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

嶽託到了義州才知道事情起了變化,朝鮮人本來盼着女真人來是怕平安道的大明人鬧事,借女真人的手讓自己不得罪大明而已,如今既然沒了這層顧慮,自然對女真人是愛理不理。

大金國人馬的補給?朝鮮照例供給,女真人要什麼給什麼,給足份,也不多給,偏偏嶽託一提起追擊鬧事的大明人,義州上下兩手一翻,表示不知道在哪。

不知道在哪怎麼去追!

嶽託忍了幾天,第三天終於忍不住了,追根究底女真人只是剛剛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蠻族,嶽託算是女真貝勒裡漢人書籍看的比較多的了,可這不代表嶽託脫去了野性,大白天就帶兵圍了義州庶尹府,這下把朝鮮上下嚇慘了,好歹想起來最得罪不起的是蠻不講理的人,老老實實的把流民目前的地方告訴嶽託。

嶽託一看,就知道沒指望了,這些在平安道鬧事的人都流竄到江原道了,怎麼追?難道追到漢城去?那可是朝鮮的王都,嶽託真要帶着一千人就追到漢城去,恐怕這個大金唯一的屬國立馬要倒到大明那邊,不管怎麼打都不管用。

就像盛京城裡皇太極和諸位貝勒被大明圍在裡面一樣,嶽託鐵定不會和大明談和,而是像條餓狼一樣咬着明軍,咬死爲止。

即使是貝子裡有勇有謀的嶽託也沒膽被一羣發狠的羊圍起來,這些羊已經不溫順了,那就完全可以把自己咬死。

至於那些人到底是怎麼跑的,嶽託搞不明白,短短几天從平安道跑到江原道,而且消息還是兩天前送來的,照着速度,恐怕現如今都能到慶尚道了。

嶽託自認就是自己快馬加鞭,一人雙馬夜裡稍作休息都未必有這速度,這些人到底怎麼跑的?

嶽託不懂,耿仲明也不懂,只有方生懂,所有人都跟着他跑的,能夠跑到慶尚道只有兩萬多人,從平安道十萬人能夠跟下來的只有五分之一。

至於剩下的大多數跟着跟着走散了,半路上退縮也有,方生一次都沒回過頭,除了一日兩餐,其他時間都在跑,他知道現在自己不跑,回頭就得被女真人像狗一樣攆着跑,方生可不想當女真人的奴隸。

堪稱一次明朝的末日大逃亡,只不過這個末日針對的只有部分大明人,耿仲明一樣是跟着跑的,完全徒步的跑,他覺得自己瘋了,竟然跟着一個瘋子一步步進行有史最粗糙的計劃,並且都快成功了。

女真人追不上了,過了平安道後地勢蜿蜒,山多平地少,並不適合女真人的騎兵,女真人就算精力再多也不可能追到慶尚道來,就像方生分析的一樣,女真人不會盡起大軍追擊區區鬧事的流民。

而他出發前得到消息已經確認了這一點,皇太極只是派了鑲紅旗的嶽托領着幾千人,這些人也不可能追到慶尚道,即使是走江原道一路追過來也不可能,朝鮮畢竟還沒有臣服後金,哪能允許韃子軍隊在自己的境內殺到王都附近。

江原道靠京畿道太近了,女真人追到江原道,只要馬頭掉個方向,眨眼就能把整個朝鮮君臣給一網打盡了。

而方生等人不同,他們只是‘流民’,沒有武器,不是兵卒,大明百姓而已,和朝鮮百姓沒任何區別,而且只是一味的向南方的海岸跑,自然威脅不到朝鮮諸位大臣和朝鮮國王李倧的神經。

方生看似在冒險,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各方關係,朝鮮和後金的,後金和大明的,大明和後金,即使真正參與其中的重要角色只有後金和朝鮮,大明最多跑了龍套,可這並不妨礙方生利用大明來給自己增加聲勢。

不管是先前冒用大明特使的身份,還是耿仲明,甚至是帶着流民一路跑到慶尚道,披着大明子民的皮都讓方生佔盡了先手。

大明?大明!這到底是哪個大明?

如今的方生越發迷茫,那個歷史上前期強盛,後期衰弱到被建奴滅國的大明的聲勢都尚且如此,強盛的漢唐又是如何?

有時候方生也會迷茫。

漢唐雄風?驅虜千里,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得地三千里的大漢;擴地千里,滅國無數的大唐;區區大明都有如此聲勢,那漢唐又是如何?

