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

朝鮮冊封的官職雖然稀奇,可畢竟是小國,從上到下個個自卑,總想給自己臉上貼個金箔,所以把個抓賊的都封做大將再正常不過,這就好比一個突然成爲暴發戶的普通人大肆撒錢一樣無可厚非。

朝鮮國在後世被不孝子孫們吹捧成‘宇宙第一大國’,原因也在此處,一代傳一代,給自己貼金的傳統一代代的傳了下去,同樣是這個理。

捕盜廳左捕盜大將,好歹是個從三品的‘武將’,朝鮮國李倧能想出這個名目來實在難得,不過金參議帶來的其他兩封委任書纔算是落到了實處。

濟州島不再爲慶尚道下轄的大靜、旌義兩縣,而是升格爲濟州府,府級本是朝鮮道一級的首府,如今單獨將濟州島升格爲府簡直就相當於劃出一個濟州道來,另一份任命書上只有濟州府,封的也不是他方某人,但朝鮮君臣上下倒也識趣,沒空降下來一個人壓在方生脖子上,只是把庶尹的官職扔給了方生自己來安排,只不要是他方某人就行!

這個主意是朝鮮左議政大人出的,一石三鳥,也算‘欺上瞞下’,就算是女真韃子有心責問,朝鮮也完全可以一推三不知,只是蠻夷到底會不會和他講理那就不可說了,只不過看上去,這至少是個理,朝鮮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反駁女真人的質問。

“那些海寇已服王化,奈何爲難?”

這句話說的氣勢洶洶,可蠻夷若是講理,那就不是野蠻人了,禮儀是文明人類纔會懂得的禮節,而蠻夷覺得拳頭纔是正理,兩者的差異註定這位左議政大人的‘妙策’怕是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朝鮮使臣金參議心滿意得的走了,雖然他在島上一直是夾起尾巴做人,可島上除了方生一個,其他一衆人等都是對這個朝鮮使臣厭惡不已,誰讓這人連做人都不會?

車晚真雖然可惡,被衆人視爲叛徒,可那金參議也不是好人不是?身爲使者,竟然做出這種挖牆腳的行爲,不是可惡是什麼!

金參議走的很滿意,是因爲方生接受了詔書,但他不是白接受的,而是向朝鮮國王李倧要了兩萬人的餉銀,李倧很是肉疼,連帶在留在島上的金參議都大汗淋漓,最後還是方生將餉銀換成了糧餉,這勉強讓朝鮮君臣上下答應了下來。

至於車晚真卻沒走掉,倒不是方生不放手,而是他無處可去!

金參議和車晚真交好本是想留在島上時至少有人說個好話,如今眼看卻是惹了一身腥臊,哪裡還敢招惹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車晚真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處境卻是尷尬到無以適從,最後也只能一大清早趁着無人瞧見去拜見了方生,第二天就被恢復了兵衙的一應事務,只是順帶還多了幾個羈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車主官失寵了!

不錯。

如果牽強點來說車晚真確實算是失寵了,方生趁着這次車晚真服軟的機會,以讓他多休息之名替換了了幾個當初一起跟車晚真被俘投過來的文吏,安插上了自己的人手。

這是島上的第一次人事危機,方生想不到的是既不是耿仲明、尚可喜、毛承祿這些三姓家奴惹的禍,也不是一直對方生不滿的孫家三兄弟,而是一個平日裡還算盡心盡力的車晚真,實在有幾分出乎方生的意料。

車晚真失手了,自然會有人爬上來,這次爬上來的是徐太拙,這個文人書生在被關了近半年後終於服軟,當然在表面上是‘恍然大悟’,至於內中原由,至少一開始前去勸降被罵的狗血噴頭的孫元化提起來可都只有苦笑的份。

最不怕死,都是這些年輕士子,憑的一腔激憤,揮斥方遒,即使如孫元化這等久負聲譽、精通東西的大儒,遇到這種刺頭也只有抱頭鼠竄的份,更別說他孫元化自己若不是無處可去,自然不會留在島上,又何來理由跑去勸降?

與其說是徐太拙無法被勸降,還不如說是方生挑的人選不好,孫元化在被安排無法外出的徐太拙處回來,好一陣心神恍惚,只是這一趟卻是孫元化自告奮勇去的,孫元化只能自己吃了苦果,方生苦口婆心的寬慰了幾句,好歹撫平了孫元化受的一通大罵。

