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

馬光遠死定了,這就是石廷柱回過頭想起來的,於是石廷柱既慶幸自己沒被那五十杖打昏過去,又微微有些心寒,連馬光遠這等投奔了女真人十餘年、戰功赫赫的悍將都能扔到一邊,即使他有個女真人的身份又怎麼用?也從沒人當過回事!

不過這那也只是想想而已,他石廷柱怎麼着都不可能再去投大明去,心寒又怎麼樣?反正死的不是自己,所以石廷柱也只得按着多爾袞的來辦。

這世道,本就如此,能保得住自己的命就不錯了,哪還顧得了別人?

等着打完了石廷柱和馬光遠,多爾袞就下令剝奪這二人的梅勒額真之位,看在效力了十餘年的份上,這才饒過了二人一死。

石廷柱和馬光遠就因爲面露了一點嘲諷就被罷了兵權,這兩人也理所當然的應該心有不滿,再加上城外又是明軍大軍壓境,眼看蓋州難守,蓋州難守,則盛京說不定也守不住,到時候豈不是要陪着女真人殉葬?再加上二人又本來都是明軍,而不是女真八旗,連漢軍八旗都不是,一切適宜出城投靠明軍,裡應外合報報白日之奇恥大辱的機會都有,也都順理成章。

所以當天夜裡,石廷柱就趁機找馬光遠夜談,言語間刺探了幾句,馬光遠卻無心投靠蓋州城外的明軍,雖說被多爾袞的一頓杖打的心有怨恨,頗爲不滿,但讓馬光遠伺機反叛,他別說敢不敢,而是想都壓根沒想過,給女真人買了數十年的命,豈會一朝就起這等心思?

不過馬光遠也沒反駁石廷柱的試探,捱了五十杖也就算了,至少這小命沒丟,養傷就是,但被奪了兵權,卻讓馬光遠真正心懷不滿了,因爲這個世道,有兵纔是一切,如今連麾下兩千餘兵馬都保不下來,這比起要他的命還要厲害幾分。

石廷柱言語試探了一番,眼見馬光遠油鹽不進,含糊其辭,心下不由有些着急,這倒不是急着想讓馬光遠去死,而是多爾袞嚴令幾日內就要辦成,要不然過了幾日,等着回過神來,城外的明軍怎麼可能還信?

“馬佐領,與你說實話吧,並非試探與你。”石廷柱一臉的推心置腹,嘆了口氣道:“如今本是汗王登基稱帝,也是我等建功立業報效陛下恩德的好時機,爲兄卻快有些忍受不了,平日裡屢受欺壓,我等不被那些八旗子弟當人看也就算了,如今更有蒙古韃子也都能騎在頭上作威作福,至於白日間的事,爲兄被多爾袞那廝五十杖打成這般模樣,手下兵卒又被奪走,無兵無權,又是如此重傷在身,豈不是等死來着?又何苦爲這等薄倖之人賣命。”

石廷柱的話三分有理,三分怨恨,其中夾雜着得咬牙切齒也是心中如此想法,畢竟無緣無故捱了五十杖,險些被杖成了殘廢,換誰都會有怨恨,只是石廷柱不敢背叛多爾袞而已,更不敢背叛皇太極,不過這份怨恨卻是實打實的未有假。

馬光遠眼見石廷柱都這麼說了,暗道應當不是跑來試探的,如若只是試探,也不會捱上五十杖那麼多了,這等苦肉計,馬光遠自認不可能僅僅爲了試探他到底是否忠心,而且,更別說若是不打他今日的五十杖,也不剝奪掉他的兵權,他馬光遠絕對不會有絲毫心懷二心的意思,忠心耿耿的給女真人賣命。

但是……

馬光遠咬着牙忍痛,剛剛還不覺得怎麼樣,如今被石廷柱三言兩語想來,真乃奇恥大辱是也!

