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

朝堂上的軒然大波方成自然不會知道,越靠近京城,得到的消息也越發多了起來,先是聽聞洪承疇傾師出潼關,張獻忠在江北施虐,企圖北上打打通陝西一帶通往京城的通道,一時間北直隸一帶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北直隸可就在京城邊上,這消息傳的自然也快,沒幾日就又傳來好消息,張獻忠部止於河南,已經南進,這才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至於日後真正破了北京城的李自成,如今的名聲可比張獻忠差得多,雖說已經算是脫離了闖王高迎祥,上了大明的反賊名單,這也不是危害最大的一類,反而是後世名聲比起李自成來說鮮有史家提及的張獻忠勢力最大,其次就是李自成的便宜岳父高迎祥。

張獻忠這個人方成有所耳聞,只知道此人好殺,亦以屠城在史冊中留名,只是後世的明史大多數是由女真韃子編寫,只要能推卸責任的一律推卸,能夠粉飾太平的通通美化,張獻忠也就少不了被罵的狗血淋頭,蜀地三百萬冤魂通通都算在了張獻忠的頭上。

不過雖說女真人的明史太過偏頗,有句話卻沒說錯,那就是張獻忠確實嗜殺!攻進了鳳陽挖老朱家祖墳的事這事就是張獻忠乾的,二月初春已來又連續下太湖、宿松,所過太和、霍山、六安、毫州悉被攻取。羅田界湖廣、江北之交。張獻忠部繼攻下宿松後,連克徐州及虞城、商丘、汝寧、真陽、新蔡,一路屠城,殺人無數,一時間大明上下風聲鶴唳,若不是之後又得了消息張獻忠北上受阻,這才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方成可不比這些大明人的膽戰心驚,大明至少還有九年的壽命,雖說不多,但至少現如今相安無事,再加上洪承疇此人頗具幹才,不比袁崇煥那等浮誇的書生,大明也就還能折騰幾年。

到了月末,離着京城只有數裡之遙,早早的就有兵部屬員上來迎接,這自然又是一番寒暄,方成一行人倒也沒受什麼責難,俗話說京官最難做,能在大明京城裡混個一官半職的十有八九是個人精,愣頭青也混不到那地步,即使如隨同而來的劉姓主事那等性子,還算是剛直了點,所以這纔會被兵部裡排擠,落了個苦差事,只是沒想打最後這苦差成了好事,平白得了一筆功勞而已。

所以這一趟兵部派出的屬員倒也一樣是個主事,畢竟如今兵部尚書是洪承疇,督兵三邊,也不可能出城迎接,傅宗龍也是一個道理,好歹是兵部左侍郎,雖說如今兵部要用得着分潤些功勞,可那也是你應該給的,而不是大明求着你給,所以這派主事迎接倒也合理,總歸也是迎出城外,禮節和麪子都給足了!

那邊劉姓主事和新來的兵部屬員互相做了交接,劉姓主事就高高興興的先行回城領功去了,至於方成一行人還要在城外再待一天,以待明日準備齊全後再行入城,再加上劉澤清派來的兩千兵卒也要遣返,京城裡也要從劉姓主事那探聽消息,所以這才還要等一天。

這趟雖說方成跟了過來,這些繁瑣小事只有李越負責,暫時就在北京城外住了下來,以待明日入城,只是當晚那兵部屬員卻是言語之間談及禮部,頗爲不滿,三言兩語間挑唆方成告發禮部,實在是這趟本該是禮部和兵部共同派出屬員迎接,禮部本就總管這等藩屬進貢諸事,如今王應熊竟然抗旨不尊,把事推給了兵部,自己一個人都不派,實在是頗讓人不滿。

李越笑着應付,倒是一副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的模樣,他可不比方成,黨爭這東西,有明一朝從未斷絕,朝鮮國雖小,也是黨爭不止,李越在朝鮮朝廷上本就屬於無黨無派的人,要不然也不會被派遣到耽羅島那等地方,雖說如今想想,卻也是幸事。