孫老先生只能苦笑笑,最後翻過去一頁,再也不去管徐太拙的那點破事。

至於爲什麼隔了大半年徐太拙又肯服軟了,那也是因爲方生拿出了一項新的規章制度,官員合同制。

這種制度下的文官並不是常任的,而是可以由任意擁有濟州島戶籍的人彈劾。

至於濟州島戶籍,原先本是由大靜、旌義當地戶籍合併而成,這種戶籍和大明相同,都是由當地官府發放碟剎作爲憑證,將人丁按戶和人頭容納入民政體系內,也算是一種行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濟州島的平靜未被打破之前,這種中庸式的處理方法一直得到充分的發揮,但在之後島上人口魚龍混雜之後,這種過於簡單的人口統籌方法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那就是漏洞太大,用心不良的人完全可以利用僞造的碟剎混進城裡,總不至於爲了每一個人都要查看衙門的文書。

那麼濟州島即使封鎖全島,難免會有諸如女真人的奸細、細作紛紛涌來,造成的後果不言而喻,所以,制止情報的泄露,第一點就是戶籍改革。

既然要改革,乾脆就大刀闊斧,前一陣子各機關衙門進行了統一和分劃,兩大衙門這次在和女真人打了一架後方生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繼續剝離,這一次車晚真的鬆動讓方生警惕心頓時加強,光知道打聽外部消息有什麼用?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強大的勢力往往最容易在內部被攻克,同樣的,在內部設立‘警察’機關就是勢在必行,以前的方生有一半是礙於情面下不了狠手,這次出了車晚真這檔子事,雖然方生沒有殺雞儆猴,但也沒客氣到哪去,至少他一個車晚真再也很難爬到上去也是實情。

方生的這個舉動就是告訴別人,想叛逃,那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他方生不是不會下黑手,但毫無疑問,這次放過了車晚真還是顯得太輕,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可這不代表他方生心不黑,槍口是指向外人的,他夠狠,再狠也不會對着自己人狠,車晚真雖然心思活絡想要回去朝鮮,可這畢竟是家事,對內方生一貫的鬆弛,外緊內鬆這也是王道,無可厚非。

方生爲了徹底更改戶籍制度,甚至照搬了改革開放前期的老式身份證,外層用特殊動物的皮質包裹,內裡則是鋼印刻上去,最後用生物膠粘,這在大明,即使有人能夠仿製出來,那所需要耗費的力氣也不是一丁半點,能夠將鋼料上撰寫上字在大明幾乎就不可能,更遑論什麼國力差了一大截的女真金國和朝鮮。

這個鋼印的來源是濟州島製造局新近用坩堝鍊鋼法成批製造出來的鋼材,以及大員的荷蘭人在履行合約後送來的第一批機牀,兩者結合下的第一個付諸產物,至少在目前爲止,想僞造濟州島的戶籍那是難上加難,如果再算上監控嚴密的各級政衙官員,就算是收買了有戶籍的居民,恐怕也很難遁形。

在折騰了大半個月後,濟州島上統籌的人丁已經突破十萬,這使得方生高興了好一陣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是這般道理,一磚一瓦的打造出一個十萬人口的‘大城市’,這在現代看來,市長和省長之類更是盤上的菜,不值一提。

可事實到底是怎樣,如果方生真的憑空當了一地主官,興許就不能這般爲所欲爲,也就不能這般對着一張白紙任寫任畫,如果發現自己弄錯了,還可以擦掉那一部分從新開始。

優劣自辯!

在確定人丁超過十萬,壯丁更是以幾何數增長後,方生決定了一件事,擴軍!

這是島上的第三次的擴軍,中間還有過一次縮編,但那是爲了形勢需要,爲了保得完全,那一次性增編了幾千兵馬,在戰後又從新打散回預備役,就是這個道理。

在又等了慶尚港戶籍登記了半個月後,兩地的壯丁已經超過六萬,即使劃分開35歲以上,這個人數依舊控制在四萬多人,但偏偏擴軍最要的就是錢,方生算算口袋裡的銀子,和荷蘭人的打通的商道幾乎都是賠錢,荷蘭人的人口很少,又遠在西方,在東方的殖民地的作用僅僅是掠劫和貿易,自然不會掏錢買方生手上最值錢的鹽貨買賣。

倒是鄭家出錢答應購買濟州島手上廉價的海鹽,鹽貨的價格很高,更遑論海鹽的提取不易,方生的出貨價格一向很低,甚至以精鹽的品質賣出粗鹽的價格,在陝甘民亂,堵住了上好的青鹽來路外,這批賣相很好的海鹽大大侵佔了本屬於兩淮鹽商的市場,眼紅的人不再少數,只是因爲心裡存了警惕,當初可是有山東總兵邱磊的前車之鑑在那,如今一看這些人竟然又和鄭家聯合起來,更是不敢動彈,但也有家大業大的不把鄭家當回事的,依然是大有人在,準備着伺機而動。

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六十章 回家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六章 萊州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三章 騷動(下)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九章 西芒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五章 士氣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十一章 義州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十六章 定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
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六十章 回家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六章 萊州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三章 騷動(下)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九章 西芒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五章 士氣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十一章 義州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十六章 定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