大明不應當被區區建奴滅國後斬草除根,不應當讓韃子坐了二百年的江山,也讓他們騎在漢人的頭上拉了二百年的屎。

總之,耿仲明是真的開始佩服方生了,什麼叫算無遺策,方生給他清清楚楚描述出來,每一個漏洞都彌補的完美無缺,如果說一開始耿仲明只是被方生那個堪稱冒險的計劃刺激到,然後一步步執行的話,現在耿仲明算是明白什麼叫厲害了,一個四處漏風的計劃能夠進行下去,已經足夠證明一些事了。

當初方生並沒有和耿仲明說過完整的想法,只說到在朝鮮和後金間添油加醋,火上澆油,引得兩國大戰,並沒有說接下來要幹什麼,要是耿仲明知道方生是打算煽起風后來個大逃亡,耿仲明還未必肯答應幫忙,只是如今都走到這步了,後金的名冊上他耿仲明鐵定是個同黨,總不能再待在義州城裡等着女真人上門了,那剩下就只能跟着方生一塊跑路。

大家一塊跑了,從義州城出發時候是六萬人,路上陸陸續續的加入使得人數達到十萬人的巔峰,這是最多的時候,出了平安道就有人走散、也有人往回跑,畢竟這些人雖然知道回去十有八九會死,但人難免有個僥倖,這些大明子民在平安道安寧了十幾年,不是說捨棄就能捨棄的。

跑的越快,走散的人越多,最後到了慶尚道只剩下兩萬出頭,可這些人就是自己日後的根基,兩萬人雖然拖家帶口,真正青壯最多五六千,其餘都跑個精光,可能跟着跑到慶尚道的也就跑不回去了,只能跟着方生一條路走到黑。

一路上方生也不是隻帶着人跑,他讓劉四簡單的計算了青壯的人數後頒佈了幾個簡單順口的條條框框一路讓人揹着,類似於八大紀律之類的,這種東西遠比大明‘十斬’‘五十斬’什麼的管用。

人都是慣性的,慣性比讓人害怕要管用的多,殘暴可以帶來一時的勝利,但真正的成功只會在寬嚴相濟和恩威並施中產生,也就是俗語中大棒加胡蘿蔔。

兩萬多無家可歸的人,這些人也沒有分成大的氏族,而是零零散散的小戶,簡單的規矩並不難理解,而且朗朗上口,作用上不是一般的大。

至少耿仲明看到這一路剩下的兩萬餘人不似開始那般雜亂無章的跟着,略微有些井然有序起來。

在出了平安道後剛進黃海道就跑了三萬多人,出黃海道後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還跟隨,原先最近的路是走京畿道,只是京畿道是朝鮮王都漢城所在,根本不會容許這些大明人進入,只得繞道走江原道,從江原道開始,走散的人逐步減少,於是直到慶尚道還能剩兩萬人。

這豈不是劉備?玄德公那般的人物?耿仲明讀書不多,不過三國演義好歹是聽說過評書,裡面的劉皇叔敗走新野的時候,城裡十萬百姓跟隨,方生不也是?雖然這十萬人多是靠蒙過來,但他散步的流言也沒一句是錯的,女真人鐵定不會放過剩下的大明人,只不過平安道剩下的大明人就遭了殃,但這不關耿仲明的事。

耿仲明只關心自己的後路,他不是沒想過去投靠女真人,至少目前最有中興之相就是女真人的大金國,久在遼東的大明人多是各地犯罪的人發配到遼東的,他耿仲明不是被稱爲遼東三礦徒?身份低賤,雖然攀上了參將的名頭,但大明曆來文官重武將輕,耿仲明對大明的忠誠度可想而知,所以他想到了大金國,自己好歹熟門熟路,手上又握着一部分資源,如果能再搞到幾艘福船那就萬事大吉了,後金至少要封自己一個王侯才行。

甚至耿仲明都打算這麼幹了,他從知道方生打算燒完一把火跑路開始就準備遣人聯絡金國的汗王皇太極,而指揮九艘福船耿仲明也確實是最佳的人選,他在皮島就熟悉水師,可偏偏他遇到的是方生這個對明末歷史還略懂一二的人,把自己目前最重要的東西放在一個日後成爲滿清三順王之一的耿仲明手上,方生就是再衝動都不會這麼幹。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十六章 定局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十六章 定局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