方成不清楚自己哪得罪了王應熊,更不知道北京城有個首輔溫體仁並不贊成耽羅府送上首級進京,險些讓他白跑一趟。

那新來的兵部主事只當做主者爲李越,先前的劉姓主事沿途可沒少拿方成一行人的好處,再加上那五千顆血淋淋的人頭,這事也就理所當然被隱瞞了下來。

當夜來的兵部屬員好一陣招待,好酒好菜下肚,雙方自然要親近上幾分,方成穿着一身鐵甲的武將打扮列席,李越也只稱是殺虜的功臣,這五千顆人頭裡至少有三千是其所得,此次爲隨行上京護衛安全,那兵部屬員自然怠慢不得,言語間還微微有幾分佩服,畢竟兵部不比其他各部,對於兵事瞭解頗多,知道那關外女真可不好對付,別說論千的人頭,那關外的總兵、參將們就算是得了幾十上百顆韃子人頭那也是大功一件!明軍戰力薄弱,戰鬥意志也差,就算是論百的功勞,已是數年未見!

由於第二日還要入城,兩邊都不敢多喝,兵部派出城的人手不少,足有百餘人,抽了些籮筐里人頭驗了驗,確實是真韃子無疑,這才又派了人手回京稟告,至於全部的首級,那要等到明日等鴻臚寺和禮部的人到齊了,檢驗完畢後方可入城。

這倒也不是怠慢,只是禮部王應熊雖說刻意拖後了一天,但等到明日鴻臚寺的人來了,他也不得不派人出城陪同,畢竟這獻功的女真人人頭是兵部的事,至於獻功的人怎麼處置卻是禮部和鴻臚寺的事,不能拖也不敢拖,畢竟崇禎就在一邊看着了,他王應熊再是仰仗着溫體仁,這事也不敢一意孤行!不過這怎麼賞,他禮部這次可說不上話。

鴻臚寺的人來的不慢,第二日天方亮就快馬趕到,來的是鴻臚寺司賓署署臣,禮部的屬員卻是姍姍來遲,衆人等了兩個多時辰,已是烈陽當頭這纔等到一臉傲然的禮部主客司主事,此人只是敷衍的跟衆人打了個招呼,反而是檢驗那五千顆人頭一絲不苟,分毫都不肯放過,好在這五千顆實在是實打實的女真韃子金鼠尾辮子,再是挑剔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又是崇禎一力招這些人進京,阻攔不得,可這出發前上官王應熊那一臉陰冷的表情,那是把被傅宗龍駁回了面子一股腦都算在前來獻功的一行人的頭上了。

此人倒是靈機一動,這要是就這麼回去了,怕是他在禮部以後待得就不會太舒服了!

“人頭雖是五千顆無錯,只是你等怎麼能證明這些乃是女真人兵丁,而不是蠻夷平頭百姓,莫不是不知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成?”這廝也是個有急智的人,倒也不怕得罪人,反正什麼事有上官王應熊頂着,這要是能把來前上官的囑咐做好了,以後平步青雲也不是不會!

至於這理由,再牽強又怎麼樣?而且,在他看來,此話還真未必有假!五千顆韃子人頭倒是事實,可你也要拿出證據確實是女真兵丁,要不然我偏要說只是平頭百姓又是如何?

只是此話,卻說的包括李越在內的所有人顏色大變,四周一起跟來的三百親衛更是個個面露不岔之色,紛紛握緊了手上的刀把,一時間氣氛大變。

實在是太過於辱人了。

“此話怎講?”方成臉色一暗,問出話來,加上一身的鐵甲,異於這個時代的身高,卻也的確是氣勢逼人。

“你是何人?敢如此和本官說話?

“李大人,此人乃是此次虜獲這些女真人頭的猛將,還望李大人慎言。”一邊的兵部主事眼見禮部之人顯而易見的刁難,這自然是不能撒手不管,只得站出來警告,這五千顆人頭可是兵部如今的憑仗,兵部上上下下人人都希望能從中分潤些功勞,更別提禮部自從王應熊當上了尚書,早已大不如前,而且禮部也管不着兵部,就算是得罪的那又如何,更別提此時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一莽夫爾,本官羞於你多言。”那禮部屬員卻是咄咄逼人,指着那些個人頭叫囂道:“若無憑證,本官定要如實上奏,判爾等一個欺君之罪!”