“石佐領,要麼我二人向陛下上一道摺子怎樣?讓陛下免了我二人的罪過。”馬光遠憋了半天,冒出這麼一句來,讓滿心希冀的石廷柱險些有些想一巴掌甩上去。

這人什麼膽子,被打成這樣還被奪了兵權,就連反叛的一丁點的想法都沒,只顧着捱了多爾袞的打,就去求皇太極給官復原職去,別的什麼都不敢。

“馬佐領,這……陛下畢竟是睿親王的九哥。”石廷柱壓住火氣,委婉的道,若不是多爾袞有令在身,石廷柱還真羞於與馬光遠爲伍,平日裡不覺得怎麼樣,只覺得此人挺聽話的,這時候才發現,這人不是忠心,而是膽子太小,非一般的小,臉色膽色都無。

石廷柱這話得一絲馬光遠自然聽得出來,他又不是笨人,哪能還看不出石廷柱的目的,思想間神色略微一動,只是隨即就又面露幾分警惕,石廷柱是女真人,雖說這個身份沒人認,但也抹殺不掉,馬光遠就是相信自己會暗地裡聯繫明軍,也不信石廷柱會這麼做。

“石佐領此話何解?”馬光遠一臉的疑惑的道,顯然不打算就此攤出底牌。

“你我心知肚明,何必再打迷糊。”石廷柱正色道,隨即咬牙切齒的咯吱作響:“那多爾袞行爲跋扈,平日裡也就算了,現如今大戰在即竟然杖打帳下大將,逼得我等走投無路,豈能善罷甘休!”

石廷柱的話越多越明顯,也聽得馬光遠更是心驚,心下不禁由警惕變成猶疑不定。

“如今城外的明軍大軍壓境,多爾袞還試圖領着兩白旗和蒙古三旗出城野戰,到時候這蓋州城裡只有五千的漢軍,要我等死守,豈不是讓我二人送死不成?”石廷柱一鼓作氣。

馬光遠的臉色逐漸發白,他倒沒想那麼多,或者說根本沒意識到那麼多,捱了多爾袞一頓杖責,馬光遠最多隻是想到跟皇太極求情,讓多爾袞饒過他,其他的什麼,根本什麼都沒想,被石廷柱一番話說來,馬光遠這才發現,自己竟然真的已經到了懸崖邊上,後面就是絕地了。

“那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馬光遠急的一頭汗水,這要石廷柱說的都是真的,到時候若是蓋州有失,五千漢軍全軍覆沒,即使他們二人僥倖不死,此生也再沒起復的機會。

馬光遠想不到法子,這纔想起一旁的石廷柱,猶如抓到了最後一根稻草,抓着石廷柱的臂膀道:“石兄,你必然也不想束手就擒,可有自救的機會?”

“唉,談何容易。”石廷柱嘆氣道。

馬光遠如喪考妣,面色灰白,若是連石廷柱都沒辦法,豈不是隻剩下等死不成?這誰能甘心?誰能服氣?他馬光遠爲了女真人忠心了這麼多年,就落到這麼個下場?一瞬間,馬光遠心中的怨恨一下子超過對於皇太極和多爾袞的恐懼,憑什麼是我死,爲什麼不是爾等去死?

即使能保得一條小命,麾下兵馬都被打散,到時候女真人還怎麼可能看得上他一個小小的漢軍佐領,不被撤職就不錯了,更別提今日間他的官職已經被多爾袞給一擼到底了。

“如今看來只有一計。”石廷柱的面色有些‘猶疑’,眼看馬光遠上了鉤,跟個即將溺水亡命之人般急匆匆道:“石兄但說無疑,今日之言,從你口出,從我耳入,必不做他人所曉。”

馬光遠連客套的石佐領都不用了,直接套近乎了用上了石兄。

“這……”石廷柱這才面色一定,正色的道:“若是有馬兄此言就夠了,還請附耳過來。”

馬光遠連將臉湊了過去,此時身後的傷也顯得不那麼痛了,比起麾下的五千漢軍一個不剩,自己這點傷痛算個什麼,總有一天會好。

石廷柱附在馬光遠耳邊僅僅說了兩個字,馬光遠當即駭的再也站不住腳,險些順着身後座椅癱了下去,實在是石廷柱所說實在太駭人聽聞,這等事,他沒想過,也更想過去幹!

