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新年(上)

到了崇禎五年的最後一個月,登州終於支撐不住,毛承祿帶來口信,孔有德諸人終於答應棄登州而逃,到了濟州島再行商議其他事宜。

方生總算聽了一個好消息,爲此也鬆了一口氣,他看似對孔有德等人毫不在意,可那只是表面,要說放棄孔有德等人就是資助女真後金,如果孔有德等人執意不肯投靠濟州島,方生並不吝嗇和劉澤清、邱磊的大明合作上一會,把孔有德連帶孫元化留下來的工匠一次性全都葬送在登州城。

至少這筆讓孔有德帶着一大批工匠去資助野蠻的女真人來的強。

野蠻人最善於搶奪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攀科技樹,可以說,正是因爲大明的先進才讓女真蠻夷垂涎不已,大明又不知好好藏着掖着,這才導致了這幫子通古拉斯野人最後入關奠定全國性政權。

史書上記載的什麼?

孔有德帶到後金的是大明最精銳的工匠和火器,這些火器裡包括各式火炮,以及前登萊巡撫孫元化在任期間製造的大將軍炮,仿製紅夷的紅衣大炮。

後金一下子從鐵器時代跨越到火器時代,並且直接無視了中間了火槍,火藥等等研發進度,直接跳躍成可以製造火炮,和大明比肩,至少在火器上,甚至後金還要好於大明,畢竟這個時代後金的統治者,既努爾哈赤,之後的皇太極還是比較崇尚火器的,這種關注程度也一定程度影響到了工匠的積極性。

再加上女真人實行的奴役制度,這才使得女真人迅速擁有了和大明一樣的紅衣大炮,使得大明的火器優勢蕩然無存!

快跨進新年一月,濟州島也開始忙了起來,這不是說平日就不忙了,只是一年到了底,翻過了新年,大傢伙自然有了新的氣象,這忙的就是新一年的準備。

自然。

正月裡走門竄巷是必不可少的,濟州島上雖然人口不多,大傢伙是親戚朋友的就更少了,可漢人的傳統還是讓濟州島比往日裡多了幾分人情味。

方生難得擺脫了一些島上的諸多繁瑣事宜,大過年的,總要休息的,只是島上事情多,方生不能像後世一樣寒暑假雙制,順帶再加上國慶、中秋等等一堆節假日。

不過到了新年,總歸是要發撒些銀子,再加上從慶尚港運來的日常貨物,濟州島上也開始興盛起來,不過這只是表象。

島上大家手上有餘錢的原因在於方生髮撒的銀兩,濟州島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五萬人,這些多出的人口都是先後從慶尚港搬遷過來的大明難民。

總歸來說,濟州島目前在方生的構想中只在初級階段,雖然並不缺少人口,慶尚港的商貿業也開始興盛,但慶尚港靠得僅僅是因爲來往貿易收取稅收,即使加上即將上馬的僱傭兵制度,收入想來也屈指可數。

而私鹽一塊進項雖然數量龐大,但它畢竟只有一塊,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不是古代人懂,方生也懂。

所以除此之外,濟州島開闢新的商路迫在眉睫,只是現如今還沒有眉目,方生乾脆放到一邊。

車到山前自有路。

濟州島上已經被撒下了種子,目前看來,方生需要的只是靜候發芽,然後再讓它迅速長成參天大樹。

方生空了下來,讓人給島上各人送去了名帖,他自己也收到了一些,這是大明的傳統,新年將到,各家的門子都會照着主家的意思四處送名帖。

名帖到了,這心意也就到了,心意到了,翻過了一年,新年也就過了。

可方生的名帖裡卻不是簡單的問候,而是一份請帖,這份請帖裡寫的是赴宴,吃‘萬萬順’。

接到名帖的人通通都是一頭霧水,‘萬萬順’?什麼東西?

待在島上的孫元化、孫和鼎、孫和京都有收到名帖,不過這三個人住在一起,所以方生只送了一份,請帖上自然是請三人及時赴宴。

除此之外,忙着招募人手修建教堂的費爾南多、研究所的西芒以及費爾南多帶來的紅夷,都有送到名帖。

耿仲明那也不會缺,至於劉四等人,方生也多心送了名帖,這還讓劉四埋怨了幾句,方大哥也弄得太生疏了些。

要說都是一起從萊蕪逃出來的,幾個人的交情堪比親兄弟還來得親,何必送這等東西。

方生不會顧此失彼,乾脆兩邊都送,即使這兩邊都是一頭霧水,可那和方生沒關係。

慶尚港的趙孟、孫和鬥,山東的李焦、再加上多了個孟千、毛承祿,登州衛的張五郎、馬戶、孫三、方生也算趁着新年的機會,讓手下的人集合在一塊,這樣一來,也算順理下各自的關係。

山東那邊從一個月前就開始出發,眼看這幾日就到了濟州島,至於慶尚港,則是離得濟州島比較近,雖然孫和鬥上個月才被方生趕回了慶尚港,如今也趁着機會,到了濟州島。

好在諸人雖然奇怪,但在年末東家算總賬也算正常,相比之下毛承祿的心安理得,孟千就有些忐忑不安了。

要說他投奔方生的體系算來也有兩個月,一開始對濟州島並不熟悉,只知道懸居海外,可這兩個月接觸的事情多了,孟千也越發心驚膽顫。

這主家究竟想幹什麼?這麼大的佈局,可怎麼看都不像是尋常的鹽販子!

