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

“我、、、屬下告退。”車晚真狼狽告辭,甚至連稱呼都未來得及更改。

但方生相反的並沒有追出去,而是坐上了車晚真原先的位置,甚至一點都不嫌棄的拿起車晚真喝過的酒杯抿了一口。

“金某乃朝鮮使臣、、、”

“我知道…。”方生不客氣的打斷了這個朝鮮來使的話頭,臉上的表情像是有些意猶未盡以及興趣十足。

“這個……”金姓使臣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卻不知說什麼好,只得在心裡罵了兩句有辱斯文,剛剛那強壯的漢子可還是挎着刀氣勢十足的盯着他,就算是他有心發作,那也不敢啊。

“你是朝鮮使臣吧,那個什麼禮曹參議?”方生單刀直入的問道,讓這個朝鮮使臣剛剛恢復過來的精神再次繃緊,卻也鬆了口氣,最怕的莫過於稀裡糊塗的被殺了泄氣,如今竟然被稱呼了官職,在金姓使者看來,卻是性命已無大礙。

“金某正是朝鮮禮曹參議。”金參議感覺自己腦袋瓜上的汗水止不住的留,本就知道這次出使是件危險活,他是個棄臣,這纔在朝廷裡被任捏任揉,被派出來送死來的,若不是無處可去,他這副老身子骨也不用顫顫巍巍的出使。

這才叫真正的不情願,自古到今社會都是被XX比XX來得多,這是真理,人生大多如此,即使是金參議這樣的官場老油條,屹立幾十年不倒,最後還是被坑在了這道坎上。

“不知李倧讓你帶來什麼條件?我倒是聽聽。”方生此時反而變得悠閒起來,既然車晚真的事看樣子不好解決,他乾脆不再爲這個費心思,而是關心起躲了半個月之久的朝鮮使臣到底帶來了什麼。

和朝鮮和談,這在方生看來還真沒想過,在他看來,既然朝鮮的國土都丟了一塊,即使是在昏庸的君主怕是也要誓死收回國土的,這是一種根生地固的想法,一直深植在方生的想法裡。

可偏偏方生忘了一件事,這裡是封建時代,還沒有現代意義上國家的形成,或許在某些人看來割讓領土是奇恥大辱,但如果是有益的,封建統治者們並不反對割讓出去,因爲這得到的好處比壞處來得多。

比如,讓這些海寇去抵擋住皇太極?

這在兵法裡被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誰都不是笨蛋,毛文龍給後金製造了大麻煩,那也是朝鮮國將義州甚至整個平安道都讓給了毛文龍這個大明總兵。

朝鮮丟掉的是整個平安道的賦稅,順帶還讓女真後金用反間計殺了毛文龍後教訓了一頓,可以說,朝鮮不但沒得到什麼,還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大明還虧,也就比毛文龍本人好點。

就憑這些海寇?滿朝鮮上下恐怕若不是年初水師被打的潰不成軍,再加上朝鮮本國國小兵弱,連倭寇都抵擋不來,更別說這隻已經成了勢力的海寇,所以這纔有了招撫的心思,最多是將濟州島劃撥給這些海寇做駐地而已,反正也打不回頭,至少大義上,濟州島還是朝鮮國國土,本就無可厚非。

“聽說你王帶來的冊封的詔書,拿給我看看?”方生伸手,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可這副模樣在金參議這個老學究看來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詔書金某不便隨身攜帶,島主若是要,還請移至裡屋。”金參議心中不滿,臉上也不敢表現出來。

化外之民!

金參議顯然屬於那種上不了朝堂的人,連這次出使對象的來歷都沒搞清楚,還以爲哪裡來的化外之民,再搭配上方生有幾分普通話口音的大明官話,更是在金參議看來不倫不類,也就一概而論歸述到化外之民裡。

“就這個意思?”方生捏着手上朝鮮國王李倧的詔書,一臉的怪異,但話說的還算中規中矩,至少讓金參議本人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答道:“金某隻是使臣,並不知我王有何旨意。”

“你也不用知道。”方生似笑非笑的看了金參議,讓金參議屁股溝微微一縮,莫不是此人有斷袖之癖,龍陽之好不成?

想着想着,金參議忍不住出了一身的冷汗,若是真是如此,怕是老夫犧牲了後臀菊花,至少還是能將小命保住。

少不得要壯士斷腕了!

