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宗龍的話也不止是說說,至於追根究底的原因,還是因爲兩個字‘黨爭’,溫體仁不同意,傅宗龍在朝堂上當場反駁沒給半分溫體仁面子,可下了朝堂傅宗龍就開始後怕起來,溫體仁是誰?當朝首輔,滿朝文武百官誰敢這般與之唱對臺戲?傅宗龍既然能爬上兵部左侍郎當上一部主官那自然不是笨人,這要是得罪了溫體仁,說不定日後這苦日子要到哪天去,溫閣老深受皇上信任,那可是得不償失,所以傅宗龍乾脆就打起了兩邊都弄得妥當的主意,也就是說,以重賞把功勞奪到手,又給了溫體仁面子,不讓其入城,這樣一來兩全其美。
朝廷上的溫黨一衆滿意了,至於城外獻功的那幫子海寇?傅宗龍還真不放在心上,區區三百人,就是再悍勇如斯,憑着三大營二十萬殺三百人,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堂堂大明,又不會薄待了你們。
當即傅宗龍進宮求見崇禎,此時崇禎正被王應熊煩得無可奈何,不外乎是王應熊得了下屬的上報,趕緊跑崇禎這說道來了,只是都是些片面之詞,崇禎此時一心相見殺虜五千的首級,哪有閒心聽得下去。
這眼見傅宗龍進來,就跟見了救命稻草似的鬆了口氣:
“傅卿,進宮何事?”崇禎趁着王應熊不注意的地方跟傅宗龍擠眉弄眼了一番,這其中含義,自然是讓傅宗龍把話頭給接過去,假稱有大事稟告,先把王應熊給支出去。
“陛下,是張賊那廝……”傅宗龍趕緊數着話頭往下說,這陛下,哪都好,就是有時候太縱容下屬,前些年有個狂妄的書生袁崇煥被慣得不可一世,最後吹噓完了也掉了自己的腦袋,可惜關外千里河山也一塊賠了個精光。
“王愛卿,這……”崇禎皺眉道,卻也是毋庸置疑,兵部的事一般都是單獨上奏給皇上的,然後再拿到朝堂上議論,王應熊自然無道理再賴着旁聽。
“那微臣先行告退。”王應熊只得不甘心的跪拜離去,只是臨行前目光看了一眼傅宗龍,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王應熊前腳走了,崇禎的臉色後面就垮了下來。
“這個王應熊,還真不知道好歹,都說了朕要安寢,這也進來哆哆嗦嗦了大半天,盡是些毫無用處的廢話。”
“陛下所言甚是。”傅宗龍打了個哈哈。
“這……”崇禎面色一正:“不知傅卿深夜到訪,可是那張賊又攻陷了哪座城池?”
傅宗龍可不是王應熊,爲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墨跡半天,在大明朝堂上也算是有幹才的人,這才以區區左侍郎之位被崇禎所信任,大半夜的入宮,自然不會是什麼小事。
“朕已經習慣聽到壞消息了,愛卿盡說就是。”崇禎自嘲的笑了笑,看出了傅宗龍的遲疑,只以爲又是出了什麼大漏子。
“陛下還請安心,張賊已無力北上,如今已是疲態,想來覆滅只在旦夕之間。”傅宗龍安撫了崇禎兩句,只是這話說的他自己都不信,雖說近日張獻忠這廝再未攻下州郡重地,只是這依舊肆虐,哪可能旦夕之間覆滅?而且,在大明的江山肆虐,也不止一個張獻忠,丟了中都鳳陽可足有十幾路農民軍。
話雖如此,崇禎依舊面色微微欣慰,彷彿真信了傅宗龍的這番話。
“那傅卿入宮何事?”崇禎復問道。
“臣是前來向陛下稟明本該今日進城獻功的李越、方成等人無法進城的緣由的。”傅宗龍來的目的本就如此。