鹽販子要勾結衛所麼?雖然只是些閒散的兵丁,可那畢竟是大明的官軍,至於買通登萊總兵劉澤清和山東總兵邱磊,這在孟千的眼裡反倒不算什麼,畢竟,販賣私鹽可是殺頭的買賣,這靠文官作用不大。

文官總不能把你的私鹽經手成了朝廷批准的,即使那樣,沒了武人配合那也運不出去。

更別說那什麼懸居海外的島嶼,這些孟千可都是在濟州島和山東之間的書信裡都能看出端倪的,這島上光人口就有四、五萬,甚至還有自己的兵丁。

光是這些就讓孟千嚇個半死,險些想着跑去州府衙門裡去告發,可這最後他還是沒去成。

原因在於,他不敢去!要說大明的刑律,孟千好歹當過賬房先生,正正經經的秀才書生,還算通曉大明的律法,這就算是他告發了,那也免不了陪着一塊掉了腦袋。

孟千膽子小,又不能渾渾噩噩的被看出來,只得老老實實的待着,還算勤勤懇懇,辦事能力倒也不差,反而讓李焦在書信上誇了幾句,如今看來,只得往着濟州島奔了。

這邊各懷各的心思,總之請帖是散下去了,等到了俗稱的大年三十,人也都到齊了,此時方生卻是難辦了。

因爲沒人知道‘萬萬順’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也就自然不會有人會做。

至於方生自己,上一世那也是十指不沾秋水,別說‘萬萬順’,就算是再簡單點的元宵,那也是兩眼一抹黑,不會!

方生乾脆招來衆人,比劃起‘萬萬順’的模樣,這樣也總比他一個人稀裡糊塗來得好,集思廣益嘛。

“掌櫃的,不知是否是民間的‘扁食’?”孟千站了起來,鼓起膽氣道。

這麼一說,衆人才算恍然大悟,什麼‘萬萬順’,這不就是民間常吃的‘扁食’麼,至於這名稱的來源已經不足人道也,可也確實是新年的必需品。

“唔,扁食?”方生只記得古代中國稱餃子爲‘交子’,至於這個‘扁食’的稱謂,還真是不清楚。

“扁食傳自蒙古人,前朝皆稱‘角兒’。”孟千小心翼翼的說道。

要說這屋子大大小小的人他一多半都沒見過,可這沒吃過豬總歸見過豬跑,至少在互通姓名之時,幾個看上去的讀書人對他還算客氣,但也各自帶點生疏。

大傢伙雖然都是圍席而坐,可這坐如針氈的想來只有他一個了。

“那就沒錯了!”方生拍了拍大腿,這反而讓孟千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若不是身後有凳子擋着,恐怕這就要嚇得坐到地上去。

相比之下,其餘人等神情自若,想來是時日久了,習慣了。

孟千心裡不禁有些抱怨,你這究竟是什麼地方,怎的比龍潭虎穴看上去還要危險幾分來着?

但他也就只敢心裡抱怨,臉上那是一點都沒表露出來,反而笑着應承道:“掌櫃的英明,想來正是此物。”

知道了是什麼東西,這自然是做的也快,自有人會做,沒多久那就是一桌子的‘角兒’。

孟千等人也看得出來方生不喜歡‘扁食’這個稱呼,乾脆通通稱之爲‘角兒’,這次衆人依舊是文武兩邊坐着,涇渭分明。

只不過文人這邊領頭的是個年紀較大的中年人,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一頭霧水。

這人是誰?往日連見都未見過,何曾能坐在上首第一位?

依後排的是李越,孫和鬥、孫和鼎、孫和京、到最後纔是孟千,不過好在桌子是圓桌,方生特定讓人定做的,此時拿來宴請倒也沒人在意。

不過也算勉強開了次圓桌會議了,只是這卻是用來吃飯的。

相比之下文官那邊的兩個不是熟面孔,武人這邊就有些亂了。

耿仲明理所當然的排在第一,這畢竟是勞苦功高,要說方生還需要他多擔待着,緊接着就是李焦、劉四、趙孟、毛承祿。

毛承祿雖然新近投奔,可這也與卻又用得着他的地方,更別說光是那二千登州城裡的東江鎮兵那可就值得方生大加拉攏了,所以理所當然和李焦等人排在了第二列。

張五郎、馬戶、孫三排在第二桌,方生也不會顧此失彼,雖然排位低了點,可這先來後到,方大哥看得起他們這些窮軍戶就好,自然也就不期盼什麼好的座位了。

“孫老大人,你我二人此番應當算是第一次正式見面吧。”方生眯着眼睛,舉起酒杯道。

這下子算是揭穿了中年人的身份,孫老大人?衆人恍然大悟,即使如孟千者也略有耳聞,如今聽了主家所說,哪能不茅塞頓開。

這孫老大人是誰?那可是前登萊巡撫,朝廷從二品的大員孫元化,那個幾個月前就被朝廷按律斬首的人,如今人卻活在這裡。

要說這人在儒林雖然沒什麼名聲,可卻是個實打實的能吏,光是山東治內哪個不聞孫元化。

孟千雖然早已知曉,可現如今見到本人,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且看樣子,這孫老大人竟然也是第一次見到主家,這究竟是什麼事?

孟千隻覺得一波又是一波,讓他方寸大亂,若不是這些事都與他無太大關聯,怕是孟千都會舉止失措。

“算是第一次吧,其餘幾次,老夫還未醒了。”孫元化苦笑的搖搖頭,算是弄清楚了方生這番刻意請他來的緣由了。

那個徐太拙不請,只請他一個孫元化就夠奇怪了,要說徐太拙是名士,在這大明,名士的名頭那可不比一任巡撫來的差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十五章 議事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十五章 議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章 騷動(上)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八章 登州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六章 萊州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五章 士氣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十四章 代善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十六章 定局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十五章 議事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九十六章 鄭家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十五章 議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章 騷動(上)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八章 登州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十章 板甲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六章 萊州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五章 士氣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十四章 代善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朝野震動(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十六章 定局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