“你!”

此話一出,場面上氣氛更是詭異,竟然靜了下來,再無一人說話,只有連續幾聲刀鞘敲擊聲,異常明顯。

這下子就連一邊當着透明人的鴻臚寺署丞都不敢左右逢源,禮部此舉無疑是對崇禎的質疑,包括京城裡的傅宗龍和溫體仁都未必能想到,一個夠蠢的王應熊竟然還有着這麼個蠢上加蠢得下屬主事!

“這……”李越方要出言辯解,這邊的方成擺了擺手,一腳將眼前籮筐踢倒在地,女真韃子的人頭有如滾葫蘆般一個個滾了出來,那一個個死不瞑目的腦袋睜着瞠目結舌,只聽方成大喝一聲。

“你敢!”

散落在外的十幾顆血淋淋的人頭,再加上方成已經摸到刀把上的手,襯托上身高的方成仿若一個從地獄而來的惡鬼殺神,這一威嚇,卻是讓所有人都想起來,眼前這些人可都不是善茬,那可都是能殺的關外女真韃子虜獲數千首級的武人!

氣勢!殺氣!

這可不是一幫子在京城裡養尊處優的京官們可以比擬的,更別說是禮部這麼個太平衙門,黨爭!爭得再厲害那也就罷官,能真正掉了腦袋的,屈指可數!被大明皇帝們打屁股再打個血肉模糊,那等震撼力也不比五千顆人頭!

說起來不多,每年各地送上來戰報斬獲的倒也有這麼個數,但那都是虛的!不比這實實在在的這些個眼珠瞪得巨大的鼠尾腦袋!

這等殺人如麻的一羣人,而且還足有三百,要是進了北京城?

這禮部的主事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自己好像是得罪了幫十足得罪不得的亡命之徒,這下子他是再也不敢多說什麼,竟是連職責所在都忘了個一乾二淨,從哪來的滾回哪去,短短一眨眼,此人已經領着禮部衆多下屬跑了個沒影,也不知道心裡是不是後悔個半死。

當官的自然都是惜命的,不然他也不會去當什麼官,這要是被皇帝杖斃,那至少還有個‘留的清白在人間’,可要是在城外就這麼不清不楚的被一棒子獻功的武人給弄死,估計就算是王應熊那也不會給他出頭去,要是讓崇禎怒起來,這炒家滅族都是幾句話的事!

他倒是隻記得上官的叮囑,忘了全天下可不是誰都把大明的禮部當回事的!

“卻是個孬種。”方成不屑的把刀把放了回去,這一生清脆的響聲,把所有人都給驚醒了過來。

實在是剛剛的驚駭,實在太過於大了!

先不說王應熊個蠢蛋派出個更蠢做出這等事情,拿着禮部來壓人,還言語出言侮辱,至於對方的反應反倒還不算激進,至少這君子不可辱,武人亦同,這幫人只是作勢拔刀還真不算過分!可那也要分地方啊?

京城腳下,一棒子獻功的海寇,雖說做出了震驚朝廷的事,但也現如今沒半分名分,又憑什麼要斬殺堂堂朝廷官員不可,狂妄,簡直是狂妄!

只是也幸好這事最後沒鬧大,那兵部的主事鬆了口氣,至於禮部的人回去怎麼跟崇禎嚼舌根那也是兵部上官的事,他可說不上半句話,最多將如今的事情向上官如實稟告就是。

“方將軍,人頭是點了,只是這禮部官員已入城,如今無了禮部的人在,怕是這進城就要拖些時候了……本官還要去城中稟告一番。”那兵部主事忐忑的遲疑了一番,最後還是說出了這麼一席話,實在是禮部的人不在,他兵部只是代表傅宗龍這個左侍郎出來迎接,主要的流程可都要禮部和鴻臚寺來做,而且,現下也要時間好做出應對。

剛剛眼前這身高體壯之人作勢拔刀的模樣可實在在他心裡留下了個深印象,一開始決定繞開禮部也要迎進城給兵部造勢的想法爲之一弱。

兵部可不想養虎爲患!養寇自重!這滿天下的賊寇已經夠多了!

