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

過完年的初七既是良辰吉日,忙裡忙外的不是方生,反而是孫元化和小郡主朱茉露,這倒不是方生不想幫忙,而是他在試着提了一點意見後就被孫元化指着鼻子臭罵了一頓‘愚昧不及’‘婚姻嫁娶乃是私密之事,豈可這般大張旗鼓’。

朱茉露的身份自然不能拿出來說事,雖然濟州島偏居一方,又是懸於海外,魯王府即使再是大能,也很難把手夠到這麼遠的地方,可大明畢竟是一個龐然大物,魯王沒了辦法,說不定就會直接上報到朝廷那。

當今的崇禎皇帝對宗室子弟向來不錯,從即位起就算是勒緊了褲腰帶也要將各地皇親貴戚的月例發下去,只是到了後期大明連兵丁的餉銀都拿不出來,這纔不得不消減了血緣關係已遠的宗室子弟的月例銀子來養兵。

好在魯王、福王這些大的藩王自然不會缺了那麼點月例銀子,下面的宗室都尉們則是位卑言輕,根本就說不上話,難聽的話語也就傳不到崇禎的耳中。

可崇禎卻自認虧待了這些宗室叔叔們,只要不是伸手要大筆錢財的,崇禎向來是有求必應,更別說找人了。

濟州島即使懸居海外,卻還有個皮島總兵黃龍對此還算上心,若是崇禎皇帝一道聖旨下了,小郡主的身份瞞不瞞得住還真說不定。

到時候魯王府一大幫人跑上門來要人也是無謂的麻煩,皇族權威不容侵犯,至少以後和大明打交道那是難得多了。

所以方生還有這麼一層的顧慮,孫元化聽說後只是哈哈大笑,對方生說道:“東主過濾了,魯王我是見過的,諸多藩王之中魯王最是愛好顏面,女兒與人私奔之事豈會大張旗鼓的告訴他人,別說上報朝廷,怕是此時魯王府已是發喪多時。”

雖說出的話不是喜慶的,可今日是良辰吉日,又是新人成婚之日,按理說總不該有幾分悲哀之意,可這話聽來卻是使得人無可奈何。

方生眼見朱茉露在旁也是黯然神傷,哪會不明白這幾份道理,心裡頓時嘆了口氣,這大明的藩王確實不是好當的,如今看來,這被‘圈養’着還在其次,光是名這一項,怕是魯王府丟的就不僅僅是個郡主了。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皇家,指不定還有多少不能往外說的事!

人說生在帝王家,如今看來卻也不過如此,看看堂堂一個郡主殿下,最後還不得不偷偷才能跑出封地,魯王府也只敢發了喪了事,連個尋常百姓都比不上,至少尋常百姓交了城門稅可以進出自由。

魯王府一家卻像是被家養的,連城門都出不了。

既然是嫁娶,三書六禮自然是不能少了。

聘書、禮書、迎親書都是要女方有長輩在才行,按着早先安排好的局面,朱茉露改了姓氏隨着孫元化,僞爲孫元化幼女,最後卻被朱茉露自己推翻掉,草草的改成了茉露,算做孫元化的義女。

孫元化答應當朱茉露的義父本就是不得已而爲之,當初方生的主意還讓他苦笑萬分,如今他倒是不得已答應了,偏偏有個人不答應了。

朱茉露略帶歉意的道:“孫伯伯,我父王畢竟還在人世,小女子若是認了孫伯伯做父,將來見到老父時就不知該如何自處,不知認孫伯伯爲義父可行?”

“還是侄女考慮的周全。”孫元化心知這個壞人他是坐定了,可還是略微沉吟的點點頭,如此這般也好,至少將來見到魯王時有話可說。

“那就麻煩父親大人了。”朱茉露微微一躬身,拘禮道,臉上滿是矜持的笑意,眼神卻是偷偷的望向了應付着衆人的方大哥,眉間忍不住泛起一絲漣漪。

想來是春心動了。

“好說,好說。”孫元化樂的呵呵大笑,撫着鬍鬚一臉的志得,心中想起的卻是早日抱個一二半孫的好,要說自己的麾下三子,竟然連個爭氣的都沒有,各自夫人的肚皮更是一點反應都欠奉。

未經過方生的同意,這場早排上的戲便略微做了改動,原先的父親孫元化如今成了義父,好在這又不是什麼大戲,用不着排練。

三書六禮自然是一個都不能缺,裡裡外外從崇禎六年末忙到了崇禎七年新年初七,這才真正的把新娘娶回了家。

只是這名字日後要改了,既然朱姓不方便,又容易想到朱姓皇族上去,改別的朱茉露又不同意,這最後只能直接改稱了茉露,好在聽在耳中卻是個莫字,也不算稀奇,只當了孫元化收了義女,大多數人未想太多。

至於對這些事略知一二的,如張五郎等幾人也早早的被髮了封口令,至少不要在短時間內透出風聲去。

到了婚嫁當日,自然是按照朱子家禮,朱子既爲朱熹,《家禮》本爲朱熹所著,寫的都是些家俗禮節,書成於北宋,有明一代從洪武年間起就以朱子《家禮》爲婚嫁迎娶的標本,雖然略顯繁雜,卻也是莊重端莊。

方生當初的驚駭之言既是想按着現代婚禮的進行方式,從簡而已,他也不崇拜基督,所以連聖父聖子聖靈都免了,打個啵就好,只是聽在孫元化耳中卻是不客氣的捱了一頓罵,朱茉露更是羞紅到了耳根,這個方大哥!只差直接說了進洞房了,連親密之事都能直接拿出來說,豈不是羞澀人也。