石廷柱只說了兩個字而已,就這兩個字讓馬光遠如此失態,因爲這兩字好死不死的也就是“城外”而已。

不過這寓意卻是誰都明白的了,城外有誰?明軍啊,那過去的自號耽羅府的海寇,如今的大明東江鎮總兵方成麾下的數萬大軍,若是走投無路,不是投靠明軍,還能等死不成?反正大傢伙都是漢人,又是主動投靠的,理當無事。

馬光遠恍然大悟,心下不禁有幾分暗喜,只是這皇太極多年的積威還是讓馬光遠並不敢做出這等事,連講都講不出口。

好在一旁有石廷柱鼓動,馬光遠這才猶疑着點了點頭,示意石廷柱可以那麼做,帶他一份,但讓他帶頭是打死不敢的,至於第一步,自然就是接觸城外的明軍。

這要是擺在過往,即使馬光遠捱了五十杖,乃至更多也不會被三言兩語就給激起反叛之心,實在是一來多爾袞下手太狠,沒要他的命,但卻比起要他的命更狠,二來如今城外的明軍大兵壓境,若是有自己相助,再加上石廷柱二人五千的漢軍來個背後一擊,即使如多爾袞這等名將那也要丟盔棄甲,一雪前恥。

更多還是被石廷柱給煽風點火來得,石廷柱雖然說不上能言善辯的人,但卻也算是說出了馬光遠心中平日裡不敢想的,再加以擴大數倍,這才使得馬光遠敢於冒這個險,也就是說,石廷柱纔是主謀,他馬光遠最多是被硬拉上的。

如此這般一想,馬光遠心裡也安穩了一些,總歸,這也是條路不是,即使日後石廷柱被多爾袞給發現了,那比起現在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儘可以將責任推給石廷柱就是。

也就這般的二人各懷鬼胎,至少表面上達成了一致,二人連夜派人翻了蓋州城的城牆去給城外的東江鎮明軍送降表。

這份石廷柱和馬光遠二人送來的降表送到方成的眼前已經是一個時辰後,石廷柱和馬光遠派來送信的是個機靈人,自知事情機密,生怕泄密丟了小命,所以即使翻出了蓋州城牆依舊是小心翼翼的很,直到確認沒人跟着,這纔將降書送到了明軍的大營。

於是方成不得不半夜召集衆將討論這封降書的真實性,有人信,有人不信,比如趙孟和尚可義肯信,但李焦與劉四就認爲此乃詐降。

可這說是詐降也不適當,攻城的第二天就有城中守將要出降,這本來壓根是不可能的事,理當多爾袞也不會想出這麼個全身都是破綻的詐降計,偏偏誰都看得出來的東西,反而送來了。

趙孟和尚可義想的簡單,認爲因爲己方大軍壓境,城中的漢軍人心思變的緣由,這也不意外,因爲此二人本來就是大明官軍,由於戰敗了這才投了韃子的,從新迴歸大明那也說得過去。

李焦與劉四則是謹慎起見,認爲早晚也能攻破了蓋州城,何必多此一舉?徒生變故?倒也沒完全不信。

這就跟遮遮掩掩一個道理,霧裡看花,迷濛的很,即使能看得分明,誰又能說出看到的是霧還是花?

方成反手之間將手上的石廷柱和馬光遠的書信來回看了幾遍,沉吟了一番,突然扯着嗓子大聲笑了笑。

“哈哈,多爾袞還真當我是傻瓜了,玩出這麼一出反間計。”

底下送信來的石廷柱與馬光遠派來的親近侍從嚇了一跳,難不成自家主上還真是詐降不成,他自己都不知道,卻也心知不能亂承認,要不然即使在這被饒過一命,回了蓋州城也依然是個死字。