“話雖如此,可我等已經點齊人手,這怕是再耽誤下去又是一天……”李越越過方成,直接接過了那兵部主事的話頭,這也是方成跟他使了臉色,這麼着都說過這趟以李越爲主,自己跟過來只是最多隻是想見見那個被叫做‘君非亡國君,臣乃亡國臣’崇禎,再出風頭豈不是憑空惹人疑慮?這趟出的莫名其妙的風頭已經夠多了!

“還望李庶尹能夠見諒,我等這就回城稟告上官,儘快給李庶尹一個答覆。”那兵部主事諾諾的拱手應付,如今這事鬧成這般,他也做不了主,只得儘快上報就是。

如此一來,方成,李越等三百零二人兼五百人民夫重新搭建臨時居所住了下來,只是人人心口都窩了一把火,說到底方成帶來的這三百人都是些忠心耿耿的漢子,更是在復州城下和女真騎兵一戰,割了嶽託首級的善戰之卒,雖說今趟是進京獻功,連配備的火槍都未攜帶,只是人手一把戚家刀,清一色的錦服,只是這戰功那也是是實打實殺出來的,當初復州城下死了多少同胞兄弟,這才能一口氣將八旗中的兩紅旗殺了個元氣大傷,當初聽說要進了大明的京城向皇帝獻功時,大多數人都是晝夜未眠,一路從山東行來也是精神亢奮的很,這皇帝陛下是什麼人?那可是九五之尊!全天下最大的人!自己這些幾年前還是礦山裡的礦徒,韃子下面的奴隸現在都能給九五之尊獻功了,那可是多大的功勞?而且沿途州縣的父母官又是小心招待着,身怕一不小心惹怒了聖意,這些個幾年前的窮苦漢子也有屬於自己的驕傲,如今竟然被區區一個微末小吏如此侮辱,就算是朝廷大員那又如何?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爾!

衆人口上不說,心裡卻有了芥蒂,這一來二去也就對進這京城少了幾分興趣,再是繁華那又如何,終究不是自己的家,相比之下,反而是那偏安一隅的耽羅府纔是歸處纔對。

而且,這一路上也見識了不少大明的城鎮,沿途可是荒涼的很,即使是進了北直隸地界開始人跡多了起來,人多也是各個面黃肌瘦,人人都是有氣無力的模樣,和耽羅府的慶尚港的繁華是沒得比。

心思淡了,營地就不再顯得如昨晚那般熱鬧,兵部的人留了一部分下來,只是雙方的氣氛已不如昨夜那般熱烈,吆喝着喝酒的一個都無,也不知到底其中發生的齷齪事讓人多噁心!

至於那個兵部的主事,只是已經到了京城裡兵部左侍郎傅宗龍的家,當即大致將情形說了一番,也將自己的憂慮說了出來,只是在形容王應熊派出的那廝的醜態時,也順帶說清楚城外那幫人怕是並不會如想象中的聽話,將功勞舉手奉上給兵部。

“哦?”傅宗龍略微遲疑了一番,倒是對這一席話深信不疑,此次他怕出城有失,本就是擔心王應熊從中作梗,所以派出的這人也是自己的心腹,平日裡可不會多嘴的人,既然他這麼說,那就自然沒錯。

“那就別讓他們進城!”傅宗龍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斷然的道,這功勞,不給他兵部,難道他還不會搶麼?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三章 騷動(下)第六章 萊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四章 談生意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九章 西芒第四章 談生意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五章 士氣第一章 穿越第十二章 實施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八章 登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六章 萊州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三章 騷動(下)第六章 萊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四章 談生意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九章 西芒第四章 談生意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五章 士氣第一章 穿越第十二章 實施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八章 登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六章 萊州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