既然朱茉露反對,最後自然得按照孫元化排的步驟來,繁瑣是夠繁瑣了,方生不禁抱怨古代娶個正妻都是件苦命活,可這娶妻卻不是說累就能不娶的,至少有人給他安排妥當,少不得辛苦一遭後進了洞房,那可就苦盡甘來了。

紅燭之下是個蒙着蓋頭的美jiao娘,高高的鳳冠撐得三四許高傲,嬌小的身軀卻是瑟瑟發抖,看的方生有幾分好笑,娶了新娘入了洞房,這新娘卻在發抖?究竟是個什麼事來着,莫不是王老虎搶親不成?哈哈。

方生爲自己的想法徒添的幾分好笑,只是這般良辰美景,方生卻忍不住想起那些前世看到的洞房趣事,這看着看着,竟然心中有了幾分躁動,立時伸出手去,就想掀開來紅蓋頭來。

可方生的手卻撲了個空,他微微有些一怔,只聽到一個悅耳的聲音輕聲又滿是嬌羞的道:“夫……夫君,我們還沒未合巹。”

“對啊。”方生抽回手輕拍後腦勺,恍然大悟,合巹一詞既是,巹是飄之意,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用以飲酒,就叫合巹。

合巹自然就是交杯酒的意思,合巹這一詞本是周禮,如今傳承下來後從宋開始就以‘兩盞以彩結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飲訖,擲盞並花冠子幹牀下,盞一仰一合,谷雲大吉,則衆喜賀,然後掩帳訖。’

既是喝完酒纔可以行房的意思,雖然文字優雅,卻也依舊是那麼個意思,但交杯酒卻也是不得不喝。

可這次是方生卻是想起舊日看過的一個場面,大約是記憶裡那些打開了紅頭巾,新娘卻是並非是所娶之人的笑話。

此時想想,除了那些許好笑外,倒還有三分的心酸,這你嫁我娶,雖然天理倫常,本該如此,可這最可憐的莫過於嫁人的女子了,可不是人人都能上錯花轎嫁對郎的,交杯酒一喝,女子若是再也逃不過,只等乖乖的當上一輩子的賢妻良母,若是有所逾越,怕是男子情重還好,可若是薄倖之人,一紙休書最對不起的莫過於已爲人妻的女子。

方生取過酒杯,環過那個微微有些顫抖的女子的臂膀,將合歡酒伸進了紅色的頭巾裡,輕微碰到的女兒家的肌膚,方生的手感覺到的卻是那女子微微的顫抖,甚至連那臉龐都羞紅透了,紅到了脖頸,不停的往下散佈,怕是要紅到那繡花鞋底了。

方生想起繡花鞋,忍不住去看了一眼,卻是一雙天足,但也並不顯得太大,而是顯得盈盈一握,嬌小而靈巧般。

此時的茉露卻已經軟下了身子,幾乎有小半個貼在了方生的身上,頭上雖然還是鳳冠和頭巾,餘光也能看得到方生的大半舉動,眼看他望向自己的纖足就再沒反應,茉露頓時心亂如麻,莫不是夫君不喜歡她的天足不成?

這雙天足也算來之不易,從北宋開始女子裹腳之風便開始盛行,到了南宋更是達到了變態的頂端,大明趕走了蒙古人後,自然是更要事事恢復漢家禮儀,這裹腳之法也被大肆推行,揚州瘦馬就是從此而來。

只是朱茉露身爲郡主,又是當今魯王最疼愛的一個郡主,平日嬌慣的很,當初朱茉露吃疼不肯裹也依舊被逼着裹腳,最後還是魯王妃看不下去,一哭二鬧這才使得魯王府的郡主保住了這雙天足。

方生感覺懷中的朱茉露身體微微一僵硬,哪能猜不到她想哪去了,只得寬慰的笑了笑,道:“茉露不要亂想,夫君最不喜歡的莫過於裹腳,夫君只是歡喜我家的茉露未曾裹過腳而已罷了。”

“來,喝了這杯合歡酒。”方生不再許朱茉露亂想的機會,朱茉露也就放下幾許忐忑不安的心來,輕輕的抿着方大哥!哦,不!是夫君手中的酒杯,抿了幾口算是盡了。

小腳方生自然是不喜歡的,他又不是什麼封建殘餘,心裡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男人,在古人看來可人的小腳那可不是現代人的嗜好,那些四個腳趾頭黏在腳背的所謂小腳在方生看來奇醜無比,別說漂亮,恐怕連讓他方生方某人看一眼的勇氣都欠奉。

因爲實在太醜了!

酒畢,便是掀開紅巾,拿下鳳冠。

所謂鳳冠大多是指彩冠,一般也只有皇家嫁娶方纔允許用鳳釵爲冠,茉露是魯王府的郡主,自然有資格用上鳳釵,頭上的彩冠自然也就是鳳冠了,只是色彩斑斕的有幾許的晃眼。

“夫……夫君,還請幫奴家拿下鳳冠。”茉露低着頭輕聲地羞道,耳朵上的嫣紅一顫一顫,隨着嬌小的身子骨抖動了幾許。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九章 西芒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三章 騷動(下)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十二章 實施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十五章 議事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十一章 義州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九章 西芒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十章 板甲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三章 騷動(下)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十二章 實施第三十四章 孫元化(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十五章 議事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十一章 義州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