“這封信是誰寫的?”方成玩味的問出了一句。

“是我家佐領的筆跡。”那侍從小心翼翼的迴應道,生怕自己的回答惹怒了對方,砸壞了事。

wWW ▲тt kán ▲℃O “石廷柱麼?那就奇怪了。”方成自言自語,這個侍從剛剛進來時已經自稱是漢軍佐領,既梅勒額真石廷柱的麾下。

只是也就因爲這一點方成才奇怪,這封降書,不管是口吻還是其中的內容都不是該花時間就寫出來的,既然是降書,那肯定是倉促間準備,一炷香的時間內匆匆寫完,偏偏石廷柱的筆跡沒絲毫的延緩,想來這份降書早已經有了腹稿,也就說,石廷柱這廝,要麼就是老早就想着投明,要麼就壓根是個謊言,這份降書也理所當然是多爾袞遣石廷柱派來的。

“方將軍,此信,乃是馬光遠佐領口述,石佐領執筆的。”這名侍從沒敢說馬光遠不識字,而且,這信若是是由石廷柱來寫,那他就是主謀,馬光遠最多是個從犯而以,這裡頭的勾心鬥角,不知道的,沒人看得出來。

“我知道了。”方成揮揮手,繼續道:“回去與你家佐領回復,就說若是真心想降,明日夜間子時打開西城門即可,就爲大功一件,過往一切,皆既往不咎,另外,給我帶回去兩封信與你家佐領與馬佐領,自會知曉。”

“諾……得令。”前半句還是用女真人慣用的諾,後半句就變成了明軍用得令,這名侍從也不虧的是石廷柱派出來聯繫明軍的,確實是個機靈人,滿臉喜色的道。

方成嘴角扯出一絲嘲諷的笑意,面上卻看不出來依舊是一臉的溫厚。

這等侍從只是再機靈又怎麼樣,還不是被石廷柱給賣了,回頭能留個全屍就不錯了,這就叫只有小聰明而不自知,平日裡不知道收斂的後果,這纔會被石廷柱拿出來送死。

方成用着筆在紙上寫了兩個歪歪扭扭的字分成了兩張然後遞給了石廷柱派來的侍從,這名侍從隨即叩拜的離去,倒也沒想過能如此順利,至於臨轉身前方成臉上一閃而逝的嘲諷,自然是丁點都看不到。

不過這嘲諷卻不是全奔着這名自作聰明的侍從去的,而是石廷柱,或者多爾袞,也就說,方成看出來了,這封降書壓根是個鬧劇,而且,還是女真君臣一塊給演的一出雙簧戲,只是其中也有真實的一部分,比如馬光遠,這人至少就是有心投降的,不過顯然是在猶疑不定,而石廷柱卻是壓根是在詐降,要不然也不會因爲馬光遠的幾句怨言,這就能洋洋灑灑的幾個時辰內就寫出一份降書來,除非是早有腹稿,也就是說,是聽得多爾袞的令,而馬光遠則是被利用的。

雖不中,亦不遠矣,方成的猜測猜對了七七八八,至少當那名侍從立馬趕回了蓋州城,帶回了方成的兩封信給石廷柱和馬光遠。

這二人當場就愣了,因爲這兩封信根本沒有署名,模樣一模一樣,也不知道哪封是給石廷柱,哪封是給馬光遠的。

怎麼辦?雖說二人本來沒打算隱瞞,不過這明軍卻送來兩封看上去一模一樣的信,要是拿錯了怎辦?到時候看了心中的內容該如何是好?這畢竟如此機密的事,即使如馬光遠都不由心存疑慮,這要是石廷柱反悔了,拿着他的信去跟多爾袞請賞怎麼辦?還不是他自己掉腦袋。

於是就這兩封信,就讓這兩個各懷鬼胎的人心中罅隙更生,只是這總不能不看吧?所以二人互相‘謙恭’了一番,這才一同打開兩封信來看。

卻也是兩個大字,一邊一個,石廷柱拆的是假,馬光遠拆的是真字,連在一塊,就是個真假二字。

什麼意思?一時間石廷柱遍體生寒,心中一驚,馬光遠卻是一頭霧水。

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十三章 成效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六章 萊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
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班牙人,動手(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十三章 成效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六章 萊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三十八章 買賣、曲阜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