“嗯,此事剛剛王卿已經說了個大概,若是再聽傅卿你詳解一番就是。”想來崇禎也對王應熊的話半信半疑,畢竟王應熊進了宮婉言了半天這才提到此事,把城外的那幫人批的一文不值,而且還聲稱其殺良冒功,頓時打消了崇禎不少的興致,險些還真罷了讓人進城獻功的打算,也算是傅宗龍來得巧,要不然還真給王應熊磨到了旨。
“王尚書所言怕是有失偏頗。”傅宗龍給溫體仁面子可不會給王應熊面子,這個人竟然把狀告到崇禎這,實在是蠢笨如豬,怪不得以堂堂一任尚書,還得給溫體仁做馬前卒。
傅宗龍一五一十的將事情說了個大概,倒是兩邊都沒偏袒,禮部的王應熊這次是想壞他好事,自然不會幫襯,至於城外的那幫人又是連認識都不認識,派出去的屬下回來稟告的消息並不都算是好的,這些人可是些囂張跋扈的人,更不能倚重了!所以乾脆把兩邊的所爲都着重講了個清楚,讓崇禎也聽了個分明。
“那個主客司的主事還真是狂妄,罷了他的官爵,另以王應熊失察之罪,罰沒半年的俸祿。”崇禎皺着眉頭,前半句倒是重罰,可重重擡起輕輕放下,只一個罰沒半年俸祿就顯得太輕了。
傅宗龍心裡微微嘆了口氣,雖說溫體仁結黨營私犯了崇禎的忌諱,可畢竟自崇禎登基起就甚是寵幸溫體仁,這點小事自然波及不到他,而且,王應熊說到底也是個禮部尚書,國之重臣,崇禎還是偏袒的,倒也不算意外。
只是傅宗龍這番話好壞參半,實話都是實話,可兩邊都誇大了些,比如那些企圖進京獻功的人也被傅宗龍暗裡貶低了幾許,頓時讓崇禎想要召見的心思大減,若是真有殺良冒功這等事,那他大明還大賞特賞,那豈不是讓人看笑話不成?
“着賞銀……”崇禎話說了一半,這纔想起自己口袋裡可沒多少錢,這要是賞的少了,面子上難看,賞的多了,國庫里根本拿不出來!至於內庫?那早在天啓年間就花了個七七八八,現在更是分毫都無!
“傅卿,你說怎麼賞。”崇禎皺着眉頭毫無辦法,眼看傅宗龍在一邊低眉順眼的模樣,立馬把皮球踢了回去。
“陛下……要麼臣給你講解一番這些人的來歷如何?”傅宗龍顧左右而言他,說的話對不上崇禎的問題,不過好歹心知傅宗龍不會毫無緣由的說起,既然說起了,自然有所緣由。
“唔?此話怎講?莫不是這些人來歷不明不成?”崇禎一開始只知道是些佔據着朝鮮耽羅府的大明子民,爲朝鮮安撫客居耽羅島,習毛文龍般行事,這才斬獲居多,雖說其中可能不乏水分,只是王應熊找出來的理由實在牽強,這女真韃子人人皆兵,哪裡會有所謂殺良冒功之說。
“陛下誤會了,這些人確實是真正我大明子民。”傅宗龍搖了搖頭,昨日下屬回來稟告,也把這些人的來歷打聽了個一清二楚,與其說是打聽,還不如說是對方刻意透露,想來也是想憑着這份大功要去厚賞。
“只是這些人卻是海寇起家,原本是據朝鮮國耽羅島而居,之後更是幾番打敗朝鮮大軍,逼得朝鮮王李倧頒旨讓了耽羅府和慶尚道一港予其居住,那李越本是朝鮮國濟州庶尹,後投了這些海寇,如今被推舉被文官之首,至於這些女真人的首級,則是年前斬獲的兩紅旗居多,還有一些正黃旗的韃子,言語之間怕是還不止五千之數。”傅宗龍倒是不吝賞識,這也是事實之中,大明這麼多年和關外的韃子征戰,除了李成樑能殺敗關外的女真,無數的文人武將可都在這個上栽了跟頭。
“只是這些人怕是野性難尋,此次入京,也是想求得一官半職好風光一回,對朝廷未必有多少遵從之心。”
崇禎聽完略微沉吟,顯然有了一番計較,這才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讓這些人進城了,總兵的頭銜,許出去一個,至於其他官爵,讓其自己上表來,到時候一一應許就是,只是不知道有兵馬幾何?”