“我王這次安排了武職,應當能讓島主滿意。”金參議並不知道詔書裡是什麼內容,只能憑着臨行前打聽來的消息盡心拉扯關係,但這話他剛說完,卻驚出了一聲冷汗。

“捕盜廳?這是什麼衙門?”方生一臉的疑問,這個衙門怎麼聽都像是衙役和業餘的代名詞,怎麼着都不應該和武職扯上關係。

這趟朝鮮國王李倧確實是很有‘誠心’的招撫的,金參議雖然無法進入朝鮮君臣的決策層,可四處打聽,武職確實沒錯,捕盜廳也的的確確是武職,就是顯得不倫不類了點,負責的和名字相符,捕盜,專司治安,和行軍打仗無一絲的干係所在。

“正是武職,乃是本朝特定。”金參議嚇得兩頰直冒冷汗,他哪料得到王上封的竟然是這麼個官職,武職?怕是隻能算得上吏,連官都不是。

“李倧當我是弼馬溫不成?”方生瞪了金參議一眼,可這在金參議看來,那就是對他賊心未死,自然是更驚恐幾分。

“捕盜廳平日司職治安,捕捉盜賊犯罪者,別以爲人人都和孫猴子一樣沒文化。”

西遊記是明朝中期的產物,雖是通俗小說,卻也在朝鮮國人人皆知,裡面的人物更是各有特色,金參議哪能不知曉,頓時心知自己瞞不住。

如此一想,這位‘壯士’更是打定了主意,就差直接肯讓出菊花算了,這等年紀大的最是惜命,遠沒有年輕人那般慷慨赴死的激情,反而是能拖得一日是一日,活着就是最好。

大儒們最喜賣國,最是聲名卓著着在做了一件陰暗的事後,往往和之前的自己就是兩個極端。

即使這些大儒年輕時候也曾意氣風發過,比如民國王某人,年輕時候那等人傑,甚至寫出一首:“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豪邁詩句來,年紀大了卻淪爲漢奸走狗,人人得而誅之。

民國思想開放尚且如此,更別說古代更加保守了的儒家思想,王某人被儒家思想所影響的,怕也不是一點半點。

民國四大公子,王某人憑的就是一身儒氣,比起開國太祖的首席副手那也不惶幾分。

扯遠了,話歸本題,此書畢竟不是講的清史民國,而是明末清初,只不過後面那清初的改個字而已。不外如是。

“我王怕是安排有失妥當,這……這……”金參議卻是嚇得大汗淋漓,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怕的下一課被眼前的化外之民拖出去給剝皮抽筋了。

“拖出去。。”方生淡淡說了一半,將金參議唬的兩腿一軟,這就要軟倒地上。

“好生伺候着,呵呵,可不能怠慢了金特使。”

金參議只覺得自己在生死關頭走了一回,擡起頭一看,只見方生眼中滿是戲謔,毫無一絲在意的成分,他也不敢多想,顫顫巍巍的告辭,這纔像是逃難似的掉頭就跑,只是去向卻不是驛站裡屋,而是屋外。

想來是嚇糊塗了。

“老而無用,不外如是。”方生淡然的道,將手上朝鮮國王李倧發來的詔書扔給了張五郎。

捕盜廳是什麼東西,他自然知道,雖然也是武職,卻是屬於朝鮮六曹刑曹下面,等同於大明刑部的獄卒和衙役的變種,只是朝鮮國小,官職弄得並不是繁瑣,一個小小的衙役和獄卒乾脆統一規劃爲捕盜廳,各有左右捕盜將軍,說是武職並不爲過,卻是個比弼馬溫沒好哪去的武職。

若是方生真是個山大王,恐怕不是殺了朝鮮來使這麼簡單的,到時候非出兵雪了此奇恥大辱不可,可方生不是,所以他纔會放了金參議,還是一臉淡然。

只是細細想想,朝鮮君臣也是裡外不是人,如今朝鮮的宗主國已不是大明,而是那個韃子國家,可朝鮮君臣上下卻一直心懷大明,既不敢明目張膽的分封膽敢攻打‘宗主國’的‘海寇’的官職,又不能不討好着,畢竟真正的上國總兵可是知會過一聲的,只是朝鮮君臣不知道的,這個上國總兵純粹就是給方生方某人添堵去的而已,可沒好心思。

朝鮮安排的這麼個武職不外是爲了避險,卻也的確是棒子國的傳統,再在正常不過,哈哈。

方生如此一想,卻是一腦子通暢,不由大笑了之。

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十一章 義州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
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報復(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十一章 義州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一輪攻防戰(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