢臣們也遠不如後日那般寬容和看重。

可至少一幫子從大明那邊投靠過來的漢軍二腿子倒是緊緊地抱住了多爾袞的大腿,也是抱緊了日後這個女真人裡王者。

睿親王,多爾袞!

……………………

濟爾哈朗自然不知道多爾袞和多鐸在給他拖後腿,金國朝廷也遠不如外人看到的那樣團結對外,早在努爾哈赤剛剛發跡那陣子就有過兄弟相殘,所以多鐸的舉動擺在大明也是十大逆之一,可在女真貴族裡卻並不罕見。

這幾年皇太極皇權日深,大金國的漢官多了,禮儀也多了起來,各旗貝勒、和碩貝勒纔不敢放肆,多鐸的舉動擺在老汗王努爾哈赤還在的時候還真不值一提,可這個關鍵峰口提出來,無疑就是對皇太極權威的挑遜。

多爾袞也是一時間昏了頭,這纔出了昏招,事後一想就是一身的冷汗,他現在想學阿敏出去就藩?皇太極可是打算來年就登基稱帝的,如今征伐了蒙古,正是志得意滿之時,哪容得了他多爾袞去學阿敏,就算放在往日,這種話多爾袞也是一點都不敢讓多鐸說漏嘴!

這要不是范文程難得的強硬,一句話就駁回了多鐸的怒氣,自己又適時制止了多鐸,這要是鬧大了,他們兄弟三人可都還待在盛京城裡了!

皇太極的手段可是人盡皆知了,阿敏和莽古爾泰當時比起他們阿濟格三兄弟可是要資歷有資歷,要身份有身份,又是戰功赫赫,還不是讓皇太極找着岔子給身敗名裂,連麾下的八旗都被奪了去。

多鐸可沒多爾袞那麼聰明,他出了瀋陽皇宮依舊是一路上的不滿,嘴裡絮絮叨叨,因爲多爾袞排行十四,自然是叫十四哥。

“十四哥,范文程這狗奴才太放肆了,竟然敢擋住我的話,要不是看到八哥在上面,我非得扒了這狗奴才的皮不可。”

“你敢麼?”多爾袞冷笑着道,直把多鐸的臉給堵得面紅耳赤,但也心知自家十四哥絕對沒歹心,這纔不甘不願的嘟囔着:“還不是八哥護着……”

“那是汗王,不止是你家八哥!”多爾袞有些怒其不爭,惱火的斥了一句:“你哪天管住自己的嘴倒是好事了。”

“十四哥。”多鐸被罵的一愣,顯然沒想到自己一陣抱怨換來自家十四哥的痛罵,但畢竟是兩兄弟,一個排行十五,一個排行十四,這感情深得很,倒也不會因爲多爾袞這罵幾句而懷恨在心。

“八哥是當了汗王,可那不是還是咱們八哥麼?”多鐸有些詞窮,說完也發現自己說的不對,要說皇太極真把他們當弟弟?何必當初活埋了他們的母親,大福晉阿巴亥了!

“你八哥回頭可不止是汗王了,回頭那就是皇帝,九五之尊。”

插話的是阿濟格,算是三兄弟之首,臉上比起多爾袞、多鐸多了些許鬍鬚,至少像個大人,不像是多爾袞,雖然少年老成,可畢竟年紀不大,看上去不如阿濟格穩重。

只是這說出來的話卻莽撞的很,臉上的表情也不甚高興,顯然和皇太極並不是太對盤。

阿巴亥留下來的三個兒子倒是都成了皇太極的麻煩!至少眼前看上去是,所以阿濟格此時纔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早上的是皇太極招大家去議事,阿濟格就稱病未去,現在倒是生龍活虎的累接多爾袞和多鐸一道。

要說阿濟格自從隨軍入關回來後就一直託病,一來是因爲此戰中阿濟格統帥側翼,但明顯其他的貝勒貝子們不太買賬,阿濟格心灰意冷,乾脆就託病在家,二來也是因爲三兄弟裡雖然阿濟格最爲年長,但平時拿主意的倒是多爾袞,若是阿濟格在,到時候兩兄弟反而互相羈絆,阿濟格對多爾袞、多鐸兩兄弟坦蕩,乾脆就託病連議事都不去,全由多爾袞做主。

“十哥,你也少說兩句。”多爾袞不能跟阿濟格發火,只能打算阿濟格的話頭:“八哥要是做了皇帝,也虧待不了我們,郡王貝勒是少不了的。”

“這可未必。”多鐸見樣子趕緊插了一句,被多爾袞一瞪眼,這才知趣的吶吶的不張口,十四哥好是好,什麼都想得比別人快一步,他們三兄弟能活到現在多爾袞就佔了一大半的功勞,可就是有時候有點太不近人情了。

“行啦,行啦,十五弟也就嘴快了點,這次不是沒惹上事麼,八哥他既然不打算追究那就算了。”阿濟格趕緊和着稀泥,他們兄弟三個,惹是生非最多的就是多鐸的這個脾氣了,衝得要死,而且,今天顯然又在朝堂上說錯了話。

“這次還多虧範先生相助,多鐸,回頭讓家裡人備份厚禮送過去。”多爾袞說完就先阿濟格和多鐸一步進了和碩貝勒府。

三兄弟雖然早已各自成家,可卻一直沒分家,一直住在努爾哈赤賞給的府邸,所以三人的感情才這般深厚,平日裡也緊緊的抱成一團。

“范文程?他算什麼東西,也配我派人去送東西……”多鐸一聽到多爾袞的話,立馬就想跳腳反駁,可多爾袞壓根沒給他機會進了貝勒府,顯然是不想搭理他了。

倒是阿濟格拍了多鐸一巴掌後腦勺。

“小十五,聽你十四哥的,他說的話肯定沒錯。”阿濟格笑着道。

他雖然是三人之長,不過向來拿主意的多爾袞,而且努爾哈赤生的兄弟十幾個,連八哥皇太極他都不服氣,唯獨對這個弟弟另眼相待。

“這個……”多鐸還想反對,讓他派人送禮給范文程?這不是春心爲難他麼?要說平日看那幫漢人最不順眼的可就是他多鐸了,他去低頭?十四哥還真想得起來!

“讓你去就去,哪來那麼多廢話。”阿濟格畢竟是長兄,雖然只是排行老十,可在大妃阿巴亥留下來的三子中那就是長兄,他的話多鐸還不敢不聽,所以只能嘟囔着幾句,多鐸也應承了下來,要是單一個多爾袞拿的決定,多鐸還敢反抗一下,可阿濟格也放了話,多鐸就是想不聽都不信,畢竟現下各方面,他還得依附着兩位哥哥的。

“知道了,唉,十哥,你慢點。”多鐸不甘不願的應承了下來,眼看着阿濟格快一步進了貝勒府,這才趕緊跟了進去。

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十章 板甲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
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十章 板甲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