若在大明往年,這種厚賞除了內附可決計沒有過,只是現如今總兵已是不值錢的很,賞一個出去倒也不算太大既然人家有心歸附,總不能往外面趕。
“怕是不下數萬人,若不然也不會逼的朝鮮一國割地,把關外的韃子的打得丟城失地了,聽說年前還收復了旅順、金州、復州。”
“那也是隻強兵,不能少了個總兵的名頭。”幾萬人,還真不少,又是在關外,比起吳三桂的十幾萬關寧鐵騎是少了多,可那些個關寧鐵騎頂個什麼用,真正能戰的也就幾千人,這還耗去了遼東大半的餉銀。
“可這餉銀……”傅宗龍臉色難看,既然人家是跑來要官的,這等賞賜傅宗龍倒是有所心裡準備,臉上的表情也就裝給崇禎看的,兵部如今已經接連發不出餉,要是再多算個幾萬人,別說戶部得找他拼命,就是兵部他自己都沒法交代。
眼見崇禎面色不虞,傅宗龍這才低聲道:“要不?讓其自籌餉銀?”
“如此……怕是不妥。”崇禎哪裡不會知道國庫空虛到什麼地步,當初毛文龍還在時,這毛文龍的餉銀就是有一半沒一半的,這要是到了現在徹底讓人家自籌,那大明對其還有什麼約束力!而且……大明的臉還往哪擱!
所以崇禎只得駁回了傅宗龍的說法,這餉銀……這麼着都得出一部分,就算是一成,兩成,那也至少有個說法。
“陛下,遼餉足夠多了,這要是再多個幾萬人,那少不得一年又是幾十萬兩銀子,戶部哪拿得出來?兵部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傅宗龍一臉苦笑,崇禎還真給他出難題,可這皮球既然踢給他了,自然也就沒再踢回去的意思。
當臣子的,總要給皇上解憂。
“朕……朕宮中還有些金銀細軟,要麼拿出去賣了,幾萬兩總歸是有的。”崇禎略微遲疑,這才下了決定,只是說的是宮裡的金銀細軟,但這幾年先帝留下來的都被拿去抵充了軍餉,其中遼餉就佔了一大部分,宮裡的金銀細軟只剩下的些後宮嬪妃皇子皇女的掛飾金器,這些往常就是不能說賣就賣的,畢竟,整個天家也沒剩多少錢財了。
“陛下,若是如此,怕是臣要被人指着鼻子罵的,萬萬不可。”傅宗龍心知這些金銀細軟的來源,這要是真接了崇禎的旨,以後就別指望有人在崇禎的牀頭給他說半句好話!
他傅宗龍還不敢做這麼不仗義的事!而且還是對天家!
“臣想辦法擠擠,還要陛下下道旨意給戶部,讓戶部看看能不能挪挪。”傅宗龍最後只得應承下這個苦差事,崇禎也再未多說,只是一臉感慨的道了句。
“辛苦了,傅卿。”
“爲陛下解憂是臣等的福分。”傅宗龍連忙應道,只是這怎麼湊齊至少幾十萬兩的餉銀,一點頭緒都無。
“朕乏了……”崇禎說完就合上眼睛。
傅宗龍從宮裡出來,只覺得初春的天竟然有幾分冷的發顫,也不知是骨子裡的,還是這初春真的有些冷。
翌日早朝,傅宗龍在朝堂上遞了奏章,和昨日宮中與崇禎夜談大致相當,只是朝堂上依舊爲這個總兵的名頭爭吵不止,不是到底給不給而爭,今早崇禎就給溫體仁傳了話,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其不要阻攔,他溫體仁和王應熊也算達到了目的,而是到底給的什麼名頭!有人提議乾脆叫耽羅總兵,可那地方是朝鮮國的,怎麼着也不該大明來封,也有叫旅順總兵的,最後通通被駁回,嫌大明的總兵還不夠多麼?再弄出幾個新的官位出來養人?
最後有人把東江鎮從新給提了出來,只是如今東江鎮總兵是黃龍,以前是毛文龍,黃龍這個東江鎮總兵也早就沒人這麼叫了,蓋是因爲東江鎮是大明的藩鎮,只是現在都叫皮島總兵,要是把東江鎮許給了別人,讓黃龍如何自處。
而且,怎麼說黃龍的皮島總兵也是從東江鎮一路繼承下來的,這要是黃龍又會怎麼想,只是一來二去倒也沒別的辦法,如今看來這些人的用處也就和毛文龍差不多,而且,黃龍的皮島總兵和吳三桂一樣是總兵,但也不是一個檔次上,黃龍就屬於沒人待見那種,在朝中更是連靠山都無,麾下兵力也就寥寥無幾,在編的兩三萬人,實編恐怕還得少上幾許。
“要麼把皮島的黃龍划過去?”崇禎倒是靈機一動,反正每年都要給皮島一定的餉銀,雖然沒多少,可這積少成多也是個數,要是能免了去,那兩邊都能圖個兩全其美。
“陛下,這萬萬……”傅宗龍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邊的溫體仁搶白道:“此言大善,戶部贊同。”
溫體仁是首輔,他說戶部贊同,戶部自然就不會反對,六部之中,本就一大部分是溫黨的黨羽,王應熊是,戶部這個總管天下財政的也一樣大部分是溫體仁的同黨。
至於溫體仁爲什麼突然變了態度贊同,這就簡單了!因爲昨夜有人給他送了足足一萬兩銀子,這些錢可是連溫體仁都動心不已,這錢又是從城裡的鹽商那送來的,反正也沒多大的事,溫體仁乾脆就一口應承,只是心中疑慮,爲什麼對方不給幫着說好話的傅宗龍送,而是給他一直反對的溫體仁送!
順水人情誰都會做,這事在溫體仁看來也沒什麼壞處,他雖然是個庸才,可也不是個笨蛋,傅宗龍打得什麼主意他自然明白,可這主意是崇禎提出來的,這個時候應承纔對,怎麼能擅自反駁,所以他溫體仁只是順了崇禎的意,壓根沒出多大的力氣。
羣臣眼見溫體仁都出來贊同,自然各個和聲,紛紛大讚陛下英明,只有一個傅宗龍在一旁氣的全身發抖,這幫佞臣,那黃龍好歹是大明總兵,正經的武人出生,這三言兩語就把皮島扔給一幫昨天還是海寇的人,這辦的什麼事!陛下也實在是急糊塗了!
傅宗龍哪知道崇禎是實足的窮怕了,要不然昨夜也不會讓傅宗龍把剩下的宮中內眷的首飾都拿出來賣,這突然想到的主意倒是不錯,反正黃龍在皮島又沒多大的用,一直是個空頭的總兵,每年還要發個幾萬兩餉銀,這次乾脆劃歸新成立的東江鎮節制算了,這樣的好處就是省錢!
至於溫體仁收的那一萬兩,也就沒人會知道,而且這事看上去還是公事公辦,根本沒半分的徇私舞弊!
……………………
早朝上總算把鬧得沸沸揚揚的獻功一事給理清了,下面就是各部官員怎麼去謀劃和處理了,崇禎下了旨意,當天就送到了李越的手上,這個時候的大明朝廷難得一見的體現了高效率,也是朝廷上下一開始是抱着歡迎你來的態度,可現在,壓根就是在送一幫子瘟神。
實在是大明的國庫真的窮啊,反正五千顆首級也點了,確認無誤,官職也封了,還是個總兵,堪稱能封的最大實權武官了,至於餉銀……要是人家忘了伸手要最好,話雖如此,也不得不擠出一部分,所以從一開始兩邊的和和氣氣,現在一幫子戶部和兵部的屬員都有些臉色發青。
實在是兵部的傅宗龍把戶部逼得緊了,爲了區區八萬兩銀子,硬是帶人堵了戶部大半天的門,這才逼得不得不讓其從牙縫裡擠出這部分銀子,再加上兵部自己省下來的兩萬兩,這才湊足了十萬兩白銀,傅宗龍也難,他總不能真讓宮裡的親貴拿出金銀細軟出來,只得想着法子逼着戶部拿錢!